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集团化与政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各主权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力图达到获得经济利益和提高国际地位的国际政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控制与协调各国之间的国家利益关系,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同时,这些经济政策在客观上也促成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集团化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集团化这一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特征中存在着政治化现象,可以说国际经济关系集团化特征中存在的政治化现象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是国际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它们之间不仅相互影响,而且还相互转化。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在各国政府的参与和国际制度的安排下,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国际政治关系的特征,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转化成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区别于国际政治关系的这种绝对性和相对性表明,美国学者琼·斯佩罗“国际经济关系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的观点尽管从本质上说是不科学的,但就它指出了国际经济关系可以转化为国际政治关系这一点而言,应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间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安全即指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处于不受外国和国际威胁的一种状态,经济安全问题涉及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已成为各国制定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重心,对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改变了国际对抗的形式和我国安全力量的行动方式和目标,使国际贸易成了世界经济政治化的筹码。在与世界经济接轨过程中,中国应加强对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尽管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但它涉及到国家间财富的分配、国家内部众多的阶层向部门的利益分配。因此,在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中,必然与政治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故而有必要从国际贸易理论的政治属性、影响资易政策的政治因素、国际贸易与国际政治环境的关系三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崛起和"走出去"发展战略促使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持续高涨,但反对国际经济政治化的鲜明立场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更加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进程。从现实主义的理论视角看,外交理念服从于外交实践和国家利益是考虑调整中国对国际经济政治化立场的依据。国际经济政治化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具备相应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的前提下,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化问题上立场的转变不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而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秩序是指处理国际事务和各国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中国一向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张的国际新秩序明显具有“泛美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特征。二者主要在目标、基础、本质、利益倾向和设计模式上存在不同。国际秩序与国家利益、国际冲突相关联。由于中国主张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代表了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因此它最终一定通过战胜代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利益的美国的国际新秩序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在反垄断政策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更强调国家战略利益,更注重经济效率等。这种情况促使我们要密切关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垄断及反垄断的动向和特征,并在反垄断方面充分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面临许多新出现的共同问题的挑战,这给寻求普遍的国家利益提供了契机;正是普遍的国家利益的存在,给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在新的形势下,各国对国内外政策进行的调整使国际合作成了现实可能性;各国应在普遍的国家利益基础上,在国际政治中进行积极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走向缓和,国际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交叉渗透,即国际政治经济化,国际经济政治化。国际竞争的重点将是争夺21世纪经济制高点。考虑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严峻形势,作为中国版图内三个板块、四股力量的大陆与港澳台必须以’97香港回归为契机积极推进相互合作的经贸关系,这是创两岸四地经济均赢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完善了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利益概念的解读。在探讨国家利益与国际政治的密切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放在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基本需要和欲求及其在此基础上试图得到的国家发展和国际尊重层面上进行研究。文章同时对国家利益的考量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体系是国际问题研究者们分析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1)1648年"威斯特伐尼亚和约"的签订导致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出现.从此,建立在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原则基础上的欧洲国家体系逐渐演变成由独立国家构成的现代国际体系.(2)二战后形成的两极体系是不同政治制度、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以及美苏双方对当时国际环境错误判断的不可避免的结果.(3)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紧密交融,政治问题经济化和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为特征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向纵深发展.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变中坚持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所认同的文明准则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中引申发展出新的对外战略观.中国不再自外于国际体系,不再以打破现存国际体系为目标,而是以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开放的全球视野适应国际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考察经济主权内涵变迁,可知国际机构和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以及相互竞争的关系。国家通过国际机构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并非将主权进行让渡而使自己的经济主权受到限制。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国家主动承担国际义务,可以实现对国内利益群体的限制,防止国内利益群体通过寻租行为捕获政府,迫使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国家并不会因为接受国际机构的义务约束而使经济主权受到限制,反而会强化国家的经济主权,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目标的达成以及社会公共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多边贸易政策规则是国家之间贸易政策协调的最终结果。在协调过程中,国家间谈判主张的重叠或冲突就会凸现出来,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之间积极寻求合作,出现了明显的集团化现象。本文就农产品多边贸易政策协调中出现的区域贸易集团和国家利益集团进行分析比较,界定其基板概念、特征,并探讨区域贸易集团与国家利益集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唐纳德·特朗普在总统任期中采取了一系列以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为基础的对外政策,动摇了支撑当代国际秩序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引发了学术界关于"自由国际秩序向何处去"的理论争论。自由主义学者倾向于认为当代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各国共同接受的规则和制度、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公共物品供给基础之上的,因而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从内部动摇了这一秩序的基础,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现实主义学者则认为所谓的自由国际秩序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内在运行逻辑就蕴含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秩序走向终结的因素。一种正在浮现的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合理成分,但又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混合型秩序将既有利于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又可以保持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因而将是未来国际秩序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5.
历经30余年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逐渐成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把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及其互动结果和衍生现象衔接起来,从全球化角度剖析了国家与市场的现实场景、互动关系和作用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延展,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化与国际经济政治化的日益明显和相互渗透,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与其核心原理日臻完善和成熟。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仍然受限于理性主义的分析框架。其面临着诸如分析方法和分析语言的继续充实与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催生国际制度。利益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显现,制度的本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同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在国际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中,国际制度不是完全被动的,其一经产生就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国家利益产生教育、引导、保障、限制、促进等功能。一国在国际制度中扮演何种角色,对该国国家利益具有的重要影响,为了争取国际制度保障国家利益,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制订与执行。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安全实践中,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际安全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国际政治权力是国际安全关系雏护和变革的动力,而国际安全机制构建则源于国家间利益与权力的互动.国际安全机制的性质类型影响其功能输出.由于机制的内在机理和国家自身的特性,主权国家对机制的参与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遵循"利益-权力"理性博弈的原则,参与选择中塑造新的安全机制体系,应坚持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安全合作,尽量避免对抗和冲突,以求维持全球的稳定与和平.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是二战以来国际法领域中引人注目的问题。由于人权本身的特殊性,在人权国际保护中存在着政治化倾向,一些国家利用人权实现自身的政治利益,以保护人权为名干涉别国的内政,导致人权的政治化。人权的政治化主要表现为“人权外交”和“新干涉主义”。文章指出人权政治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差异,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应成为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际竞争的焦点无疑仍然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硬实力的竞争。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相互依存时代的到来,国际政治的性质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无形权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过去常常为人所轻视的国际政治影响力,现在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则越来越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可再生能源问题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同时,它也不是一个国家的权利或义务,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方式才能得到全球利益最大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国际合作正在蓬勃发展.具体而言,国际合作的行动主要有六种类型,每种类型均在国际政策形成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因为存在众多的、关系复杂的相关国际组织,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政策正在形成一个由核心协议和补充计划组成的框架体系.其中,谈判达成的普遍性协议是核心的,其他形式的行动和计划都是补充性质的.补充性行动和计划也是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推动了普遍性国际政策协议的形成,是可再生能源国际政策的前景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