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歌当啸>力图为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绘制出一幅群英谱,为百年中国的思想文化大家写真立照,表现出作者对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反思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轨迹──读乔默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王岳川在新旧世纪的转折点上,回首二十世纪近百年的学术史,可以看到,一代代学者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反思着中国文化的困境和出路。无论是激进主义还是保守主义,无论是意识话语的“西化”派,还...  相似文献   

3.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获得了代表一个时期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并被权威机构和权威评论家评为二十世纪百年百部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寻找作品在关中文化的沃土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品格,借此发现《白鹿原》的地域文化审美特征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获得了代表一个时期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并被权威机构和权威评论家评为二十世纪百年百部优秀文学作品之一。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寻找作品在关中文化的沃土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品格,借此发现《白鹿原》的地域文化审美特征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二十世纪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逻辑进程 ,在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传统的基础上 ,分别从二十世纪初、“五四”时期、2 0 - 70年代、新时期这四个大的历史阶段阐释了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特征、其演进发展与历史局限性 ,从而深入揭示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在近百年里的历史与逻辑进程。文章最后对台港地区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进行了评价 ,因而构成了对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的全方位理论描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途程中,知识分子由社会关怀与人文激情的纠葛,而导致历史意向与价值理念的紧张,是百年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而耐人寻味的思想现象。梁漱演关于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艰难求索,及其在现代化与儒家传统之间的苦苦徘徊,典型地表征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之惑和中国文化的百年难题。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制度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核心,强调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创造,因而具有了人民性、中国性和文明性的三重内涵,这是对百年中共文艺制度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人民性的实质是要塑造觉醒了的现代新国民;中国性的维度强调的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性强调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 40年代,一批学者型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活跃于中国的文化舞台,他们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研究和评析,他们的努力和探索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重价值维度,文化是其应有之义和重要基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之维和思想之魂,文化为其提供前提定位、基础底蕴、动力支撑、目标旨归。文化是一切活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内容,以价值观和发展观为形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本精神支撑、价值选择源泉与显著衡量标尺,确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定位。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因子,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求索的精神气质,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明成果,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转型、文化交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作为内生动力,为其提供驱动力、革新力、凝聚力、持久力,铸就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广阔想象空间。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还将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智慧支撑,并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滋养壮大,展现深远持久的价值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马修.阿诺德的文学批评观与文化哲学思想,经由辜鸿铭、张歆海、吴宓、梅光迪、郁达夫、郭沫若、朱光潜、闻一多、梁实秋等众多接受个体,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三个阶段;影响的方式则有直接与间接的区别。考察马修.阿诺德在中国既被大规模接受、又被激烈抵抗的独特文化遭际,可以给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大历史观,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立足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持“两个结合”,最终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传承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立足当下的必然要求、是展望未来的精神保证,要通过尊重文明多样性、文明平等性、文明包容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2.
序两篇     
序两篇吴欢章跨世纪的鲁迅──哈九增著《鲁迅与严复》序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著作,高尚的人格与光辉的业绩,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辉煌的一页。鲁迅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世纪。将近一百年中,虽然中国社会历经治乱更迭,革命浪潮历经涨落...  相似文献   

13.
六朝佛教历经数百年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磨合,已成为中国文化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影响了中国人的生命观念和生存形态。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诗人们不断追寻着适意的自我和人生。佛教的释空思想,使六朝诗人看开了现实的遭遇,消解了生活中的不平之气;佛性论思想的散播,促进了诗人们对人生和自我个性的追求,促成了诗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表现出了特别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与世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鲜有人具有梁启超那样深刻的世界眼光。其眼光之深刻,不仅大大超过其他戊戌时代人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代人,即便按百年后的当代标准看亦如此。梁启超提出的建立一种保留中国文化的本质却不同于原有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却不为所化的新文化主张,对于9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评胡星亮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须生南京大学胡星亮博士新近推出他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以下简称《戏剧思潮》,引用该书仅注页数)为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的渊源、发展及走向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本书对研究对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女神》论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关键时刻。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在一批具有改良派思想的有识之士中间,倡导起了“诗界革命”。他们吸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诗来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内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进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最富于变化与挑战的年代,是多样文化、多种话语此起彼伏、多元共生的年代。以“新时期”命名的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对“文化’本身的不断探寻和思考。文化选择的困惑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访惶无依的困境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张力。一方面是工业化和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噪杂,一方面是优雅古朴的文明传统在流逝。人人都不由自主地置身在这个多元共生、变化万千的时空里,经历和体验着混乱与喧嚣、安宁与静寂,诱惑与选择。在当代著名的中国鄂温克族作家乌…  相似文献   

18.
文化哲学作为研究文化的哲学理论萌芽于古代社会,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西方文化哲学的形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产生。二十世纪初以后,在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文化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哲学成为世界性的哲学倾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已经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题是启蒙,但百年的启蒙工作并非顺坦.作者通过对百年中国启蒙思想史的梳理,认为其原因既在传统的思想语法之束缚,又在现代学人对影响中国文化定向的一些关键问题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判断,特别是作为启蒙思想者,其自身却又大多处在待启蒙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湖北人文学者曾引领聚集三个脉络相关的思想群落:一、以黄侃为代表的"国学"群落;二、以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群落;三、以胡风为代表的文艺集团。由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与学术风气的影响,不同思想系统学术群落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独特的对话交流的学术共同体,从而映照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基本图像。湖北人文学术显现出的草根性、现代性、融通性,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