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中后期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改道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后期,明王朝限制乌思藏朝贡使进京朝贡过"洮岷道",改"由四川路入".对于此事件,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多为财政负担过重所致.实际上,朝贡赏赐作为治理藏区成功的一种措施,贡使朝贡的线路由"洮岷道"改为川道,经济因素仅是其中之一,而"洮岷道"安全形势的恶化、茶马制度的危机以及防止蒙藏之间的联合等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士宏  山聪 《中国藏学》2016,(3):203-207
"洮河岷"地区既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自然边界",也是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文化边界"。其中,藏传佛教自明以降在此广为传播,并与其他民族文化在相遇、相识的过程中,形成"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文章以卓尼石门寺为例讨论明代藏传佛教在"洮河岷"地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1925年深秋,一位身形高大、健壮的藏族青年来到古城兰州,频频奔走于甘肃军政各要员的门庭。他就是拉卜楞寺院五世嘉木样的长兄洛桑泽旺,亦即本文的主人公、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黄正清。军阀称霸拉卜楞遭劫正清伸冤如上九重天民国初年,宁海镇守使马麒拥兵自重,独据西宁,又对拉卜楞垂涎三尺。1916年四世嘉木样圆寂。次年,马麒以谋反罪,派兵攻占了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安多藏区佛教中心拉卜楞寺,洗劫了寺院摄政阿莽仓活佛的供养地阿木去乎。  相似文献   

4.
明代吐蕃十八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沐 《西藏研究》2010,(2):16-25
"西番十八族"曾长期活跃于宋、金、元、明等朝,是甘、青、川地区著名的吐蕃大族,对当地的政治、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宋、金、元、明时期的十八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十八族是指具体的18个部落;广义十八族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源于吐蕃六大姓氏之一的"董氏族姓".元代十八族与岷州包家族有密切关系.岷州包家族原本是秦州近边的丁家族迁移而来,不大可能是董氏十八部族的后裔,但这并不妨碍进入元代以后一部分包家族已融入了洮、岷十八族,并成为洮、岷十八族的实际统治者.元朝末年包完卜癿任十八族元帅府元帅,以及洪武年间岷州卫属下十八族军民千户所之千户与大部分百户均由包家族后裔担任便是极好的证明.洪武初年,洮州十八族在明朝的打击下消失了,十八族军民千户所也被中左千户取代,其土官身份也随之成为流官,这在明初西北"土流参治"体制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明代岷州后氏家族与大崇教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州后氏家族为唐代吐蕃军将裔脉,元代即为当地政教望族.明代,后氏为岷州卫世袭土官,位居上层.出身于后氏的班丹札释则因其在沟通中央与西藏地方政、教关系方面的重要贡献而得到明朝廷的礼重,最终获封"法王"尊号,并长期驻锡于京师大隆善寺,荣受朝廷奉养.班丹札释所创大崇教寺,是属于后氏家族的家族性藏传佛教寺院,基于后氏的政教地位,再加上明王朝的扶持,该寺成为明代岷州地区的中心大寺.由于班丹札释的关系,大崇教寺与京师大隆善寺关系密切,大隆善寺实为大崇教寺僧人在京师活动的主要据点,大崇教寺僧人也因此与明朝宫廷之间保持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但至明末清初,大崇教寺在岷州地区中心大寺的地位逐渐由同为后氏所控制的"下院"即属寺圆觉寺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甘肃洮岷地区青苗会产生于清代初期,是负责洮岷地区湫神①祭祀活动的民间组织.根据会首参选条件的不同,洮岷地区青苗会内部的权利类型可以分为家族共治型、老人治理型、个人能力与经济主导型三种.在洮岷地区的青苗会组织中,神圣与世俗、精英与民间权力并存,权力类型较为多元,民间社会的文化等级性鲜明.  相似文献   

7.
岷州茶马司的设立是对明代西北茶马贸易岷州地区这一空白点的填补,是西北茶马贸易机构体系的有效补充,是增大西北官营茶马贸易覆盖面的一大改良举措,有利于明朝后期进一步加强对岷州地区西番的羁縻控制。但是岷州茶马司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明末官营茶马贸易制度崩溃的局面,官营茶马贸易的衰败趋势不是在西北地区多设立若干新的茶马司,扩大官营茶马贸易的覆盖面就能够从根本上扭转的,在这一点上岷州茶马司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影响有限。岷州茶马司的兴衰对当下我国的民族贸易政策来说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必须摆正政府在民族贸易活动中的地位,正确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动性,从少数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对民族贸易既不能放任自流,亦不可过于干涉甚至垄断。  相似文献   

8.
前言 洮、岷地区,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临潭县和岷县及其毗邻地区。临潭县古称洮州,岷县古称岷州。这两个县在地域上是相连的,又因为这两个县在古代民族、历史的变迁上有诸多的相似性,在地方史志上,常常把这两个县合称“洮岷地区”。  相似文献   

9.
宿爱云 《民族学刊》2021,12(4):52-59, 116
“国家在场”是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表达理论。民间信仰是地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变迁体现了地域社会和民众文化心理的历时变迁。区域内部不同的文化因子,孕育出不同的信仰事象。洮岷位于甘青民族走廊核心地带,也是汉族与土族、蒙古族、藏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区域。洮岷汉人的民间信仰系统中,最为推崇的是“湫神”崇拜。“湫神”崇拜作为水神信仰,在洮岷地区历史悠久,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仰记忆。明清时期,国家力量在西北边地下沉和进入,引起了洮岷地区汉人湫神信仰记忆的变迁,信仰变迁主要体现在信仰记忆的重构。在“国家权力的强势嵌入”和“地方社会的积极回应”两种力量的驱动下,洮岷汉人“湫神”信仰实现了湫神原型、祭祀仪式、祭祀地位和湫神传说的重新构建。洮岷汉人湫神信仰记忆的重构,是明清时期西北地域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彰显了洮岷汉人在“国家在场”理念下所表现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实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利和双赢。此外,洮岷区域信仰文化具有多元性,该研究有利于民族交融区域不同族群的民间信仰在保持文化差异基础上实现信仰文化认同和信仰文化共建,对构建凝聚力更大的民族共同体也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兴维 《民族学刊》2010,1(2):129-132,166
解决"西藏问题",既要原则坚定又要方式灵活。在具体处理涉藏事务时,明确以"民族大团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原则的柔性思考,"力寡功多",既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需要,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现实要求。具体说来,解决"西藏问题"的柔性元素,大概有四:促成达赖喇嘛早日归国;欢迎境外藏胞回国定居;利用"中印战略伙伴"促解"西藏问题";尊重"现代普世价值"化解"西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洮岷花儿以古朴的民歌样式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而显示其独特个性。花儿会是洮岷人民盛大的狂欢节日。田野资料进一步说明 ,“狂欢”是洮岷花儿的一般性格 ,戏谑事象在民间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是这一性格的重要内容。对戏谑理论的探讨和建构是基于实地的田野材料。这些初步的理论也许对认识现实的民间文艺和文化现象中的戏谑事象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藏族酥油茶     
如果你到藏胞家作客,热情的主人会首先捧给你一碗滚烫喷香的酥油茶。制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放在壶中煮熬、过滤,乘热将茶汤倒入特制的桶内,放入盐巴、酥油,然后用一根木棍在桶里上下捣动,使之融合而成。有的地区还放入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等。藏胞一般是随做随喝,客人上门总要以此茶相待。喝时一手端碗、另一手二指托底,边喝边加,直到告辞时,才可一口而尽。  相似文献   

13.
沈红宇 《中国藏学》2017,(3):190-194
<正>2017年6月6日—7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尼泊尔阿尼哥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西藏文化·加德满都论坛"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召开。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藏研中心副总干事安七一、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马哈拉、尼泊尔前总理尼帕尔、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塔姆、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尼泊尔各界人士以及旅尼友好藏胞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黄正清(1903—):藏族,四川省理塘县人,1955年授少将军衔。现为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建国前曾任地方保安司令。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畜牧部副部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甘南军分区司令员,甘肃省副省长。彭飞(1914—):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人,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现任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 1934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入党,参加过长征,任过红军师政治部干事。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旅司令部参谋,苏鲁豫支队三大队作战参谋,新四军旅  相似文献   

15.
(一) 《岷州广仁禅院碑》(以下简称《岷州碑》或《碑》)旧存甘肃省岷县西南的广福寺内。此碑立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一○八四年),至今已有九百余年。虽然碑文早已由先贤多次著录在册,但并未引起后人的重视,更谈不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  相似文献   

16.
政洽西藏社会的划时代丰碑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西藏历史的新纪元论十七条协议对解决西藏内部团结的重要意义西藏和谈与范普拉赫的理论西方帝国主义是制造“西藏独立”的罪魁西藏人权问题辨析从西藏民主改革看西藏的人权试论十七条协议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两次社会大变革对西藏的影响“十七条协议”及其意义昌都地区藏胞衷心拥护十七条协议藏族人民支援解放军进藏人民解放军在西藏的特殊作用西藏历史的新篇章先遣使命 本刊编杯部阿沛·阿旺晋美 热地 曹晓燕 喜绕尼玛 黄颓 陶晓辉 孑L艳霞 王南丸军 候剑 班觉 李本信 王责 阴法唐 平措肚杰 …  相似文献   

17.
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 ,使西藏占人口95 %以上的百万农奴获得了新生。然而 ,在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煽动下 ,一些不明真相的同胞被裹胁到了国外。在他乡 ,漫长的岁月割不断同胞们怀念祖国、怀念亲人的缕缕情丝 ;在他乡 ,他们亲身体验了寄人篱下的痛苦经历 ;在他乡 ,他们聆听到了祖国强盛、民族兴旺的脚步声 ,聆听到了祖国母亲对游子真诚的呼唤。这些使流落国外的藏胞更坚定了回归祖国的决心 ,他们冲破种种阻挠义无反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近20年来 ,全国已有5万多人次海外藏胞回国探亲 ,其中2000余人在他们的家乡定居。甘肃省自1…  相似文献   

18.
茶树原产我国。种茶、制茶又以四川为早。而雅安得天独厚,所产茶叶含多种重要生物化学物质,有调节高原藏胞生理代偿功能,对治疗缺氧、低血压有效。因此自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茶叶以来,世世代代就有人背马驮的茶叶商队不断跋涉于蜀藏之间丛山密林中了。藏胞喜欢喝茶,离不了茶。因而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饮”说法。厉代王朝便把专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边茶当作羁縻他们的工具。新中国成立以来,雅安边茶不再是统治阶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头饰"班夏"帽与苯教"嘎木则杰"帽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班夏"帽来源于苯教的"嘎木则杰"帽."嘎木则杰"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它对格鲁派"班夏"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作为母体文化的苯教在宗教服饰方面对藏传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柱崇拜和祭祀是"黄佤"独具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民间信仰。这种祭祀仪式时间不固定,开展频繁,规模小,内容简单。用人类学象征理论解读"黄佤"中柱祭祀仪式,有利于完整地把握"黄佤"中柱崇拜文化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