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贵州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贵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欠发达、欠开发"的危机感与追赶意识下的粗放增长发展方式路径依赖障碍,产业结构协调程度低、转换缓慢的结构性障碍,技术水平落后和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内生性障碍,政府职能转变缓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制度性障碍,贵州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才缺乏形成的人力资源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外需、廉价劳动力、房地产和资源环境的依赖。形成这种多重路径依赖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约束,包括要素定价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激励机制。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要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将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短期因素转变为长期因素,将经济发展的政策从调节需求转变为改善供给。要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路径依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的核心不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而是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现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转而不动,路径依赖的形成原因在于新旧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通道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缺乏实施机制。依据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通道应该是再工业化,通过再工业化的改善供给和刺激需求的双重效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再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在于: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在政策目标的转型上,要回归实体经济;在政策范围转型上,明确界定再工业化发展的政策范围;在政策方向转型上,财政政策从公共领域的投资转向再工业化领域;在政策重点转型上,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进入再工业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化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热点,中国改革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新的十字路口,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见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但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也逐渐凸显.借鉴世界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可以相信能够创造"中国之谜"的中国也能通过采取建设有效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发挥金融市场的核心作用等应对措施,成功跨越这道坎.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总体性危机及其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建国60年来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中国道路"的同时,也积累了"中国问题",即传统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植根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战略格局、中国国情,具有深刻的路径依赖特征,已经显现出全局性、总体性的危机,已经遭遇多种整体约束,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程度.转变发展方式,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的战略主题.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资源型经济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动力,以能源、矿产等资源部门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在资源丰裕区域,由于制造业部门人力资本投资门槛的存在,容易导致对资源部门的投资偏好。一旦资源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便会形成资源部门对经济要素特殊的吸纳效应、资源部门的扩张与延伸使产业家族形成粘滞效应、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沉淀成本与路径依赖形成对资源功能的锁定效应,产生发展的路径依赖,陷入资源优势陷阱,从而导致资源型经济的自强机制。突破资源优势陷阱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资源自循环机制和路径依赖,引入学习与创新活动,调整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产业协调和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统治发展型政府模式所具有的"制度困境"在制造"中产崛起"幻景的同时,也在为"中产"生产和再生产制造着"中产陷阱"。破解这一制度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转型,即由统治发展型政府转变为治理服务型政府。政府转型意味着统治(Government)向治理(Governance)的转变,这一根本性转变将为"中产"——"中产阶层"——"中产社会"的成长路径提供制度空间。以中产为主体的公民社会权力的成长为形成"中产社会"——改革政府——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消费需求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产"——"中产阶层"——"中产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路径,提供动力基础和物质条件,从而从根本上破解"中产悖论"。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下,贵州、云南、广西比邻的三省区应当顺应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审时度势,抓住种种新机遇,以有效联动为原则,组建"绿色金三角"经济圈,形成集团优势,实现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路风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2012,(6):91-114,207
把握撬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需要认清现行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力缺口,并与外资依赖互为因果,阻碍了产业升级,使粗放发展方式顽固地延续甚至恶化,也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左右。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关头,如果不能在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深刻的发展,外资依赖与能力缺口就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因此,能力成长才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1.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仅攸关中国经济的未来,也是众多发展中国家难以回避的挑战。已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种理论视角:新古典视角与制度分析视角。新古典视角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生产要素,"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根源在于支撑增长的核心要素不足。这一解释略显褊狭与静态,无助于理解当前面临的困局和启发改革的思路。制度分析视角则主张,经济绩效与要素供给最终都受制度安排驱动。因此,"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本质是"制度陷阱",支撑前期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制度,在之后却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束缚。从制度分析的"路径依赖"视角解读现阶段增长趋缓的问题,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须进一步进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国务院制订实施的国民经济重大发展战略,是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主线。资源型工业经济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西部是我国资源型工业经济主要集中地区,资源型国有工业经济在西部资源型工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西部资源型国有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事关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西部资源型国有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着许多宏观和微观困难。对此进行研究,探讨相应政策对策,对西部和全国经济发展又重要意义。其中,贵州省又是最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经济和国有资源型工业经济为主的省份,浓缩了西部资源型国有工业经济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了发展方式转变的种种困难。以贵州为典型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和正视这些困难,研究设计相应的系列对策,有利于促进贵州等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进入第三个范式阶段,具有地域化特征,并以广东科学发展新路为例,从三个层面展开考察:一从地方性问题看使命转换,包括旧范式下的发展方式给广东带来的发展困境、路径依赖、改革困局,由此决定了广东在全国科学发展格局中的使命;二是从地方性认知看理念转换,包括广东对问题性质、问题症结、解决问题的思想路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认知,由此勾勒出广东在重新理解、阐释新范式方面形成的新观念体系;三是从地方性实践看路径转换,从以解放思想为切入点、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攻点、六大转变、改革引领四个方面,论述了广东开辟科学发展新路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路径依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侠 《学术界》2004,(1):89-104
市场化改革十年来,我国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九五"期间,中部地区内部各省间的差距也在拉大.本文从中部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基础出发,着重考察了经济落后省份的地方政府在已有基础上形成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又是如何在经济的乘数作用下不断累积,造成地区经济的进一步落后,以及反"路径依赖",经济欠发达地区应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与贵州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问题是贵州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也是贵州农村出现"经济贫困--生态恶化"恶性循环的直接原因;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条件下粗放式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石漠化的根本原因.贵州石漠化的治理不仅要采取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措施,更要从农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的角度进行探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石漠化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后的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相对均衡的发展战略时期。从单向度追求发展速度到速度与民生的双重追赶,意味着中国将出现以要素价格不断上扬为基本特征的重大经济变革趋势。如果这种成本上升的趋势不能为生产率上升速度所消化,不能从依赖低成本比较优势转向依赖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经济将出现"滞涨"并陷入发展陷阱。为顺利实现这种"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效应,需要我们转变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的立足点,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动积极地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迎接新经济变革所提供的战略机遇的不二法门。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结构变化要速度,是走出仅仅依靠投入和消耗维持发展速度的怪圈、全面进入集约化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标志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改革开放30年,其实质在于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二次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研究在逐步深入,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策设计更加合理.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依然严峻,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经济界与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强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贵州经济发展战略,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贵州发展实际. 贵州"工业强省"必须解决贵州工业存在着的两大主要问题,即发展速度慢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前者属于量的范畴,即"快"的问题;后者属于质的范畴,即"好"的问题.只有同时关注着两大问题,贵州"工业强省"才能做到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的两种对立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通过对经济学界有关该问题讨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研究思路:一种是自由派所主张的市场化的、外向型的、依附性的研究思路,他们从批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着手,要求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而另一种是反自由派所坚持的政府指导的、内源型的、自主性的研究思路,他们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弊端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出发,提倡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政府指导和保护,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两种研究思路的尖锐对立源干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不同态度,并体现在他们对于发展战略、转变路径和转变对策的不同看法上.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思想,从以往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意义重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更新转变理念,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同时要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