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礼 《创新》2013,(4):87-89,98
诚信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伴随而来的却是信用缺失、道德失范等现象的日益凸显,诚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一个国家的公民是否讲诚信,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社会信用体系。可见,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对于一个国家诚信文化的积淀、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复 《浙江学刊》2003,(5):52-57
信用社会 ,呼唤信用的道德。在一个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中 ,“诚信”的道德价值系统和“信用”的行为规则系统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核心 ,市场伦理和商业道德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中心内容 ,公正、正义、仁爱、公益、互助、责任等人类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信用”道德体系 ,则最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诚信道德是信用意识培养的核心。当前 ,我国社会信用缺失是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一个挑战。鉴于此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应通过完善市场经济法规、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政府行为、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等一系列措施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王建新 《创新》2012,6(6):8-11
政务诚信作为一个政府应坚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底线,它不仅表征着一个国家、政府和一个社会的政治文明及其程度,同时也是这个国家、政府和社会政治文明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在当下的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务诚信已关乎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关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执政能力的伦理基础。良好的政务诚信对于整个社会诚信的建构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诚信与大学生信用析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爽 《学术交流》2004,(11):186-18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诚信与大学生信用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研究者都把二者当做同一概念来理解,实际上这是两个在内涵、历史形成和表现形式以及建立、维护和惩罚机制上都有着严格区别的概念。信用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诚信则是道德范畴。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于促进大学生道德建设与信用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盛书刚 《探求》2003,(6):70-74
“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诚信”规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充分发掘我国历史上珍贵的诚信道德资源,对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有一个伦理道德基础来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这个道德基础只能是诚信。目前,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以提升政府协调与引导职能,营造诚信环境,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职能,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这样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建立诚信社会,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的诚信体系建设以美国式和欧洲式为代表。美国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法律体系、监管和执法部门、信用服务机构;欧洲大陆国家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包括法律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私营信用服务系统三大部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诚信社会体系,要加快信用立法工作,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明确失信的法律边界,加大失信成本;鉴于我国信用行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的现实,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规范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使之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运营,成为健全的信用体系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诚信、公正和责任是政府信用的伦理要素,关涉着政府信用的高低。而目前我国政府在制度、组织和行政人方面存在的某些失范现象,却损害了诚信、公正和责任的政府形象,使政府信用陷入伦理困境。社会转型是这种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而制度的合理性、组织的公共性不足以及行政人的道德异化则是导致这种困境的具体原因。对此,从制度伦理、组织伦理和行政人道德三个维度可以实现对政府信用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0.
白云 《学术交流》2005,(12):46-48
诚实信用从道德走入法律,经历了从罗马法到现代法的演进,发展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信用缺失的现象,现代社会需要信用经济,信用经济需要法律保障。运用博弈论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方法,人们在博弈行为中进行策略选择,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影响人们选择诚信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博弈论的分析结果来进行法律制度设计将增强法律的针对性,是强化诚信原则、确立市场信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政府诚信是关乎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政府诚信也为实现法治提供了价值基础和道德前提。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政府诚信缺失严重。这不仅削弱了政府的权威,也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法治国家的建设。构建诚信政府,对实现法治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和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7):75-77
信用社会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全民自觉的诚信意识并自发地付诸信用行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崇尚诚信的国度,而社会层面信用意识的缺失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形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伦理对诚信的推崇,法制化建设中的薄弱链条对失信的纵容,是形成这一矛盾的重要因子。因此,提升我国公民的诚信意识,重要的不是教育与灌输,而是在推进法治的社会大背景下,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切实落实信用监督和信用处罚机制。通过这一体制来规范人们的信用行为,形成人们的信用习惯,最终养成人们的信用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中国公民素质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韩灵丽 《浙江学刊》2003,(4):193-19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 ,无论是在初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还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都面临着如何重塑信用制度的问题。本文从信用与市场经济和商法的关系着手 ,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 ,阐述了商法对建立信用机制和完善信用制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特殊的市场环境、面临的现实困难、诚信道德回归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定了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需要信用。那么 ,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如何进行信用建设呢 ?这需要政府加强信用道德建设和信用法制建设 ,加强信用市场需求开发与信用中介服务管理和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与政府信用、个人信用建设 ,民营企业培育信用意识、健全信用制度、强化信用管理、发挥信用功能和提升信用形象 ,以及社会发挥信用监督和信用认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诚信",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道德原则,产生于远古的祭祀活动,发展于春秋的会盟活动。它以等级政治道德要求为核心,包括人神之信、君臣之信和君民之信,而这些内容为等级结构和法律所制约。从性质上说,"诚信"是中国传统公法文化中的重要观念;而作为普遍道德意义上的诚信和基于商品契约的诚信,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独立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诚信与道德诚信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 ,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 ,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 ;而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 ,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 ,它强调的是规范与监督。违反道德而失信于人 ,可能会遭受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诘问。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并非同一范畴 ,研究分析诚信问题的时候不可简单地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道德诚信的基础不断被削弱。对诚信的期望已不能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 ,而应该提升到法律层面去构想。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诚信的再教化 ,而是建立、健全一套市场经济法律规则 ,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市场经济秩序 ,并进而建立起人们对法律诚信乃至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7.
汪玲  朱文星 《社科纵横》2010,25(3):148-149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诚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推荐材料弄虚作假、面试时弄虚作假、随意违反就业协议,给用人单位、学校、自身都带来不利影响。为解决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这一问题,应该不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就业指导与规范管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18.
叶湘榕 《创新》2015,(4):25-32
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中国模式的创新体现在提出了广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念,形成了政府主导的高效征信体系建设模式,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政府信用监管体系,政府、市场、行业协会共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形成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如何发挥政府、市场和行业协会三方的协同作用,如何内外兼治提高全社会的诚信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法律信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法律信用谢晖丁放在我国法学界,除把诚信作为民商法的一个原则予以介绍外,把其作为一个基本的法理学问题进行探讨者尚未多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牵涉法律之道德性的重要命题,也是法理学应予关注的基本问题,尤其在强调走向法治的时代,法律是否具有信用,不仅涉及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道德生活中,除了每一个社会都会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总体道德之外,依据人们不同的公共生活领域,可以大体划分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职业活动领域中的道德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它们互为作用.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家庭美德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我国在道德建设中,既要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也要重视个人品德建设.相对于前者公德所具有的公度性、他律性和制度性而言,作为私德的个人品德则具有私人性、自律性和自决性的特点,并且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构成了辩证统一的道德整体.公德建设和私德建设是当前道德建设的双重任务,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从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不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又要从微观上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注意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素质,以实现公德与私德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