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及衍射技术对比研究了铁铬系中变催化剂(FeCrK)和 BX 型中变催化剂(FeCrCeK)的晶型,发现经稀土调变后的催化剂其晶型主体为 r—Fe_2O_3,而未经稀土调变的铁铬系催化剂晶型主体为α—Fe_2O_3。主体晶型为γ—Fe_2O_3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活性比主体晶型为α-Fe_2O_3的催化剂要好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冲击差值补偿法,建立了一台测量磁粉温度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的灵敏度为2.1×10~4/mm,测量重复性为8×10~5.我们使用该装置测量了γ-Fe_2O_3等几种磁粉在使用温度范围附近的可逆和不可逆变化.包钴和掺钴的γ-Fe_2O_3磁粉的变化规律与报道的相符.对于普通的γ-Fe_2O_3,当温度从20℃上外到80℃时,剩余磁感应强度 Br 减少了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经五次循环以后,剩余磁感应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可逆的,其温度系数-5×10~4/℃.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液相共沉法合成的 Fe_2O_3粉体制作 α-Fe_2O_3气敏元件的主工(?)及元件的气敏特性,讨论了与气敏特性有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利用CVD技术生长的a—Fe_2O_3和α—Fe_2O_3薄膜电极的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特性.实验表明:在1MKOH电解液中,α—Fe_2O_3薄膜电极具有较大的阳极电流,较稳定的光电位和较大的光电流.二者都显示出n型半导体特性.a—Fe_2O_3的导带边缘能级较高.光照时,光生载流子的效率更高,但却易于复合.  相似文献   

5.
推荐一种制取细微α—Fe_2O_3粉料的方法,对它的气敏性质作了初步探讨,证明α—Fe_2O_3虽然是稳定相,但制成细微粒子加以掺杂后,在300℃左右也能发生下列反应:3α—Fe_2O_3+H_2→2Fe_3O_4+H2O,制得的气敏元件对H_2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了Al_2O_3/Cu复合材料并在该复合材料中添加La_2O_3,研究La_2O_3对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以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_2O_3-Al-CuO体系中的原位反应产物主要为Al_2O_3、CuAlO_2、LaAlO_3等化合物.稀土La_2O_3对Al_2O_3/Cu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具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当La_2O_3的添加量达到0.5wt%时,组织最为细小,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68.7HV;但加入La_2O_3,使得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氧化铬是工业颜料重要产品之一,超细Cr_2O_3的研究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无机颜料、磁性材料、记录材料以及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等方面。稀土Ce元素的掺杂量对纳米Cr_2O_3的物相、微观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Ce掺杂量的增加,纳米Cr_2O_3的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变小。但当Ce掺杂量为2. 0%时,纳米Cr_2O_3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由更加细小的颗粒组装形成,其且颗粒尺寸有所增加;另外,稀土Ce元素的掺杂会使Cr_2O_3晶体发生晶格畸变,增加导带中电子浓度,提高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能够有效提高纳米Cr_2O_3的光催化活性,当Ce掺杂量为1. 0%时,纳米Cr2O3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价廉易得的钛铁矿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制备Fe_3O_4/TiO_2复合物.对该复合物的晶型、带隙宽度、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进行表征:产物为由面心立方结构Fe_3O_4和锐钛矿型TiO_2构筑的Fe_3O_4/TiO_2复合物,比表面积为29.26 m~2/g.以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Fe_3O_4/TiO_2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对罗丹明B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且优于纳米TiO_2;在外磁场作用下,可实现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及再利用;通过磁性分离,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后降解效果仍然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穆斯堡尔效应是原子核对 r 光子的一种无反冲共振吸收效应,因其对 r 射线能量的细微变化极其灵敏(10~(-13)eV)故此可用这种共振吸收效应来探测共振原子核附近的物理化学环境的细微变化,从而获得原子、分子结构方面的信息.自1957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穆斯堡尔(R·L·M(?)ssbauer)发现此效应以来,基于该效应迅速发展起来了一门边缘学科——穆斯堡尔谱学,其在物理、化学、矿物、地质、冶金、生物、医学、考古以及诸多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1960年 Kistner 和 Sunyar 首次用穆斯堡尔谱方法(下文简称 MS 方法)测定了α—Fe_2O_3的四极裂距,并准确地测出了α—Fe_2O_3的化学移位(即同质异能移位),人们很快注意到,许多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微观信息(如氧化态、电子组态、化学键性质、配位数等)都  相似文献   

10.
1.基本原理 1.1草酸合铁酸钾K_3[Fe(C_2O_4)_3]·3H_2O是一种绿色的单斜晶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本实验在近沸状态下以草酸钾与三氯化铁直接作用,即有K_3[Fe(C_2O_4)_3)·3H_2O生成,在冰水中冷却就会析出绿色晶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快速燃烧法制备了Sr_(2.98-x)Al_2O_6:Eu_x~(2+),Dy_(0.02)~(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测试(PL)、余辉特性测试及热释光特性测试(T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为Sr_3Al_2O_6纯相且具有纳米花状形貌;当x=0.08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Sr_(2.98-x)Al_2O_6:Eu_x~(2+),Dy_(0.02)~(3+)样品展现出较好的长余辉特性,原因是材料中具有合适的陷阱能级,其深度约为0.674eV.  相似文献   

12.
将β-环糊精(β-CD)与四氟对苯二腈聚合形成的多孔聚合物复合在磁性Fe_3O_4表面上,得到Fe_3O_4@P-CDP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振动磁强计(VSM)对其进行表征.将Fe_3O_4@P-CDP用于对亚甲基蓝与柠檬黄的吸附研究.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其吸附容量随溶液pH上升而升高;而阴离子染料柠檬黄,其吸附在酸性较强时效果较好. Fe_3O_4@P-CDP材料对亚甲基蓝与柠檬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32. 5,57. 2 mg·g~(-1),热力学实验计算出二者吸附行为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Fe_3O_4@P-CDP对亚甲基蓝与柠檬黄的吸附为自发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亚甲基蓝和柠檬黄在Fe_3O_4@P-CDP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合成制备Bi_2O_3/硅藻土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微波条件对合成Bi_2O_3/硅藻土复合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铋成功负载在硅藻土上,复合材料比表面积相比单一材料有所增大,在微波条件为140℃、10 min、350 W,催化剂投加量为40 mg,氧化剂H_2O_2用量为6 m L时,对浓度为10mg/L的结晶紫去除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新的发光基质材料,作者研究了在紫外线激发下,Eu~(2+)离子激活的4MO·Ln_2O_3·Nb_2O_3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随组成变化的规律,并研究了 Eu~(2+)离子浓度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讨论了4个不同素因子的Nicol数,得到了如下结果:(1)4个不同素因子的Nicol数只可能是3-Nicol数或4-Nicol数,同时也证明了Nicol猜想在4个不同素因子情况下是正确的;(2)4个不同素因子的4-Nicol数只能是2^α1·3^α2·5^α3·P^α4,P≥7为素数;(3)4个不同素因子的3-Nicol数只能是下列形式之一:n=2^α1·7^α2·11^α3·P^α4或n=2^α1·7^α2·13^α3·P^α4或n=2^α1·5^α2·P^α3·q^α4,P≤41.P〈q或n=2^α1·3^α2·P^α3·q^α4,P.q为素数且5≤P〈q。  相似文献   

16.
<正> 铁含量的测定,通常用HCl将试样溶解后,在热浓的HCl介质中,用SnCl_2将Fe~(3+)还原为Fe~(2+),过量的SnCl_2用HgCl_2氧化除去,然后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K_2Cr_2O_7标准溶液滴定Fe~(2+)。由于HgCl_2有剧毒,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正研究、推广无汞测铁法。例如,作为高师教材用的有KIO_3—Ag_2SO_4—K_2Cr_2O_7测铁法和SnCl_2—TiCl_3—K_2Cr_2O_7测铁法。此二法都采用K_2Cr_2O_7  相似文献   

17.
以MoO3,H3PO4和2,2′-联吡啶胺(DPA)等为原料,经过水热处理,再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重结晶制备了多金属氧酸盐基超分子化合物(HDPA.DMF)2(HDPA.2DMF)(PMo12O40),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表征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晶体学参数: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493(3)nm,b=1.2694(3)nm,c=1.3002(2)nm,α=94.647(17)°,β=97.136(16)°,γ=111.909(18)°,V=1.8799(6)nm3.对其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α-Keggin型PMo12O430-阴离子、质子化了的DPA和溶剂DMF分子形成了一个由氢键、静电引力、π-π作用、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的复杂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18.
潘爱秀 《鲁东大学学报》2014,(2):133-137,154
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是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血浆中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大分子蛋白酶抑制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α2-巨球蛋白分子结构、作用机制、生理功能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深入地了解α2-巨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及进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Na_20-CaO(MgO)-B_2O_3-Al_2O_3-R-H_2O体系中,合成了四种新型的微孔硼铝酸盐。其吸附性能的测定表明,它们具有类似于沸石分子筛的特征吸附性。孔径分布的计算表明样品的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5~6A之间。  相似文献   

20.
共沉掺锑BaTiO(C_2O_4)_2·4H_2O的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热分析法结合 X-射线衍射分析对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BaTiO(C_2O_4)_2·4H_2O]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在共沉淀中锑以Sb_4O_5Cl_2相单独存在。为了对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热分解机理进行探讨,我们对 Sb_4O_5Cl_2、BaTiO(C_2O_4)_2·4H_2O 和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进行了热重(TG)与差热(DTA)的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 Sb_4O_5Cl_2热分解过程的机理,对BaTiO(C_2O_4)_2·4H_2O 发现失水是分步进行的,在90℃左右失去一分子水,然后失去三分子水。锑在800℃掺入 BaTiO_3晶格。最后提出了共沉掺锑四水合草酸钛氧钡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