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经济越来越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企业国际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国际化经营不再是大公司、大企业的专利,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无疑也是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主体,我国中小企业只有走出国门,不失时机的实现国际化经营,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全球化浪潮中生存并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经营不是企业发展的捷径,也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是循序渐进的突破,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在讨论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趋势下所面临的问题后,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给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理论一直把国际经营看作是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的竞技场,然而近年来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小企业对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目前为止,一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的要求,也具备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已经到了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时期,急需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的国际化。本文将对我国中小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行和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温州为例,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势在必行。而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也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实现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问题在温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温州有中小企业约3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工业产值占96%,税收占70%,外贸出口额占95%以上。温州的中小企业在国内经营蓬勃发展的同时,早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从事国际化经营,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1.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温州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规模以下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占全部中小企业的92%,而且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工产品。这既制约着自身积累的增加,也难以整合出适应现代产业结构的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不利于开展国际化经营。温州一直…  相似文献   

8.
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优势全球化在改变原有传统分工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并迫使且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甚至中小企业自身的认识中,似乎都以为“国际化”、“跨国经营”等都是大企业的事,是国有企业的事。而实际上,在全球跨国投资中,中小企业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大企业,从吉列、麦当劳到微软、IBM,无不是脱胎换骨于中小企业。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应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在出口、并购和契约式进入三大国际化道路上都具有突出的优势。第一,中小企业具有出口的产品优势。作为对…  相似文献   

9.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大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海外进行跨国经营。然而,众多中小企业对此却无动于衷,认为自己规模较小,外向经营能力不强,目前还不具备条件。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然而,事情也不是绝对的,中小企业也有其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只要扬长避短,也一样可以进行跨国经营,取得不菲的境外本土化经营绩效。中小企业如何创办本土化的跨国经营公司呢?首先,利用自己的乡土民族特色优势,以海外华裔侨民及其后裔为跨国经营对象。菲律宾的约里比快餐食品公司虽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但经营十分成功,其主打产品鲜鱼面…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战略可以使企业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扩张的目的,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12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经营指标与经营绩效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抢占市场而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是不科学的,我国中小企业一定要谨慎考虑实施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而众多中小企业对此却显得不太关心,觉得自己规模较小,品牌不响,外向经营能力不强,还不具备跨国经营的条件。事实上,大企业有大企业的跨国经营优势,中小企业也有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只要注重扬长避短,中小企业也一样可以跨国经营。一、相对竞争优势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目前还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有明显差距,但如果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相比,则又具有明显的相对先进性,特别在制造业上,我国不少中小企业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创新,技术水平已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12.
正公司风险管控是指公司围绕经营目标,对公司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从而实现风险管控的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随着我国公司生产专业化、产品多元化、经营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公司面临的风险数量及其复杂性也与日俱增,重视和加强公司风险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独特的位置,能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运营风险,在公司风险管控体系中发挥着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石油工业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风险更大、竞争更加激烈,作为石油工业的龙头企业,钻井公司如何实施国际化经营,摆在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钻井公司加快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建立,各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己接近60%。但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0.15%,与我们经济大国的地位相比,其跨国经营、对外投资的力度远远不够。而占据我国企业总数99.6%的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符,这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特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转变时期,其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企业经过10年的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并不乐观,再加上我国自身外贸体制、出口商品结构及外贸经营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不论是外贸部门还是工贸部门扩大出口都面临许多困难。198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国外贸、工贸公司,要逐步向综合性多功能和国际化的方向转变。”随之,我国实业界出现了国际化经营的外贸企业,从这些公司性质和业绩看,他们更类似于日本的“综合商社”。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综合商社的介绍,分析我国目前国际化企业的发展状况,借鉴日本经验,寻出几点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国民服务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至关重要,其不仅在国家其他组织机构中占据一定地位,同时也是在当前21世纪时代及经济体制变革的形势下的支柱性力量,即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同样不能疏于管理,否则不单影响自身经营发展,对国家国民服务经济提升也会带来阻碍作用。为此,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着手,阐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管理制度创新,以期企业能够实现健康经营、长远化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国民服务经济迅猛提升。  相似文献   

17.
郭艳 《经营管理者》2009,(24):124-125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更为迅速,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开始从出口导向战略向国际化经营战略转变,变"产品"的出口为"企业"的出口,我国经济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也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中也涌现出了像联想、海尔、华为、TCL这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跨国企业,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还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存在着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际化经营的总体实力相对薄弱等问题。本文从联想、海尔、TCL、华为的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选择过程中的得失与成败,并且立足我国企业的实情,以这四个典型的中国跨国企业为代表,对各自在国际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也是对我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石油的必然选择。BP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集团作为石油行业国际化的典范,他们的经验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比较了中国石油与他们在国际化程度上的差距,为中国石油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前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婷婷 《管理现代化》2012,(3):18-19,31
本文以广东省220家中小企业资料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化动机对国际化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国际化能力对国际化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三,国际化能力在国际化动机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始终阻碍着其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国有银行经营弊端与利益考虑和政府的扶植力度不够等。找出病症所在,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将中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既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