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局限性表现为过于强调差异,忽视文化的共性;弱化了国家认同;使一些不良族群文化和习俗沉渣泛起;导致了逆向歧视。我国民族文化政策与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和政策有一些主张有相近之处,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为我国制定民族文化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促进各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设中华一体文化;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改革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将少数民族的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宪政的框架下。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它既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变迁模式,我们不可能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永远"冻结""凝固",也不应该使"主体"固守其"原汁原味"的传荣文化,永远过着传统生活,将其排斥在现代化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3.
吴云丽 《决策与信息》2008,(12):137-13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有着浓厚的体验价值,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族地区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日益成为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指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整个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积相当于半个中国,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九章专门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然而民族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了解这些区别才能有的放矢的搞好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祖国大地的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重要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少数民族女性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传统保障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建立发展并延续至今,与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要在建立云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时充分发扬和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前提就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保障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保障方式,并试图归纳其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本文从多元文化角度来探讨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建设,以此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推进实质意义上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大理丽江铁路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研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大理至丽江铁路修建为契机,对铁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富集地——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及能力建设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提出民族文化的保护对策和措施,实现对这一区域民族文化有效保护,提高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偏远地区,其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南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和内地沿海发展较快地区相比滞后很多。南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新疆高校毕业生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时往往处于弱势状况,成为大学毕业生中就业的弱势群体。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如何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汪宗杰 《经营管理者》2009,(15):211-211
保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生存的范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肉体上的生存权,现代国际标准还要求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群体文化特性和认同。"少数民族受教育平等权"的保障,是少数人权利保障的重要方面。在一个多民族社会中为了使各民族社会既保持其特有的文化认同,又能达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就必须在施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来到防城港市东兴市金滩,面对呼啸的海风和浩瀚的大海,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民族——京族屹立在我们面前。她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生活在海边的民族。京族文化兼具海洋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身份,既具有海洋文化的博大包容性,又具有民族文化的地域传统性。在全球化、市场化和民族化语境下,研究、传承、开拓民族性、海洋性京族文化,不仅对于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具有文化人类学的价值,而且对于构建中国现代海洋文化,特别是实施广西从山到海的文化转型战略,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切实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新疆班就是国家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政策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举办内地西藏班(校)、新疆班的背景、发展状况及独特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蒙焕玉 《领导科学》2020,(7):F0003-F0003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且其充满独特的魅力,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困境,生命力逐渐被削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是一项紧迫的时代任务。梁文清所著的《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一书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从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及人类学等学科视角对其进行探讨,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国民整体教育和义务教育普及情况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教育,其所负担的责任重大。对散居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使我们对其问题更加明确和明晰,进一步找出相应对策,用法律的手段完善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教育体制,保障其教育权益。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水平缓慢,急需人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任务,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为国家培养和高质量的少数民族人才,推动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聚集在西南边陲,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并最终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化相应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青稞炒面、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并辅以酸奶、奶渣等奶制品。多食牛、羊肉等。民主改革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外界沟通频繁和交通便利,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藏民族的饮食习俗悄然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一种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语言、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家庭背景以及“三股势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体现出明显的特殊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殊性,为提高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缅甸粽子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是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一定要把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放在首位,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对我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进行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