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途径在课的伊始中萌发,在"已知"中孕育,在细小环节中发展,在情境中感发,在个性中闪烁,在成功中升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单一中径和中径的定义出发,采用三针法测量普通螺纹的中径,探讨螺纹单一中径与中径之间的关系,并对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影响螺纹中径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差异非矛盾     
所谓矛盾,就是差异中存在同一,或同一中存在差异,也就是对立同一,或同一对立。其中,一种情况是外在矛盾,另一种情况是内在矛盾。所谓内在矛盾,就是同一中存在差异,或统一中有对立;所谓外在矛盾,也就是差异中存在同一,或对立中有统一。内在矛盾即同一中存在差异性,这是事物永恒发展的原因。在同一中认识差异,在统一中找出对立因素,这是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有助于事物发展。外在矛盾即差异中存在同一性,这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据。在差异中找出同一性,在对立中求得统一,这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根本方法,有助于人的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拉关系的迅速升温,中拉关系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中拉关系的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程度也不断深化。研究中拉关系,台湾因素是绕不开的,过去60年中,台湾因素始终是中拉关系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改善两岸关系和未来发展中的中拉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古代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时期 ,在频繁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 ,中日使臣、僧侣、文人在广泛的结交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他们相互赠诗唱和 ,由此产生出体现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诗篇。这些诗篇热情赞美了中国的兴盛强大和中日友好的情谊 ,赞扬了中日使者、僧人远离故土 ,飘洋过海 ,不畏艰险 ,不辞辛劳 ,挚着求法和传播文化的坚韧精神 ,也抒发了中日使臣、僧人身居异国他乡对自己的国土故乡的眷念之情。唐代中日往来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录 ,也是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曲颂歌 ,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代的中日文化交往以及中日使臣、僧侣和文人知识分子的友谊、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日文化交流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种探讨和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九个方面:一、总论,即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综合性研究。大体包括,两千年来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综合研究和某一历史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综合研究两个方面。二、中日科技交流史的研究。这也包括两方面:①关于中日科学交流史的研究;②关于中日生产技术交流史的研究。三、中日文学艺术交流史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关于中日文学交流史,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史,中日绘画艺术交流史。四、中日语言文字交流史的研究。主要研究问题是:中日语言交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项     
何为中项?以往的表述多指三段论中项和辩证法中的中介范畴。其实,二者都不是真正的中项。因为三段论中项即三段论“中概念”、“媒概念”、“中词”、“中名辞”等,它是指在三段论大小前提中都出现,并起联结作用,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概念。如果把中项等同于三段论中项,那么就等于否认了其他推理形式的中项存在。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写道:“在这种归纳式的推理里,中项就是所有个体的完全的列举,甲乙丙丁等。……类推的中项是一个个体,但这个个体却被了解为它的本质的普遍性,它的类或本质的规定性。”(见《小逻辑》第367页)…  相似文献   

8.
中国训诂学的真正源头,在中华先民的原初性解释活动,在中华先民的经典解释活动,在中华先民解释活动不断提升的进程之中,在汉初训诂学逐渐形成的进程之中。而从中华先民的原初性解释活动开始,就孕育了诠释学特质的种子;这颗诠释学特质的种子,在中华先民的经典解释活动中萌芽,在中华先民解释活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生发,在汉初训诂学逐渐形成的进程中茁壮成长,在后来训诂学的发展历程中开花结果。这就全面地、有力地说明,就其大体而言,中国训诂学确实具有诠释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被覆中碱玻纤在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低碱度水泥及用高铝水泥改性的粉煤灰水泥中的耐久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中碱玻纤的耐久性很差,在粉煤灰水泥及改性粉煤灰水泥中,中碱玻纤的耐久性有很大提高,在低碱度水泥中,中碱玻纤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中动句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以往语言学界对中动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成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的语言,且探讨的重点是以"受事"为表层主语的典型中动句,很少涉及非典型中动句,并且对"典型中动句"与"非典型中动句"的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正基于此,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结合理想化认知模式,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中动句的分类、生成、中动词的属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典型中动句与非典型中动句的研究统一起来,并且浅述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迪,以期对汉语中动句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三类限定词中,集中剖析了中位限定词中各成员的语义和功能特征,并比照名词指的类别对中位限定词进行再分类。阐明了中位限定词的本质作用,进而揭示了中位限定词与另外两类限定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中阿经贸合作由来已久。2010年"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阿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目前"一路一带"战略更加突出了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中阿之间的经济关联特点,认为石油贸易是中阿之间最重要的合作渠道,旅游等其他领域也存在良好的合作前景。之后,分析了中阿经贸合作之间存在的贸易账户不平衡、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及地区冲突对中阿贸易的影响等问题。最后提出通过"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树立长远利益观,解决中阿贸易账户不平衡和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推动中阿经贸关系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中,除相互代词和自身代词外,一般情况下,各类代词均可在句子中或从句中作主语。而当在句子中起指代或替代句子中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作用的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和连接代词,关系代词)在句子中作主语时,就牵涉到句子中谓语动词单复数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孩子在安宁中成长,他学会了心境平和。孩子在友善中长成,他学会了热爱人生。孩子在安全中成长,他学会了信任他人。 孩 子 在 公 平 中 成 长 ,他 学 会 了 正 义 真 理 。孩子在分享中成长,他学会了慷慨大方。孩子在肯定中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孩 子 在 接 纳 中 成 长 ,他 学 会 了 心 胸 宽 广 。 孩 子 在 认 同 中 成 长 ,他 学 会 了 爱 惜 自 己 。孩子在赞美中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 孩 子 在 鼓 励 中 成 长 ,他 学 会 了 充 满 自 信 。 孩 子 在 宽 容 中 成 长 ,他 学 会 了 富 有 耐 心 。 孩 子 在 羞 辱 中 成 长 ,他 …  相似文献   

15.
以中日宪法的对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对中日同形词的应用实态及对译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日母语应用中,同形同义词最多,同形类义词次之,同形异义词最少.在中日对译过程中,从原文到译文照搬的同形词最多,词义部分重叠的同形词次之,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词最少.汉译日,多见内容扩充现象;日译汉,则多见内容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不仅是伦理本位的,而且是泛审美主义的。在古典时代中国文人的生活中,可以没有佳肴、美服、高宅、官职,但是不能没有艺术。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懂得了在诗歌中寻找理想,在书法中感受风骨,在绘画中体验生命,在棋盘中忘却凡尘,在琴韵中寻找知音等“古雅”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不论在历史、文化,还是在政治、宗教信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由此造就了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涵义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样存在极大的差异。经由对中日语言中色彩词的比较研究,剖析该部分语言中凸显的文化差异,可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有别的文化本质,减少相互理解上可能产生的偏差。文章通过分析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比较,对色彩词与中日民族性格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提高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字本义为何?古读何音?其历史嬗变轨迹何从探寻?说者多昧。按《说文》中篆作中,云:从口,误;说解亦非。中非中字,乃■(史)字省体,已见卜辞。中  相似文献   

19.
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体现出其理学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而论,他一方面主张"在中"之"中"、"时中"之"中"的区别,同时又将二者贯通起来,以"在中"之"中"来统摄"时中"之"中",兼体用而言"时中",体现出深厚的理学意味,也展现出理学家"体用一源"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释"庸"为"平常",拓展了"庸"字的实践范围,也加强了"庸"字的实践意蕴,体现了朱熹思想的实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古代文献中有一个"中衣",历来的研究者对其处理比较混乱:1.在线性序列中"缘"与"中衣"常常连用,有处理为断开的,有处理为不断开的;2.在"中衣"前面的"缘"字,有认为应该是"绿"字。据研究,我们发现"中衣"在古代礼制中有其特殊地位,"领""袖"的边缘颜色很受重视,常见"颜色+缘+领袖+中衣"或"颜色+领袖+缘+中衣"的用法,据此,我们得出结论,线性序列中的"缘"与"中衣"不应该断开;本字是"缘","绿"字因与"缘"字形相近,且在"中衣"之前而致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