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任何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属于自己的位置,都必须增强国家凝聚力。近年来,对于国家凝聚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呈现持续升温之势。目前,关于国家凝聚力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国家凝聚力基本范式的研究;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关系的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凝聚力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凝聚力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企业只有依托民族精神,构建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凝聚人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聚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集体是有组织的社会群体的组合形式。集体凝聚力是集体生存和发展竞争壮大的关键问题。增强凝聚力的思考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本文着重指出了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着眼点 ,着力处及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将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予以高度重视。面对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这种新态势,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应对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历史考察,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重新审视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生产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拥有人才,民族就振兴,国家就富强。而人才的开发,主要靠教育,靠学校,靠教师。教育是科技之母,是兴国之本。可是,目前我国教育战线人才状况危机,脑体倒挂现象严重,教师工作、生活待遇差,是教师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快制定出能留住、吸引人才的战略决策,制定出切实可行、广蓄人才的有力措施。增强对青年教师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振兴中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目前世界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提升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对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要理清政治认同和国家凝聚力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整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才能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7.
浅议民族精神的德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核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一个民族、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始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各个国家、各种制度下得到弘扬和重视,就是因为它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等多种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以及提高人们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认识来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民族凝聚力与传统家族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使其成员保持在共同体内的合力。所谓合力,即是能够结成民族共同体的所有理由。如表现在民族共同文化上的乡土观念、生活方式、国家理念等。民族凝聚力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结构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的鲜明性格。 从政治文化层面上考察民族凝聚力,有三个理由:(1)民族凝聚力是在国家形态上获得文化共同体(民族)的普遍意义的。换言之,国家赋予民族凝聚力一个共同品质。(2)民族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民族是以政府这个最典型的形式来抗御异族及异文化,以确立民族共同性和认同感的。换言之,民族凝聚力在国家政治行为中得以充分展示。(3)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以国家为框架的民族凝聚力是很难维持长久的,也就是说,民族是以国家或政治构成自存的。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我们的民族如何形成新的强大凝聚力,以强健的魂魄雄立于强国之林?如何发挥民族精神在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关涉到民族发展的宏大问题,回答它们必须要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更新更全面的理解,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与认同的灵魂和精神纽带,是民族肌体的骨髓。坚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因为民族凝聚力的强弱 ,直接关系民族振兴的成败 ,影响“四化”建设的进程。何为凝聚力 ?凝聚力应是感召力、团结力和向心力的结合力 ,并且向心力愈大 ,感召力愈强 ,团结力也就愈固。延安时期无疑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最强的一个历史时期 ,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本文仅对此略加分析 ,以推动该课题的深入研究。一、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 ,增强感召力增强感召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旗帜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旗帜是方向 ,是指南。延安时期中共高举的抗日救亡旗帜 ,不仅有鲜明的特点 ,而且有深刻的内涵 ,因而…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我国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问题,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在我国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观念体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内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体现文化吸引力,增强外交影响力,从而最终提升该国的国家软实力。而要建设法治文化,则必须既要弘扬先进的法治精神,又要完善法治的制度体系,并且要把法治文化最终贯彻落实于具体的法治实践和法治习俗中,实现真正的善法而治。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由于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格局,使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层次的不同,既有促使各民族成为一体的由高层次认同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各民族在其各自文化特点和认同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为了便于区分和表述,前者称为"民族互聚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后者称为"民族内聚力".这两种民族凝聚力有其产生和转化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机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有充分的表现.民族内聚力和民族互聚力共处在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所以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应加强研究并正确引导、增强各民族的互聚意识,完善民族内聚力向互聚力转化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5.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增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与文化、消灭少数民族贫困落后,必须坚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基本权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意愿。  相似文献   

16.
群体意识与回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部分,中国回族的民族意识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民族群体意识,极强的民族群体意识为回回民族高度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日,回族群体意识依然在不断抬升,内部凝聚力依然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抬升和增强,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维护自身民族的群体利益,不能损害其他民族的群体利益。当代回族调整民族内部结构,树立健康的民族心理,是谋求与各兄弟民族长期和睦相处,集中精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实现与各兄弟民旋共同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党的民族政策 ,对增强民族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形式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增强其感召力。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边缘化”危机,迫切需要从现实出发,发展其学术性、人民性、渗透性、包容性,以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提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文化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特殊纽带,它具有精神催化功能,影响和抑制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塑造人们的灵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