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传达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从湖北省道教事业发展来讲,深入学习好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充分结合湖北道教工作实际,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引领全省道教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指出,要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促进我国宗教健康传承。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道教教职人员队伍是当代道教事业健康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湖北省道教教职人员年龄和能力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难以满足道教健康传承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全省道教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湖北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全省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500多处,宗教教职人员9895人.长期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宗教工作,经常走访慰问宗教界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道教的宗教特质对于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以及道教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现代意义。首先,对道教中与民族融合有关的宗教特质进行阐述,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先驱,是联系中华各民族和海外中华文化圈以及外国道教徒的文化纽带;道教追求现世利益以及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始社会起源一致性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其次,道教与少数民族的信仰和民俗紧密结合,是加强民族联系的重要纽带,对民族融合及民族团结做出贡献。最后,道教理念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族地区并存着多种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都曾有一定影响。其中,本主崇拜是白族最核心最独特的宗教信仰。它虽然是白族特有的宗教文化,但其包容性与多元的精神内涵使其在宗教态度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除保留着本民族原生的原始崇拜的遗风外,还吸纳了佛教和道教的神、教义,以及儒家(儒教)所倡导的祭祀法则、重社稷、忠孝的思想,比如将道教的财神、佛教的大黑天神和观音等神灵移植进本主庙中作为祀神,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形态,呈现出以本主崇拜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宗教信仰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阳新县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县内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开放性宗教活动场所208处,是湖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近年以来,在湖北省民宗委和黄石市民宗局的重视、关心、支持下,阳新县民宗局认真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和《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和宗教团体规范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宗教界认真开展创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故事的源头纷繁复杂,宗教文化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刘守华先生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较早关注宗教文化与民间故事的关系,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以系列论文和专著形式,以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对道教传说、佛经故事等宗教文学与民间故事之间同源异流、不约而同、交流影响等复杂的关系进行资料翔实的比较、剖析与论证。《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和《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在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屡获荣誉,也表明民间文学与宗教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还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焦丽锋 《民族论坛》2013,(4X):72-75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宗教信仰从日常生活到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都融进了道教文化因子,不论是住房中的神坛布置,还是宗教从业人员的服饰、法器、手诀,以及宗教活动中法坛的布局都体现了道教的教义教理。  相似文献   

9.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宗教信仰从日常生活到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都融进了道教文化因子,不论是住房中的神坛布置,还是宗教从业人员的服饰、法器、手诀,以及宗教活动中法坛的布局都体现了道教的教义教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唐代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通过民间的方式,将汉地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递到了藏区民间,也将藏族的苯教文化和其它宗教习俗传播到了汉地民间。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有益地推动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不仅孝文化源远流长,宗教历史文化也十分悠久,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现有信教人数7万多人。近年来,孝感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和谐孝感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  相似文献   

12.
沙市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辖5个街道、5个乡镇和1个农场,人口56万人,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宗教活动场所74所(不含中心城区),教职人员90人,信教群众4万多人。近年来,沙市区民宗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完善基层宗教信息联络员制度为重点,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的原始宗教文化是指佛教、道教传人之前保留在高句丽社会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原始性文化形态,这种原始宗教文化主要包括祭祀文化、巫史文化、禁忌习俗等内容,它接受了中华上古三代文化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而影响着高句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湖 《西藏研究》2006,139(4):36-43
文章认为,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主要反映在三种层面上:民间层面的渗透影响、学者僧侣层面的交流传播和中央王朝与地方政府官方层面的往来贡赐。文章仅就宋代汉藏两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略作考察,至于其他历史时期与其他层面宗教文化交流则另撰文论述。关于宋代汉藏宗教文化交流,学界关注者寥寥无几,至于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则更鲜有问津之人。认为宋代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通过民间方式,将汉地的宗法性传统宗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递到了周边藏区民间,也将藏传佛教文化、苯教文化和其他藏族宗教习俗传播到了周边汉地民间。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有益地推动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某种程度上保持和深化了学者、僧侣层面和官方层面宗教文化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现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伊斯兰教在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主要为汉族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者主要是汉族,有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信仰。截止1995年底,全省信教人数约为2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其中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人数约为202万人,占全省信教总人口的96%。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40年代,边疆研究学者在抗战大背景下进行西部宗教调查和研究。在此情景下,李安宅不仅深入调查宗教,而且以宗教适应论、宗教体用论、族教分离论和宗教运用论等全面阐述其宗教理论,且直接将宗教论述所体现的文化理论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放在其论述的重要位置。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解区域文化协作、中华文化秩序、国家文化整合和国民意识培育中有重要的价值,因而跟中华民族国家建设息息相关。他的宗教论述贯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的中华复合文化观。这种文化观表达的是用国家文化建设来营造超越血缘、宗教和群体的整体秩序,重塑具有个性、适应社会和国家需求的健全国民,陶铸全国的理想。如此,李安宅宗教论述的价值不仅在宗教和边疆研究有重要的贡献,更在边疆文化与国家建设方面有独特的思考。此外,基于宗教论述所拓展的区域文化和国家建设研究中对宗教中国化具体路径、中华文化特性和国家认同的研究方面仍然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教形成于东汉,魏晋时期传到甘肃陇东地区,后渐西传。三国魏文帝咸熙三年(265),甘肃狄道(今临桃)城东北东山北麓建有道教太平观。十六国时期,陇西安阳有道士王嘉隐居于东阳谷修炼,受业弟子数百人。唐代,道教被官方定为正统宗教,陇东、陇南等地道教己显兴盛,榆中兴隆山建有道观,兰州华林山麓建有云峰寺。  相似文献   

18.
田野调查资料显示,民间信仰的主体是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萨满教。在乡村社会中,它并不与民间道教和民间佛教纠缠不清,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进一步证实韦伯、张光直等学者的论断。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震慑感及人与集体之间的依附感渐趋减弱,较为普遍的一种宗教虔诚感来源于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所需求的安全感,使得许多相关宗教仪式、行为进一步民俗化,由宗教形式转变为风俗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古老的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理教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是在先秦皇天后土崇拜、神仙信仰及两汉  相似文献   

20.
宗教扩大化是近些年在国内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其在民间已经对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极端宗教思想也乘机钻宗教扩大化的空子,挤占合法宗教的空间和话语权,争夺合法宗教的信众,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基于关注宗教活动变化的现实状况,提出宗教扩大化的概念,分析其对民众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是将合法宗教(包括合法教派)和极端宗教思想分开来讲(事实上它们原本也不是同一个教派),就是为了便于理解,宪法中是如何确定合法宗教(包括合法教派)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的,而极端宗教思想的非法渗透,不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样也是对合法宗教本身的一种侵害.文中所提出的宗教扩大化是相对于合法宗教超出了其规定在场空间和本身赋有的修身职能而言的,是专指宗教在场的扩大化和宗教职能的扩大化.宗教扩大化对民众生活所涉及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民权利、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制度、法规等广泛的层面.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