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叙事状物。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语言学习这个本体目标,通过多样的形式活化教材文本语言,即变课文静态的语言文字为动态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地感染学生。下面笔者以《画风》(人教版二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活化”文本语言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从架空分析的“政治课”,到单纯传授知识的“知识课”,到以培养运用语言能力为宗旨的“工具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感情的职能。每一个有文化的公民必须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讲话语文这门课,使中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语文教学工作的关键要素,就是要引导中学生去感受文章。“不进园林,焉能知这春色如画?”不让中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文章,又怎能让他们真正领略到在文字和语言的掩盖下,所蕴藏的那丰富多彩的人生精华?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呢?一、为学生感受文章营造情感氛围。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只有在浓郁的情感氛围里,才能对一切感受至深。所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的第一步,应从老师自身着手: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甚至态势语言,去沟通学生对文章的那一份“陌生”,去开…  相似文献   

4.
语文既是一门工具课,又是一门综合文化修养课.充分借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加强语文感染力,通过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一个健康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且使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5.
如何利用精读课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傅树斌工科院校教授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的能力。英语精读课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重视并运用摄取文章大意与信息的语篇教学法是重要的手段。搞好语篇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教材的优点和...  相似文献   

6.
在区分语文与语文课、语言与言语等概念的基础上,可发现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言语———语言———言语。这也是语文教学所必须遵循的规律,这一教学规律为解决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矛盾即语感培养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将语文教学过程仅仅停留在言语———语言这个环节上,因而,为改变这种局面,还必须高度重视语言———言语这个更为重要的环节,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成为言语———语言———言语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用文字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小学作文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实践.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乃至终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小学作文教学应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逐步提高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素养。根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文就指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出几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为了适应这个要求,势必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些精读、略读、浏览等能力。而写作能力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更需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多年英语精读课教学表明:精读课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且要培养他们对英汉两种文化异同的敏感和识别能力,从而达到掌握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正确运用其语言的目的。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存的,语言的使用高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脱离一国的文化知识背景去学该国的语言是毫无用处的,也是不可能的。语言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而且还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手段之一。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常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及生活各方面。比如:英语中motel(汽车旅馆)、haftal(快餐)和drive-inmovies(供坐在车内…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新的课程标准也突出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要求。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都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的问题。语文教学是基础工具课,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温海燕 《新天地》2011,(10):169-170
崔峦老师在《语文课程标准》问答中提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其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结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从赏识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依托教材,立足课堂;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科学训练,持之以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培养孩子自信,激发兴趣;依托教材,立足课堂;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科学训练,持之以恒”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以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一方面指语言,一方面指文章.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语言进行组合的知识和能力.换句话说,语文就是要通过文章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世界,做文章的知音,从中领悟到语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语文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能力培养型教学转变,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紧紧围绕中国历史文选课的教学目的,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从教材的处理、讲授重点的确定、讲授方法步骤的设计安排等层面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历史文选课的教改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阶梯式推进,逐步逼近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初步打好读写基础。听说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条理性,同时利用说话课,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活动,能够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方面取得事半功倍之成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日语演习课教学的特点,结合课文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补充选用一些能体现日本社会、文化特点,利于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文章。根据日语演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采用复习、补习、课外练习的训练方法,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少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培养高质的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影响,侧重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正如《中共中央关於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概括的那样:“德育即思想和政治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由语文教学原则所决定,也是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效率低 ,其重要原因在于思维活动中语言的工具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教学中多是由教师讲解问题 ,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 ,或是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目的要求与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协调 ,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要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为立足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加强数学语言的磨练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 ,培养“说”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除教学生学好语文和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情感的陶冶与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个要求是根据语文科的特性提出的。语文科区别于其他课程,除其工具性外,最具典型的是其情感性。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