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去年上海出现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以来,今年又在济南、南京等诸多城市出现大量提前还贷的现象,仅一月份济南某一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提前还款450万元,占去年全年发放贷款的10%。南京某国有银行住房信贷中心负责人称,春节高峰时,提前还贷金额一个月高达近2000万元,是放贷量的近4成,现在是天天有人过来提前还贷。据调查,其他城市目前也出现类似个人消费贷款积极还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09,(12):66-66
后悔 欧文贷款买了一辆车。后来,因不能及时还贷,银行开走了他的车。欧文懊恼不已,拍着大腿说:“早知道会这样,当初我应该贷款结婚!”  相似文献   

3.
何济说:“中国很多社会资金进军教育都犯了一个错误:把土地使用权装入到了学校这个壳下面,他们却先不知道学校土地是不能贷款的。”而何济一开始就是用重庆天长实业公司的名义来购买土地,然后把土地租借给学校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敏 《决策》2012,(7):22-24
银行家就是晴天时要借雨伞给你,下雨时却要把雨伞收回的人。如果你想一直拥有一把漂亮的雨伞,就只能让自己的财务状况保持“晴天”。6月27日下午3时,记者赶到位于肥东县开发区的安徽省群益木业有限公司的时候,总经理黄磊刚刚送走一个下游合作商。“你们谈了点什么?”记者问。“找钱,帮这位朋友融了900万元,是从小贷公司拿的一个月期限的过桥贷款。”  相似文献   

5.
魏杰清华大学教授任何法律和制度都有失效的时候,法律不是万能的。比如不准随地吐痰,没有人我就吐了,怎么样?这时候法律就失效了。法律约束会失效,管理也会失效,那就得靠道德约束,企业里面叫做企业文化约束,社会上叫道德约束。有一次有一个董事长到北京来开会请我吃饭,结果刚坐下来他有事要走,就让自己的副老总陪我吃饭,我看着买单,算了2300元,结果这个副老总告诉那个服务员:“给我开9700元。”第二天我琢磨了一天,为什么开9700元,我想出来了,有空子可钻,因为董事长请我吃饭,你花了钱写上请谁吃饭了,他也不会问我吃了多…  相似文献   

6.
沈伟民 《经理人》2012,(10):68-70
贷款难是困扰中国中小企业最大问题,如果搁置“抵押贷款”这一固有思维,从银行角度,要实施放贷,首先考虑的是,这些企业取得贷款究竟用在哪里?有没有还贷保障?  相似文献   

7.
列子 《管理与财富》2002,(10):34-36
也许这是一个“不谐之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表示,个人购房按揭还贷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房贷业务时,需要多留一份清醒。" 按揭的风险,真的被遗忘了?!"按揭就是借钱" 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居民家庭支出情况报告。报告披露,半年来,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这个话题,在经济界可是热闹了很有些年头!好像企业文化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由政工部门花点钱,请媒体,找名人,然后拍电视、搞活动、写文章,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这似乎就算是企业文化了!对这样的企业文化我们并不陌生,岂止是不陌生,简直是见识得太多了。小靳庄曾以“诗歌文化”闻名于世,大邱庄的“暴发户文化”就更邪乎,结果都是转瞬即逝。或许还可以说正是这种所谓的“文化”毁了他们。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战线曾产生了“鞍钢宪法”——即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中共鞍山市委一个报告上的批示…  相似文献   

9.
从化债谈高校债务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2 500亿元左右,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2008年以后,高校逐渐进入还贷高峰期,潜在的风险和威胁慢慢浮出水面.高校化债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关注.但化债只是一次性集中输血,如果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不改变现行的投入模式,不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不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即便短期内化解了债务风险,难保不会陷入下一轮的债台高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的特点及经费的来源模式,以及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借鉴美国高校对于债务风险的防范经验,探讨我国高校债务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春季,孟彼德先生作为德国大众公司质量检验专家被派到广东顺德工作。他一到广州白云机场就急着向接他的人询问工厂里的生产准备情况、工人素质和工厂环境。他说:“都市高尔夫轿车是新产品,在投放市场前我们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请你们配合我共同把好质量关,不得有丝毫疏忽!”接着他提出一个要求:“到顺德后,请立即安排我同厂领导和质管部门经理见面。”途中他还不时地从皮包里掏出资料看,似乎对车窗外珠江三角洲的美丽景色视而不见。他直接来到厂里。当见到厂领导和有关人员时,他不说客套话也不应酬,开门见山直捣质量主…  相似文献   

11.
实心与实政     
何谓庸官:请看:东海之滨某县交通局长,在局整顿机关作风学习班开班动员会上,读秘书写的发言稿,读着读着发现台下笑声不绝,一看不对劲,原来读的是另一个会的总结报告,连忙又到口袋里掏动员报告。去年某地有个法院院长,做报告竟把“贿赂”二字读成“有各”,人们讥讽其为“有各院长”——此乃不学无术者是也。看领导的眼色行事,  相似文献   

12.
自Diamond and Dybvig(1983)以来,贷款挤兑作为公司金融领域的一种流动性危机,一直被认为是银行挤兑的另一版本.然而贷款挤兑中企业并不完全遵守银行挤兑文献中的前提假设,即“先到先服务”规则.尽管银行认为企业应该如此,但企业在应对挤兑时出于自利会重新调整还贷顺序,并利用这种选择权与银行进行私下协商,达成串谋均衡以求终止挤兑.与以往的银行挤兑文献不同,信用贷款挤兑中不仅存在共赢均衡和挤兑均衡,而且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串谋均衡.企业与部分银行能否实现串谋,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追加足够的信用保证.本文解释了贷款挤兑的机制,将Diamond-Dybvig的银行挤兑范式扩展到了不满足顺次服务约束时三方博弈的情形.当企业完全遵循“先到先服务”规则或无法实现串谋时,结果与Diamond-Dybvig模型相同.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传媒     
还记得有一种产品叫“三株口服液”吗?据说在鼎盛时期,它的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那时有关它的广告宣传也呈铺天盖地之势,城市里的现代传播媒体自不必说,就是走到中国任何一个最偏远的乡村,也会见到它的广告。我在中国最西北的小镇霍尔果斯的民房后墙上,在云南和越南交界处荒僻的山村土丘上,都见到过用白灰写就的“三株口服液”的大字广告。1996年三株的销售额已超过80亿元。可到1998年就出了“常德事件”:全国媒体炒作湖南常德一老汉,“服8瓶三株竟要了一个老命……”一时间沸沸扬扬,三株当年的销售额跌到20亿元以下…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9,(14):58-59
当有人问水均益“怎样当一名合格记者”时,他颇有感触地说:“十几年下来,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一名记者首先要是一个善于待人接物的活泛人。用南方人的话说,就是要‘灵光’。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结交朋友,那这个记者恐怕麻烦就大了。”一事实上,水均益就是一个很“灵光”的人,是个很会和人打交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个公司的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找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这天,一个30多岁的留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却是通知他凌晨3点去他家考试。这位青年于是在约定时间去按董事长家的铃,却未见人来应门,一直到8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考的题目是由董事长口述,董事长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饭的白字。”他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疑惑地问:“就这样吗?”董事长静静地看着他,回答:“对!考完了!”年轻人觉得很奇怪,这是哪门子的考试啊?  相似文献   

16.
据笔者所知:一位厅级干部,接到老家村里支部书记的电话,告诉他村里准备重盖小学,计划需要资金20万元左右。乡亲们倾其所有筹措15万元,剩下的缺口请他这个“大官”支援。这位干部赶紧说,我哪来5万元,连5千元也拿不出来。对方生气地说,谁让你个人出钱啦,你有职有权可以找个企业赞助一下嘛。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曲,那么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跨世纪发展,就是这部交响曲中一个重要的乐章。这个乐章如今还在跌宕起伏地演奏差,它的主旋律就是邓小平1992年初发表的南方谈话。回想当年的情景,那“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景象再一次浮现在眼前,使人不禁想起了那个著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8.
外债是一种主权债务,其到期贷款的还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对外信誉,因此必须强化外债管理。通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区别不同项目、多渠道多途径建立还贷准备金,通过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互统一的借用还管理机制,努力化解财政风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曹林 《领导文萃》2014,(4):65-66
雷语时时有,近年特别多。2013年官场上最雷人的两句话或许是:江西瑞昌市6名女童遭教师性侵。副市长蒋贤智对受害者家长说:“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我就不声不响带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去治病。不会向政府要一分钱。”另一个“奇葩”回复来自四川阆中国土局.当有网友问到“阆中商品房产权为何才40年”时,国土局回复称:“40年后.我们是不是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不要考虑太长远了。”  相似文献   

20.
寂寞文章     
陶方宣 《领导文萃》2007,(4):164-167
福克纳被中国先锋作家奉为鼻祖,他像康德那样一个人居住在故乡那个“邮票般小小的地方”,离群索居,从未出过远门。到了晚年,连这样封闭的地方他还嫌闹,便悄悄买下一座农庄隐居。肯尼迪当了总统后,想请著名艺术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吃饭。在我们看来这是多大的面子啊,福克纳却冷冷地拒绝了。他说:“就为吃一顿饭让我跑到白宫去啊?太远了,我走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