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的人权思想薛立新人权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和平发展之机,处心积虑地把人权问题引入国际的一切领域,以“人权警察”自居,实施“人权外交”战略,把人权问题作为处理国际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关系,干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某些西方大国以人权为幌子,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他们还提出了种种"理论"来蛊惑人心.本文就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人权卫士”自居,我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为了煽动学潮和动乱,也打着“争人权”的旗号。人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人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有什么区别?当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方国家以“天赋人权说”为基础,提出了“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理论,并计划以此作为下个世纪国际秩序的核心思想,为西方的干涉和霸权服务。从理论上搞清国权与人权的关系,成为我国学术界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国赋的;只有国家或社会共同体的立法和司法制度才是人权的惟一来源和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也具有了某些国际性的方面。人权的国际性方面诸问题的解决,仍应以国家主权为前提和基础,并不能构成对国赋人权的否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人权的国际性方面推行基于人权理由的新干涉主义,成为冷战后国家主权面临的最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所警惕并提出相应对策。当前,尤其应注意西方国家利用霸权地位向世界灌输其人权理论和人权标准的趋势。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学术交流》2002,(4):24-26
人权问题是90年代以来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到70年代中期,人权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并没有占据突出的位置。卡特政府为了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明确地将人权问题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美国把“人权外交”的矛头转向中国,实质是以人权为武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加拿大公民项目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人权与外交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3~ 2 4日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专家参与了讨论。研讨会的主旨在于探讨人权与各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主要议题如下 :1 国际人权理论 :西方与非西方人权理论的差异 ;2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国内因素 ;3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 :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北欧国家 ;4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与理论争论 ;5 中国与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首先发言的是来自美国的戴维·福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美国“人权攻势”的回击曾忠恕在当代国际舞台上,“人权”成了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一大“法宝”。美国老是摆出一副世界人权警察的面孔,到处指手划脚,随意指责别的国家“无视人权”、“侵犯人权”。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由来已久,但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扼要地展示国内外有关“时代”问题研宄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论”的新概念。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为理论基础,以国际无产阶级与国际资产阶级斗争格局的新变化为客观依据,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为历史论证,从“作为世界革命进程的杜会主义面临的现时代”和“作为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面临的现时代”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论的本质涵义。认为在革命(包括改革)、和平与发展的现时代,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向现时代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战胜以至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言论,构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人权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新成果,是我们捍卫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权、批驳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权观,准确、完整、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它,才能反击和战胜西方敌对势力的“人权攻势”。笔者认为,邓小平的人权观基本上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看待人权问题。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人权观。四方资产阶级鼓吹“天赋人权”、“人权天国界”,认为人权是超阶级、超社会、超…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迅猛,“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人权从政治性宣告向司法实现的进一步转型。从人权司法化问题的明确提出到现在,中国人权事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权观念认可阶段、人权立法保障促动阶段和人权司法保障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法治国情从所依之“法”到所治之“国”均发生了诸多变化,促动着对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法治国情所依之“法”的变化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正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转变;正从“政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思维方式转换。法治国情所治之“国”变化显现为:“中国梦”将深刻促动中国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依法治国有更高要求;主要社会矛盾转变对依法治国提出新要求。当前,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完善必须立足现有的法治国情,其现状也是现有法治国情的组成部分,在与社会各种因素的互动中推动中国法治国情的发展,而法治国情的发展又进一步促动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黑龙江大学哲学系高崖副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书,于1993年7月出版。该书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丛书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课题”之一。《问题》一书分总论、主体5章17节,12万言。5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人权概述;第二章,人权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第四章,国内外人权问题研究述评;第五章,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纵观全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观点鲜明,论理性强。首先,《问题》一书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和平演变”是西方妄图以“战争以外的方法”,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以期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战略。是当今世界国际敌对势力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复辟资本主义所重点采用的战略。“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和平演变”的来龙去脉、现时特点,以及抵御“和平演变”所应采取的对策,对于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社会主义红旗永不倒,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权公约与统一战线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人权公约是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构成部分 ,也是国际法的组成部分。一旦加入国际人权公约 ,国家就得承担相应守约义务。我国即将加入的两大国际人权公约是目前国际上内容最全面、也是最重要的人权公约。其对我国统一战线工作提出哪些要求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要求 ,是我们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诸如自治权、一国两制、民族、宗教、结社等相关问题上 ,我们须处理好国家利益与国际公约、中国国情与实施公约、守约与保留等关系 ,通过不断完善国内法治环境 ,逐步创设各种必要条件来信守签约诺言 ,提高人权享受水平 ,以驳斥西方反华势力的无端攻击。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人权观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西方竭力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国权不可压人权”;公开鼓吹“人权无国界”、“不干涉内政不适用于人权”,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宣扬“政治权利是最重要的人权,甚至是唯一的人权”,片面突出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贬低排斥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个人人权,把个人人权置于集体人权之上;鼓吹人权是超阶级的、超法律的这五个方面的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5.
从罪犯权利到受刑人人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持人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纲领性的人权原则入宪,标志着我国人权的制度化保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体系而言,衡量其健康程度的最直观标准是其对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对受刑人人权的保障样态。对受刑人人权的保障可以检测出一国人权保障的水准,还可以检测出一国的人道文明程度。在我国立法中,“受刑人”的概念等同于“罪犯”的概念。实际上,“受刑人”这一概念是一个感情色彩极低的词,他指的仅是处于一国刑罚处分当中的人;而“罪犯”这一概念则是一个感情色彩极强的概念,其中含有的贬损之意是不言而喻的,且是和有罪推定的刑罚观紧密关联的。当“受刑人”这一最易被大众、被主流社会所遗忘的群体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时,尤其是当我们将罪犯权利的保护提升到受刑人人权保护的层面予以关注时,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对我们自己的人权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为按照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原理,保护罪犯的人权,其宗旨还是保护所有人的人权。在此,山东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几位青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作为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总结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特点和基本要求,这与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系列论述中所蕴含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道路基本特征的核心人权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相关论述指出了习近平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独特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价值基础、保障形式、保护重点、保护范围、保护特色以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初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框架,并与习近平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道,共同构成了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对于不断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护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建构和实践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商事交易的日趋复杂化,国家也以各种形式的“国家代理人”的身份而参与国际商事交易。这种行为往往构成国家规避其国际责任的理由,对当事方乃至该国家本身都有损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求国家为其“国家代理人”的商事行为承担责任。本文以一个典型案件为背景,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可以通过限制国家豁免权、扩大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范围、泛化国家责任的承担机制以及否定“国家代理人”的法律人格来防止国家采用这种方式规避其责任。  相似文献   

18.
努力探索实现充分人权目标的正确道路──读《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王传邃人权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把人权问题视为资产阶级的东西,认为它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从中国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根据长...  相似文献   

19.
人权主流化是国际人权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趋势,并与中国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现"相契合.从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到"人权入宪",再到制定和实施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人权主流化在中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当前中国的人权主流化也还面临着在立法和决策中细化和深化人权内容、探索建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建设新的人权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挑战等问题.在推动人权主流化的过程中,政府将承担主导性的责任,法治进程将产生关键性影响,社会文化领城的进步还有待长期不懈的努力.人权主流化可以提供新的工作维度和视角,但并不排斥跨学科、多视角地考察和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胜利后,人权的保障逐渐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随着《世界人权宣言》等一系列国际人权公约的制定和实施、新自由主义的盛行以及全球化的冲击,人权的国际保护成为可能.由于人性的弱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霸权主义和集权主义的长期存在,我们在承认人权普遍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人权的特殊性.在自然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的三者关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权得以实现的一条法律路径,即自然权利通过法律的保障转化为人实际享有的权利.当然,权利的实现还有其他的路径,如道德、政策和宗教等,但法律的保障无疑是社会生活中人权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路径.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公共交往参与者的协商、交涉,通过寻求“世界法”和国内法的相互承认,才能使人权的国际保护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