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格桑翁姆、罗静萍:蒲先生,您是一位学有所成的藏学家,师从著名的才旦夏茸大师,首先能谈谈您是因为怎样的契机学习藏文,并成为大师的学生?蒲文成:我在1979年考入西北民族学院攻读古藏文硕士学位时成为才旦夏茸先生的学生,关于这段经历,我曾写过一篇《回忆导师才旦夏茸先生》的文章,2015年发表在《中国藏学》上。我个人是很偶然走上学习藏语文专业道路的。我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中学时期本来喜欢数理化,1960年我临近高中毕业,时值国家最困难时期,组织照顾我,给我提前安排了工作,在乐都  相似文献   

2.
著名藏学家才旦夏茸活佛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学者、藏学家才旦夏茸活佛,法名晋美柔必罗哲,亦名阿旺央丹柔必多觉,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丹斗寺活佛。他自幼严习佛学,博学多识;毕生著书立说,治学严谨,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佛教的昌盛不衰,为藏族文化的兴旺发达作出了积极贡献。笔者根据活佛的《自传》和其它一些零散的资料,写成这个并不完整的文章,表达对先生的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3.
著名藏学家才旦夏茸先生圆寂已有近三十年。作为他生前的弟子之一,藏学家蒲文成先生以亲身感受,回忆了恩师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道德风范,回顾了受教于恩师的日日月月。其中也不乏对藏文教学和藏族历史的涉及。  相似文献   

4.
郁丹  刘冬梅 《中国藏学》2017,(1):172-179
文章以当代中国藏族电影导演万玛才旦的系列电影作品为例,探讨了当代藏族影片如何对全球化和现代化与佛教价值观之间的张力进行表述,对其电影的国际化创作过程进行阐释,同时也探讨了当代藏族电影的跨族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藏族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徐世和,李加才旦,钟玉藏族是我国一个富有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少数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藏族所处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虽然远离战区,处在大后方,但是仍然以各种形式参与了这一伟大的爱国斗争。藏族的这种参与是多方面的,它既有...  相似文献   

6.
阿底峡大师,对西藏佛教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象莲花生大师和护寂大师一样,在西藏佛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现在我们所普遍见到的部分史书中大师的生平只有寥寥几笔,不够详细,有些记载全面的史书除个别人以外很难见到。为此,本人根据已故著名教授才旦夏茸讲《纪念阿底峡》一文时所作的笔记,写成此文,献给研究西藏佛教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7.
4月6日,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寻找智美更登》、《红河》、《水凤凰》、《这儿是香格里拉》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影片再次扮靓银幕。《寻找智美更登》是藏族青年导演万玛才旦继《静静的嘛呢石》  相似文献   

8.
8年前,中央电视台在黄金强档中推出了一部反映藏族地区改革开放的3集电视剧《走进香巴拉》,之后又在甘肃等地方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重播。此剧以强烈的时代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清新质朴的藏区生活气息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且一举夺得全国“五个一工程”.电视剧“飞天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骏马奖”及中央电视台首届电视剧CCTV一等奖等多项大奖。该剧的编导尕藏才旦的名字也愈加响亮起来。  相似文献   

9.
静静的嬗变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岁末,一个新锐的藏族导演带着他的第一部力作风尘仆仆赶来,为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涂上了一抹重重的油彩;这是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第一部藏族人独立编导的本土电影,它以本民族的独特视角,真实地展现了发展中的新西藏,同时,它也在向我们诠释着一种全新的电影理念;万玛才旦和他的《静静的嘛呢石》,载着对我们对西藏电影,对民族电影的无限希望,一路走来——近期,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和他的本土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可以说是成为了影视文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在电影拍摄完成仅几个月的时间里,万玛和他的这部处女作就多次荣获国际、国…  相似文献   

10.
德格印经院系为数不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宝库之一,从清朝中期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藏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之一,为这一时期的藏文文献收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藏族古代文献的标准化、出版图书的规范化、继承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做了较为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