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马丽 《社科纵横》2008,23(1):22-24
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障碍.本文分析了陇南市武都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花椒产业为重点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横县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也初具规模,但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未来几年,应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为平台,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强龙头,做大基地,推进"银、政、企、农"四位一体,加快发展横县农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理念的创新和飞跃,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黑龙江省经济结构不甚合理、体制性障碍突出、市场化程度低、老工业基地改造面临诸多困难、“三农”问题突出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必须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体举措为: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做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保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找准民营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创造良好环境,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使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政绩观相互配套,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4.
曾德盛 《创新》2008,2(2):18-19
200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源自每一次的思想大解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见证了中国每一次的改革创新。30年的风雨兼程路是喜人的,也是不平凡的,中国发展的未来仍布满荆棘。实现又一次历史新跨越,还需要我们不断破除旧思想,观念大更新,思想大解放。为此,本刊特开辟"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邀请专家学者畅谈思想大解放,以更好地促进当前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如: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情况,中央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现观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它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促进了执政理念的整体跃升,推动了根本宗旨的充分展现,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发展创新成果。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主题,规定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任务,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规律。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先进性建设全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人用人,建设能推动科学发展的基层组织,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月玲 《社会福利》2005,(11):13-16
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 倡导的一项社会改革,是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关系 到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 的大事。同时,殡葬改革涉及千 家万户,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 我国土地的日益减少和生态资 源的消耗,实行火葬,改革土 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破除  相似文献   

8.
宿富连 《创新》2007,1(4):52-56
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进程。而要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就必须在深化认识、更新观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尽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骆方金 《社科纵横》2009,24(10):55-57,7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寻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经济发展是质量优先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还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促进国家或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作为西部旅游城市的桂林其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工业化与城市性质相协调战略、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战略,以及工业化梯度和反梯度推移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0.
发展黑龙江县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传统农业仍然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存在着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差、缺乏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不合理、财政困难、村屯贫困面较大等一系列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针对这种现状,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集中和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强调高质量、坚持技术进步为主导,利用外势、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立足实效,做到解放思想、构造特色经济、量化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标准地优化经济环境和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11.
陈延峰 《创新》2007,2(2):50-53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探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剖析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内涵;从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指出教育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研究、开拓与实施的重要课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强化品德责任教育、活学活用知识、发展科学思维等是当前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滨 《唐都学刊》2006,22(4):74-76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运用整体性、全面性、结构性、层次性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发展问题。从哲学视野出发,立求在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中,揭示出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和时代的特征。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促进社会科学有序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田松柏  胡艺华 《创新》2008,2(2):31-34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关键是要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实绩、以考促建等原则,建立起科学、有效、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经验作为依据的,而"十个结合"是对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同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十个结合"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自然观与现代社会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章 《阅江学刊》2011,(2):131-137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改造和创新,必须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首先树立与全球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自然观和现代社会观,理顺关系,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 ,人均GDP到 10 0 0美元后是个关键时刻。因此 ,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目的是 ,既要让经济持续发展 ,又要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文章从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缓解就业、政府职能的转变、北京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做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刘东海 《创新》2009,3(9):73-77
异化消费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的出现加重了原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失调程度。异化消费与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消费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如何用科学的消费观匡扶和纠正消费领域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如何用科学消费观抵制和战胜异化消费现象是研究生产消费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高原则,共同幸福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目的,尊重保障人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诚实友爱的人际环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周民良 《创新》2011,5(2):5-9,126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决策。2010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性政策,保持了共同但有差别性的区域发展格局。展望未来,应该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其长的区域发展前景,应该通过政策调整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增强区域科学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