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子兵法》反映的孙子组织管理思想精华,主要表现在道义为先的组织价值观,择人任势的整体效能观,合文齐武的精兵思想,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责权一致的指挥思想等几个方面。孙子的管理思想颇富理论内涵,亦具现代价值。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参照系,梳理孙子组织管理思想的精华,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组织管理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孙子军事哲学的思想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充满了卓越的唯物观点和丰富的辩证智慧,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有着开山与奠基之功,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继《周易》与《老子》之后的宝贵文化典籍,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孙子个人的远见卓识和独创精神,忽略孙子军事哲学产生所具有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条件,忽略其先驱者们所提供的思想资料。本文拟从三方面论述这个问题。一、孙子唯物天道观和无神论的思想是春秋时期怀疑、否定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的进步思想潮流的发展。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权力的衰落,神权也跟着衰落。在人们心目中,天命鬼神的地位大大降低,人的作用大大提…  相似文献   

3.
当代世界社会科学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加速社会发展的管理科学上,用以完善国家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政策以及研究开发智能,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基于上述目的,目前日美等发达国家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兵法要典《孙子》十分重视,尤其是军事界和经济界,更把它视为指导军事战争和经济竞争的必读物。本文旨在从宏观角度探讨《孙子》的管理思想,并试图以它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早在2500年前,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对于情报的重大作用以及使用间谍、侦察搜集判断军事情报和严守军事机密等问题,已有详尽的论述和精密细致的科学分析.一、孙子对于军事情报历史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历史上,利用间谍获取情报由来已久.《左传》哀公元年曾载:“少康……使女(rǔ艾谍浇,使季杼诱豷(yì),遂灭过、戈,复禹之迹.”在约公元前17世纪初商灭夏、约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的战争前,商汤王和周武王都使用军事间谍探测敌方虚实、获取情报.如,商汤王重用原夏桀王的大臣伊尹(伊挚)为相,在鸣条之战前夕,使用苦肉计,亲射伊尹,让伊尹五次进入夏\都斟鄩探测虚实,并与失宠的夏桀王元妃末喜结为内援.伊尹则依据反复收集到的夏朝政治军事战略情报为商汤王灭夏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周武王伐纣时更重视军事情报的作用,他曾设“股肱羽翼七十二人”,其中“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士,军中之情”;“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牧野之战前,国师吕尚多次亲入商都朝歌探察情况,搜集商朝的政治军事战略情报,为周武王制订乘虚进军、奔袭商都的作战方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一书虽然论述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用兵方法,明显地带有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但是,孙武在总结古代战争的特殊经验时,以超凡的洞察力,深刻地把捉住关于战争的许多一般性规律。孙武的最大特点;也是他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他如实地把战争当作一个千变万化的系统工程对待。在揭示一般战争规律时,在一个特殊领域为人们如何实现各类系统的优化管理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孙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在我国历史上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周道凌迟”,周天子权威失落,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自为政、群雄争霸的局面。诸侯国与国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谁都想通过战争手段保存自己,消灭对方,独霸天下。战争的胜负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头等大事。因此,选准将帅就成为事关大局的重要问题。《孙子兵法》不仅对战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运筹惟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方法是系统分析的主要量化基础,它是应用定量计算,模拟类比等方法使系统的规划和运用达到优化的科学。许多军事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在中国,真正把古代军事运筹思想引入军事领域的首当推孙子,把孙子尊为古代军事运筹思想的开山祖师是当之无愧的。尽管,人们对于《算经十书》中的《孙子算经》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孙子还存在意见分歧,然而,对于孙子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数学水平和丰富的运筹思想却是推崇备至,交口赞誉的。孙子在运筹帷幄,策划谋略,权衡利弊,预见胜负,选将任势,理兵料敌,筹算费用,保…  相似文献   

8.
《孙子》一书产生在中国“春秋”和“战国”时期,由于中原周边民族的民族自觉而引起的建立强大的领土国家的强烈欲望的动荡年代,该书是专为战争的当事人,尤其是为政者及将军撰写的。它从指导整个战争的战略思想到指导具体战役的战术原则及其间的共同性,分十三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各种规律,是中国古代各种兵书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著作。与西洋一般重客观的兵书不同,《孙子》是以统率者的责任为中心的兵书学,其思想核心是立足于“物心如一观”的实践的“一体观”,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军事史证明,战争依赖于经济条件,依赖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换句话说,战争高不开后勤,后勤制约着战争,后勤补给的保障程度决定了战争的规模、持续的时间、进程与结局。春秋时期的战争当然离不开这个规律。作为战略家思想象的孙子在总结春秋时期军事后勤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比较系统成熟的军事经济理论,因而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经济理论家。春秋时期军事后勤实践与理论夏、商两代虽发生过不少战争,但难以区分专职后勤部队,西周、春秋时期则产生了专职后勤部队。西周设有专管军事后勤的官吏,称道人、旅师、…  相似文献   

10.
论孙子战略决策的社会考察阎勤民《孙子兵法》十三篇,最重要的莫过于其首篇《计》篇。《计》篇不仅是全书的纲领,而且是研究战略问题的经典文章。《计》篇的内容,大致上分为制定战略决策和制定战略计策两大部分。其中关于制定战略决策的前半部分,分为制定战略决策的社...  相似文献   

11.
<正>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战略策略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学说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姚振文 《兰州学刊》2008,(11):15-16,44
在评述孔子、老子、孙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从道德价值和现实功利相结合的视角,比较《孙子》之“全”与《论语》之“仁”、《老子》之“道”的主要差别,探究其迥然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之“仁”从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否定现实功利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老子》之“道”在追求现实功利和自我生存圆满的同时,带有不可讳言的自私性;《孙子》之“全”则是立足于特定战争领域,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姚振文 《船山学刊》2009,(4):132-134
作为兵学圣典,孙子的兵学研究已达到人类思想境界的高度,具有普世性价值。结合《孙子兵法〉的具体内容,深刻分析了《孙子》思想的三重境界,即科学的境界、艺术的境界、哲学的境界,它会给后人留下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博士在他半生心血编纂的空前巨著《中国科学与文明》(汉译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而到18世纪以后却阻止了科学的发展呢?”对于前半个问题,李约瑟博士在池的科学史著作中已经作了详尽的叙述,他在叙述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在上古和  相似文献   

15.
一、比较优势:一种假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实行赶超战略模式。这种模式效率低、消费大、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腾飞,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我们应当引以为鉴。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但20世纪50年代日本成功地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美国的1/4。当时主要是发展重工业劳动力相对密集…  相似文献   

16.
筹海,是我国海防的传统思想,而赋予近代筹海以民族反殖民斗争的新价值,则是从民族英雄林则徐开始的。林则徐的筹海思想,是他领导鸦片战争时期民族反侵略斗争实践的直接产物。而从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加以考察,则明显带有近代筹海的战略特点,因而,颇值得深入探讨。对于林则徐筹海思想的战略特点,我认为有如下诸方面:一、提出“探访夷情”为筹海决策的战略基础将情报、信息,提高到制胜强敌决策方略的战略高度,予以充分重视,这是林则徐筹海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林则徐在其奏疏中,曾明确指出:“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  相似文献   

17.
蒋孔阳是较早把“比较”运用于美学研究的一位学者。他的中西美学思想比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与比较中西的艺术和美学、克服片面性。文章进而归纳了蒋孔阳中西比较研究中四组重要范畴 ,它们是 :和谐与和、真与诚、自由与自然、形似与神似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李仁德邓小平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是在国际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思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大计,确定我国的国际战略和...  相似文献   

19.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谋攻》篇谋攻思想的核心。既要“屈人之兵”,为什么“不战”;既“不战”,又如何“屈人之兵”?有人说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对战争问题的唯心论表现”(1977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孙子今译》第26、27页)。本文对此谈一点看法。“谋攻”,用智谋攻打什么?《谋攻》篇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战略上"先胜"、战局上"速胜"、战术上"易胜"的军事情报思想,对近代日本军事情报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甲午战争中,不管是战前还是战后,日本都正确认识到了情报工作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情报工作,全面搜集清政府政治、军事、地形等方面的情报,这是日本赢得甲午战争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孙子情报思想对甲午战争中日本情报工作进行分析,能够剖析出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并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情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