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探讨了美国犹太移民的身份和归宿问题,小说主人公的家庭矛盾其实是社会文化矛盾的反映。赫索格面对宗教矛盾和文化冲突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焦虑,对犹太移民的身份和生命意义提出了质疑。他试图从性、暴力和大自然中寻求消解身份焦虑的途径,最终在自然之美和情人之爱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也变相地在心理上获得了身份认同。事实上,索尔.贝娄并未解决主人公面临的生存困境,其笔下人物回归自然也有逃避现实的嫌疑,但贝娄通过赫索格对犹太身份的焦虑和认同,表达了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2.
3.
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克运用象征主义的视角,敏感的嗅觉触摸到了非裔黑人在寻根文化、伤痛文化与现代白人文明的冲击与涤荡中的苦痛挣扎和文化身份认同,构拟出一幅在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前迷惘和抗争的画面,体现出作者难以释怀的黑人情结和沉重的沃克焦虑,这也是作者自我意识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日趋紧密 ,相互间的信息沟通、依存性和互动性加强。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 ,各种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我们要防止那种强调和夸大文化上的冲突忽视融合的片面性观点 ,也要避免那种强调和夸大文化上的融合忽视冲突的形而上学理解。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 ,应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 ,在文化冲突中看到它们相互融合的一面 ,在文化融合中看到它们相互冲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大趋势下 ,世界各民族国家、地区固有的传统文化 ,支撑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与其它文化形态、文化模式之间日益发生着冲突与磨擦 ,全球化浪潮及市场化过程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尤其明显 ,这种冲突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文化建构及对未来中国社会整体走向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6.
身世之谜在<汤姆@琼斯>中起着表现主题、结构全书的重要作用.对身份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虚伪社会与道德的批判及对真善美的憧憬,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份被西方书写、撕裂、扭曲。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重构,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文章从这些误区谈开去,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背后的权力运作。同时,笔者对后殖民批评的批评,剖析了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有着强烈的异质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不仅存在于她的单篇作品,还存在于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存在于她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的对外部空间的敏感和强调,也存在于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中。而她的小说对于“异质空间”的强调,正清晰表达了作者的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的创造性发展,需要对全球化做深入了解,并对全球化条件下突出存在和亟待解决的文化冲突予以关注,找到不同文化解决各种矛盾与和谐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当今的全球化实质上是文化的全球化,是既有的多元文化共同发挥作用和文化不断创新的全球化。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论应加以剖析和批判,在合理的全球化理念指导下,反对西方文化霸权和新殖民主义的反动思想和行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人类的文化多元化与和谐发展。在此过程中,方显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和平崛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不断加速的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已经受到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严重挑战的身份属性问题,又一次成为各派理论的关注核心,并引发了极有争议的辩论。本文考察了暴力的历史对受害者和行凶者,及其后代的身份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由于民族、种族或国别的质询所引起的情感冲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身份焦虑的三种形式;同时,从殖民受害者的角度和行凶国后代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属性以及双方的消极身份所造成的政治和心理的含义。最后指出,要构建全球化的跨文化认知模式,就必须把文化转译和文化移情的作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广西仡佬族节日文化价值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族是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他什1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颇有民族特色。其中的一些节日活动,具有促进农林业生产、增强民族团结、活跃文体活动、培养宙美观等作用,值得总结提高,加以引导,使之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升节日文化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社会的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传统节日文化异化现状即庸俗化、商品化、洋化的节日文化现象不容忽视.弘扬创新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价值应做以下思考:还原节日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洋为中用;提升节日文化价值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人口的"流动性"是当代社会的一种人文景观。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融入现代性社会的身份凭证,当前人口流动和社会迁徙的频度几乎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从而生产出新的城市文化形态——移民文化。电视受众的当代分析,无法回避这一文化形态。受众迁徙所带来的文化融合与对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的媒介境遇。一方面,外来人口在迁徙后"遗失身份",地方电视正是这一身份焦虑的始作俑者,在电视镜像里,外来人口被普遍的"悲情化"和"妖魔化",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外来人口的数量累积、阶层上升、话语权也相应增加,电视转而又开始迎合外来人口的文化取向,为其"重拾身份"。两个既相悖又相依的社会过程,共存于我国现代都市与媒介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冲突问题,采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问卷以及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冲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维度涵盖了合资企业文化冲突的主要方面。根据三个维度文化冲突的特点,提出了合资企业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为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冲突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多丽丝· 莱辛在《好邻居日记》中书写了英国社会中边缘群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消费社会的话语建构下,作品中的老年群体和女性对自我身份产生了怀疑,而身份焦虑背后指向的是他者的困境.通过不断追寻爱,老年群体最终实现了身份认同.莱辛的小说展现了人在消费社会、父权制度等压迫下的多重困境,反映了莱辛对边缘群体追求自我身份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工农兵作者",既指"工农兵"出身的作者,也涵盖书写"工农兵"的作者,它是延安文艺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之一。《讲话》从创作主体方面规定了文艺工作者的多重创作身份,尤其赋予"工农兵作者"身份的合理性。以延安本土的农民作家及去延安的知识分子为代表,分析他们在认同"工农兵作者"身份的同时,受意识形态及文艺创作规律影响,自身身份的悖谬性。延安作家总是在政治家与艺术家身份、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中徘徊,他们选择自我"改造"缓解身份焦虑。这一现象不仅是"工农兵作者"独有,也是作家创作时的普遍现象,并直接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份被西方书写、撕裂、扭曲。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重构,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文章从这些误区谈开去,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背后的权力运作。同时,笔者对后殖民批评的批评,剖析了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施教者和乡风文明的传承者.市场导向的城镇化挤压了农村公共空间,引发了其自我身份的集体焦虑.化解思路在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角色本分的适时归位,即摒弃城乡二元对立的教育理念,回归农村教育的育人本真;施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无校籍管理,增强其公共资源的流动性;给予乡土课程的合法性,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城本倾向;并依法依规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