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赵薇 《北方论丛》2013,(1):95-99
白鸟库吉提出的“尧舜禹抹杀论”以对中国古史高度打压的姿态,催生了日本史学界在学术研究层面上对汉文化的反思,引发了人类学视角下对汉文化的讨论,带动了其后日本东洋史学的发展与繁荣.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核心观点包括抹杀尧舜禹和推崇儒教,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还原到当时代日本东洋史学发生之初的文化背景中,通过考察对《尧典》记事真伪的讨论剥开“尧舜禹抹杀论”的实质内核,通过廓清“尧舜禹抹杀论”对甲骨学的无视之状明晰白鸟库吉所谓的“实证”史学方法,白鸟库吉对日本传统汉学研究态度与方法予以解构,对以日本为核心的东洋史学文化框架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尧舜禅让故事与中原社会政治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传说中的尧舜禅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历史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资料分析 ,似乎尧舜禹所代表的三个集团原本都拥有较强的独立性。而尧舜禅让则是社会集团规模扩大和更高一级政权形成过程中的特定历史事件 ,且是在周邻文化崛起以及气候变迁给中原居民造成极大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其中平等式联盟是其发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摇篮,有史以来又多次执中国历史之牛耳,地位远过于今天的山西。对此,人们多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去发掘其原因。从山西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之内涵及其与社会历史关系看,科学技术起到了主要支撑与核心动力的作用,是科学技术撬动了山西历史以至中国历史的车轮。  相似文献   

4.
山西穆斯林与清真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的穆斯林是中国穆斯林的一部分,在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山西的穆斯林作出了自己应有的重要贡献。可山西的穆斯林状况如何?过去不大有人了解。1986年《宁夏社会科学》5期发表了《清代的回族分布》一文,其中只字未提山西的回族,显然是缺乏资料。又如197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简史》,几乎没有讲到山西的回族。因此,山西穆斯林及清真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编纂回族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往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都把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组织称作部落联盟。近年来,早期国家问题逐步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又称之为部族国家,还有的学者借鉴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称之为部落联合体或酋邦。其实,部落联合体(酋邦)与部落联盟这两个概念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而部族国家这一概念又混淆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国的尧舜禹时代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的发展早已超越了部落联盟。我认为这个时期的社会组织既不是部落联盟,也不是部族国家,而是部族联合体。氏族社会后期的部族是由若干部落联盟聚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从祭祀对象和历代统治者阐发的文化内涵来看,位于今天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尧帝庙无疑是一座代表儒家正统文化的国家正祀庙宇。但仔细阅读《大元敕赐重建尧帝庙碑铭并序》和明朝《增修尧舜禹庙碑记》,却意外地发现元朝时全真教曾对尧帝庙空间格局有过较大的重修,儒道共处或亦儒亦道的空间格局背后隐含着更为复杂的象征意义。但这种格局在明正德年间再次扭转,大规模增修尧舜禹庙的同时彻底拆撤了老君、伯王祠,尧帝庙再次恢复了儒教独尊的象征意义,却也使我们难以察觉元朝时全真教曾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对尧帝庙象征意义变化的考察,既提供了一个元明时期全真教在北方盛衰的鲜活个案,也可以从中看到一个代表儒家正统文化的国家正祀庙宇的历史脉络和传承轨迹。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在民间有“五千年中华文明看山西”的说法,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非常丰富。9月上旬我市社科界派代表参加安徽省首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骨干培训班,并随团赴山西考察学习,初步领略了“三晋文化”的一斑。  相似文献   

8.
燕筠 《晋阳学刊》2005,(6):121-122
2005年是山西文化建设富有意义的一年:随着“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和旅游等经济活动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凭借本土文化成功敲开了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市场大门,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值得提出的是,“华夏文化看山西”活动的重要项目——话剧《立秋》的成功演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力的宣传了山西晋商文化。在北京等地举行的话剧《立秋》研讨会上,国内知名专家高度评价《立秋》一剧:认为《立秋》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在中国话剧普遍不景气的今天,《立秋》…  相似文献   

9.
山西高等学校是山西重要的文化阵地。应通过打造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引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导向、为山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大力强化文化高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带动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传入山西时与主流文化结合在一起,其本土化的主要趋向是儒教化.清禁教时期,山西教徒把民问信仰的观念、方式渗入天主教,使其民间化.他们用放鞭炮、贴对联、叩拜神父等中国传统方式庆祝天主教的节日;过中国传统节日时,也没有完全放弃传统习俗,甚至外国传教士也用中国传统方式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山西教徒的婚礼、葬礼等人生礼仪继承了大部分山西地方传统礼仪.这些都体现出教徒信仰的礼仪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一书中的滕文公章句上明确阐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一书中对尧舜禹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君王相关的描述十分丰富。孟子本人发扬尧舜禹的治世之法,继承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儒家思想传统,"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自觉"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有着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 ,但山西的旅游文化资源却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 ,山西的旅游经济与其它省份和地区相比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旅游经济落后的原因很多 ,其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山西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历史、古迹以至服务业的外文翻译欠规范 ,甚至错误百出 ,直接间接影响了山西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 ,特别是影响了国外游客对山西历史文化的正确和深入的了解 ,从而影响了山西旅游文化的对外开放 ,影响了更多的国外游客来山西观光旅游 ,给山西的旅游经济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实施文化强省的战略,首先要认清山西历史文化现状,并从时代的角度认识晋文化,不断继承晋文化的合理内核,挖掘晋文化启示新时代的新内涵、新精神、新价值,整合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和打造文化品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中心是山西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明显。但山西文化创意产业还停留在简单生产阶段,要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增长极理论和山西省实际,构建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和指引,构建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发挥集聚效应,建设区域性文化产业群;重视创新,推动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山西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山西特有的精神氛围,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社团文化抓起。  相似文献   

16.
三苗氏是从北方移居到江西的最古老的族群,在连年与尧舜禹的争雄过程中,逐渐衰落下来,一部分与其他族群融合,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史籍在对尧舜禹歌功颂德的同时,三苗氏被大肆贬斥.但在江西远古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三苗氏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史学界一致认为尧舜禹社会政治组织的性质是军事民主制的部落联盟。近年有人说不是部落联盟,是酋邦。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考察,发现两说都不切合中国历史实际。尧舜禹社会还是原始社会,国家尚未产生,然而,国家制度的许多重要方面已经萌芽,再前进一步就是国家。它不像部落联盟,也不是酋邦,称之为准国家形态比较合适。部落联盟概念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出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加以论定。摩尔根的结论从对北美印地安人原始部落的长时间研究中得出,恩格斯则在对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进行…  相似文献   

18.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表里河山,人文荟萃的土地上,古代曾产生过令人惊叹的哲学、历史、文学等文化成果。但进入明清以后,山西俊秀之士大都“弃仕从商”,这里的学术文化事业渐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大规模的西学东渐,中国民族文化和文史哲浑然一体的社会科学遇到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山西的社会科学发展开始重新确立方位,选择出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山西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从而使山西社会科学出现了新的转机。新中国成立以后,山西社会科学事业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一样,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但同过去相比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坚决纠正了“左”的错误,同时坚决反对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从而使山西社会科学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家大院是晋商文化与官商文化在民居建筑中的完美体现,是融我国建筑南北之风以及多种美学理论于一体的山西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王家大院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可观、可赏、可读,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家"之载体追求的高水平体现。  相似文献   

20.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创刊,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由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13所山西的理工农医警媒类高校联合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术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山西省一级期刊。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研究;经济与管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高教论坛;历史与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