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书局排印本《宋高僧传》,是范祥雍先生以《碛砂藏.宋高僧传》为底本,参照多种典籍,加以校勘标点的。该书的标点存在很多错误,其原因在于:对语句含义没有弄懂,对语气没有理顺,对所涉及的佛教知识没有搞清楚,对地理、人名、职官、文化欠缺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前时笔者撰《〈高僧传〉校点札记》、《〈高僧传〉校点商榷》、《〈高僧传〉校点拾零》,凡举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4次印刷本《高僧传》(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校点可商之处13例,发表于《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第5期和第6期。近来又新发现可商之处5例,敷衍成文,以为续篇,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对《高僧传》之影响臆探陈洪《高僧传》乃我国最重要的佛教史籍之一,不仅为治汉魏六朝佛教史者所必读,且对文史研究有多方面参考价值。此书与《出三藏记集》的关系一目了然①,而受《文心雕龙》的影响,似尚未经揭橥.《高僧传》的著者释慧皎,生于齐明帝建...  相似文献   

4.
智慧轮为晚唐密宗高僧,法门寺地宫曾出土其多件供施物,但其生平以及师承关系并不明了,其籍贯均以《宋高僧传》所载"西域人"加以推断。本文据最新发现的《唐兴善寺普照大师碑》著录文字,考知智慧轮为中国僧,长安杜陵人,俗姓丁,应即密宗最后一代传人丁建武,当法全弟子。曾任左街僧录,住大兴善寺大教注顶院,咸通中赐号遍觉大师,乾符三年(876)卒,谥号普照大师,赐塔所澄襟院,塔名彰化碑。  相似文献   

5.
《尚书·汤誓》中有“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一语,历来解释颇多分歧。举其要者,盖有如下两说:一、《史记》《集解》引《尚书大传》与《尚书》《孔疏》引《郑注》均以此句为夏桀语。  相似文献   

6.
梁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中古汉语和中古史的宝贵资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版《高僧传》是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过的比较好的本子。由于诸多原因,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虽时贤也多有匡正,然而可商榷之处亦复不少。今择取数例,略陈鄙见以就正于方家。1.明晨诣辅共语,  相似文献   

7.
《高僧传》延续了《左传》、《史记》以来的"记梦"传统,对梦文化及梦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书中所述帝王、传主、他人等不同类型之梦,展露出特定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心理,印证着中土与佛教两种文化的共生互融。书中诸梦虽有区别,但其要义都在宣扬佛教义理,沟通现实与超验世界,而不同类型的梦境描写也在审美、情节及题材方面丰富了《高僧传》的文学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僧叡,北朝著名佛学家。鸠摩罗什八名入室弟子之一,与道融、僧肇、道生齐名,世称“关中四子”。由于《高僧传》载录语焉不详,他的生卒年迄未确定。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未作考订,石峻等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迳称生卒年不详。唯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作了研究,云: 《高僧传》对僧叡的评价很高,但传记却写得语焉不详。从僧叡自己写的《喻疑》推算,他可能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豪真人元开公元 779年撰写的《东征传》 ,不仅对研究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的生平事迹、中日文化交流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而且对于唐史研究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文章从唐史研究的诸多方面具体地分析了《东征传》的价值 ,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使用《东征传》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5页)"纳言中大夫",《北史》卷六七、《通志》卷一五八《唐瑾传》作"纳言、内史中大夫"。按:《周书》本传系后人据《北史》所补,此当脱"内史"二字。2."天和中,以齐驭下大夫使于陈。"(《周书》卷三二《唐瑾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565页)"天和中",《北史》卷六七《唐瑾传》作"天和初"。按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传注     
(一) 历史文献中的文字音义、典制名物往往由于时代距离,社会变易而形成某些理解上的阻碍,以致有难以读通读懂的困难,因而影响到整理和研究工作。遇到这种困难除了求助于一些已汇集解书之义于一编的工具书如《尔雅》、《说文解字》和《经籍籑诂》等书外,利用那些随文释义的旧注新疏也是一条比较简捷的通途。这些旧注新疏习惯上统称为传注。传注的出现无疑早于工具书,因为工具书的内容多采自传注。传注的出现是社会需求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标点本《汉书》,可以说集《汉书》各版本之大成;但是,其中错讹之处也在所难免。《文选》李善注本大量引用《汉书》,使我们得以窥见初唐《汉书》的基本面貌。利用《文选》李善注中的《汉书》引文及其他相关资料,考校异同,辨别是非,对《汉书》的校勘整理和《文选》的研究均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1.“赐武杂彩一百段。”(《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附子震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306页)“武”,《北史》卷六五《达奚震传》、《册府》卷八四五作“震”。按《太平御览》卷八三一引《周书》亦作“震”,则《周书》原与《北史》同,今本《周书》作“武”乃后人所改,此字可回改。  相似文献   

14.
说支遁     
说支遁徐正英支遁(314──366),东晋名僧,本姓关,字道林,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其生平及著述可参见梁代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本文拟综合有关史料,纠正和补充本传几个问题。-、相貌丑异《支遁传》载:“陈郡殷融尝与卫交,谓其神情俊彻,后进...  相似文献   

15.
王弼籍贯考     
1979年出版的《辞海》“王弼”条说他是“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实误。阅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八《王弼传》注说:“《世说(新语)》注引《弼别传》云:‘弼山阳高平人’。又同书卷六《刘表传》注说:“高平见《武纪》建安十八年,又互见《王粲传》,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南。”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64—65图,山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明史》卷一八二《王恕传》记载“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父忧,服除,以原官总督河道”。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洪范传》(以下简作《传》)在当世之所以特出于众,首先在于他于仁宗年间,面对弥漫朝野的《洪范》灾异之说,能独抒己见,创为新解,表现了鲜明而强烈的现实性与战斗品格。关于此点,他在《书<洪范传>后》一文中曾慨乎言之: 孔子没,道日以衰熄,浸淫至于汉而传注之家作。……宜其历年以千数而圣人之经卒于不明,而学者莫能资其言以施子世!予悲夫《洪范》者,武王之所以虚心而问与箕子之所以悉意而言,为传注者汨之,以至于今冥冥也,于是为作传以通其意。……夫予岂乐反古之所以教而重为此挠挠哉?其亦不得已焉者也。(《王文公文集》卷三三) 此所谓“传注之家”或“传注者”,显指董仲舒,刘向父子与所谓孔安国《传》等。至其  相似文献   

18.
《宋高僧传》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佛教史籍之一,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范祥雍先生的点校本,嘉惠学林,其功甚巨.然该版本在标点方面尚有一些可资商榷之处,笔者近日在阅读该书时,随录其点校中有疑义之处,略申管见,俾再版之时得成全美焉. 专名号: 1.乾祐元年,汉祖以龙潜晋土之日,便仰岷名.(7·巨岷·151) 按:"晋"指五代之后晋,当加专名号,范书误将专名号加于"土"字之上.  相似文献   

19.
卷十九《谢裕传附孙朓传》:“朓好奖人才,会稽孔觊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珪尝令草让表示朓。”(中华书局标点本,下同。) 标点本《校勘记》〔一三〕:“‘孔觊’各本作‘孔觊’,据《宋书》、《南史》本传改。前沈约曰:‘孙兴公、孔觊并让记室。’各本亦误作‘孔觊’,并改正。”今按:朓所奖之“孔觊(顗)”与沈约所曰让记室之“孔觊”,实为二人。据《宋书·孔觊传》,觊明帝泰始二年(466)被斩,时年五十一。而据《南齐书·谢朓传》载,朓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孔觊被斩时朓方三岁。又,觊“转署记室,  相似文献   

20.
<正> 康有为的《论语注》是一部很有特色很有价值的著作。不仅时《论语》的词语作了简明的训释,而且从经世致用方面,阐发了《论语》的义理,探索了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思想,可谓兼汉学、宋学之长。对康氏这部书,中华书局据《万木草堂丛书》刻本,重加整理标点,于1984年出版,可谓必要而及时。这里仅就点校方面,提出笔者浅见。整理者对这部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康氏原著中的疏误之处,整理者也注意予以纠正。如《八佾篇》“子夏问巧笑倩兮”章,注(以下凡云“注”,均指康氏注)引《考工记》“画绘之事,后素功”,而误作“绘画”。《述而篇》“子所雅言”章,注引郑氏曰“读先王典法”,而误作“法典”。《子罕篇》“凤鸟不至”章,注引《礼·礼运》“河出马图”,而误作《礼器》。《子罕篇》“吾自卫反鲁”章,注引《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而误作《儒林传》。《乡党篇》“齐,必有明衣”章,注引《既夕礼》“明衣裳用幕布”而误作《士丧礼》。《先进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