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黎 《中国民族》2008,(2):9-14
北京农光里是社科院老一辈学者集中的宿舍区,刘凤翥的家就在这里。他的家不算大,却是全世界收藏契丹文字最多、最全的地方。当今世界上,被公认为对契丹文字研究卓有建树的只有四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刘凤翥、内蒙古大学的清格尔泰教授、辽宁省博物馆的历史与文物考古学家阎万章和日本人丰田五郎。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敦煌莫高窟服饰流变的分析,认为莫高窟服饰文化是一部中华民族服饰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并最后汇聚于中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人员最近完成一批敦煌莫高窟环境及壁画保护研究的技术课题,为莫高窟珍贵文物系统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些技术课题包括:敦煌壁画的病害的环境因素及防治的对策,莫高唐小气候初步观测,光监控带在莫高窟的应用,敦煌壁画颜料变色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莫高窟窟内异味气体成份初步剖析及治理对策,莫高窟霉变壁画霉菌菌种的分离鉴定等.历终千余年大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莫高窟壁画产生了大面积的龟裂、起甲、剥落、酥碱、发霉、变色和褪色等病害.  相似文献   

4.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民族语言辞书工作的历史上,曾经出版过汉、满、蒙古、维吾尔、藏五种民族语言文字合璧的《五体清文鉴》辞书,为我国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和文化交流产生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解放以后,除有汉语与其  相似文献   

6.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2日-5日,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敦煌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地区的敦煌学、吐蕃研究专家汇集敦煌莫高窟,对吐蕃统治敦煌期间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刊》2014,(5):F0002-F0002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十五种左右的文字,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古籍文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研究中心综合文献馆建立于2008年,以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长期目标。展示少数民族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收藏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傣族贝叶经等珍稀民族文献。  相似文献   

9.
回鹘文是畏兀儿人使用最广、保留文献较多的一种文字.畏兀儿人不仅使用回鹘文字翻译、刻印佛教典籍,还用它书写民间借贷、买卖契约文书以及碑铭石刻等.元代,回鹘文字作为官方文字为蒙古族所借用,用于书写诏诰典祀,翻译医学、历史学、儒学及佛教典籍等.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的元代石窟中先后出土了1152枚回鹘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实物.这证实了元代畏兀儿人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术,并为活字印刷术的西传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赵式铭生平研究,解读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对后代白族语言、文字和文化历史研究工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传说在西藏早期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早期历史的研究中,传说的作用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以传说为切点,通过藏汉文资料的对比分析,就会发现:传说不仅是文字产生之前历史的最重要载体,并且在文字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对历史著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西藏早期史著中的传说和传说中的历史真实进行分析和辨别,无疑会对西藏早期历史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敦煌舞脱胎于敦煌莫高窟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是20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虽作为中国古典舞之一,但却有着异韵风情,和急剧想象力的艺术线条,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莫高窟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佛教艺术宝库,并留下了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音乐舞蹈画廊.本文将从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点,还有历朝...  相似文献   

13.
考古文物工作在青海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之(一)依据目前所知资料,青海有约两千年的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还有更为久远的文字记载以前的通常所说的史前历史。这种状况主要由本地区人类开拓史和昆仑巍峙、大河横空、雪山长云、山峦起伏等自然条件决定的。因之,在...  相似文献   

14.
刘聪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98-199
本文通过对赵式铭生平研究,解读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对后代白族语言、文字和文化历史研究工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敦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融入来自中亚、西亚各国以及西域、青藏、蒙古等地区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现出博大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这既是敦煌文化的个性,也体现出了敦煌文化的特质。在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大量民族文字文献,以及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宗教文化因素和民族因素,都表明来自中原的文化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在敦煌和谐相处、交融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终融合成为别具一格的敦煌文化。这是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是与各种外来文化互相融合而逐步生成的,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壮大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6.
《民族学刊》2014,5(5):2
西南民族大学综合文献馆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十五种左右的文字,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古籍文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研究中心综合文献馆建立于2008年,以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长期目标,展示少数民族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收藏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傣族贝叶经等珍稀民族文献。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数字化馆 本馆是以民族文献研究中心丰富的馆藏文献为基础,利用TBRC(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等国外机构的先进技术,建设包括电子文档、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形式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据库和网络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主义不能代替民族历史和民族历史研究,但是民族历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十九世纪,但却继承和总结了历史上人类的最高智慧,指明了世界人类客观历史发展的总规律。人类历史可以上溯到几十万、一百多万年以前,但有文字的历史却只有几千年。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地理》是美国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以地理为切入点,融入了新闻、生态、环境和人文等多种因素,记录下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变迁,不仅留下了众多科学家、探险家对真相探索的足迹,也蕴含了人类对于梦想和信念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美的图片、严谨的文字、充满文学色彩等特质使其成为国际顶级刊物,深受全球读者喜爱.本文通过梳理该杂志从1888年创刊到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的25年间刊登有关中国的文章和照片,从报道题材、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西方的视野为研究晚清中国提供珍贵资料,给世人展现出客观真实、震撼人心的晚清中国政治文化风貌、人文地理画卷.  相似文献   

19.
蒙古文字是成吉思汗消灭乃蛮部 ,实现蒙古各部统一后 ,用以拼写蒙古语的畏兀字。在为蒙古族发展服务的历史长河中 ,这种文字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的蒙古文字。它演变、发展历史的 ,是蒙古族发展历史的反映和蒙古民族精神的历史体现  相似文献   

20.
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许多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民族文字古籍。本文以彝文、东巴文、傣文文献为重点,全面论述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产生、构成以及在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哲学、文艺和伦理等方面的珍贵研究价值,并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分布、管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译注出版和建立信息交流中心等可行性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