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俞源古村落的价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从文化视角剖析了当前俞源古村落开发中的各种问题,揭示了俞源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文化基础,探讨了俞源古村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对策:以文献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为核心,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找准切入点,在保护与传承的有机统一中更好地弘扬俞源文化;依法管理,制定、完善和健全古村落的开发规划和保护制度;多元投入,提升素质,理顺关系,确保古村落开发保护工作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2.
古村落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查济古村落以其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古村落旅游的资源条件.针对查济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特点及区位条件,把握好旅游开发的维度,理性、科学地开发查济古村落旅游资源、对产品进行有效设计,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历史文化有形和无形的遗留,古村落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被重新充分地认识起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古村落质朴的原生态风貌和隐藏在其中的民间文化氛围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古村落文化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正向某个方面演变,而在诸多的外力中间,旅游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对古村落文化的发掘起到促进作用,过度的旅游开发能使古村落文化的存续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探讨在旅游背景下的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将村民放在文化生态演变的主体位置.首先构建了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基本模式,然后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室内资料整理,实证分析了旅游背景下张谷英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路径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社区旅游参与明显改变了张谷英古村落经济结构,导致古村落核心区人口空心化,引起古村落社区关系变化.村民旅游感知使古村落村民重新认识古村落价值,诱发出古村落内在的旅游资源保护机制,村民对经营商与管理者感知上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使古村落文化生态朝良性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特有的古韵氛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日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新亮点。提升古村落旅游服务质量是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IPA理论为依据,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22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运用“重性一绩效”分析,探讨游客对于宏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进而提出了提升宏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传统文化的找寻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旅游动机,文化古村落越来越显现出其作为旅游资源的潜力。文化古村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并遗存至今的,可以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垄断性和可创新性的人类生态旅游资源。文化古村落是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应该将其明确为独立的一种旅游资源,进而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江西古村落的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阐述了古村落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流域、地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江西省赣派、徽派及客家等三大类型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旅游开发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针对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徽州古村落园林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江淮论坛》2010,(4):189-192
徽州古村落整体呈现出园林化意境的独特魅力,在众多地域性古村落中独树一帜。本文对徽州古村落园林化产生的基础、村落布局、环境完善、构建园林化村落整体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新农村建设、都市住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于旅游行为空间规律研究,国内外学者多数是在时调查问卷的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描述,分析手段较为单一.本文以台胞大陆旅游行为为例,尝试利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系统地揭示台胞大陆旅游行为空间规律,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客观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递、宏村保护管理当中存在着诸多难题,本文就西递、宏村遗产地的保护规划内涵与外延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在新一轮的保护规划当中,起到研究、指导的作用,探寻一条针对皖南古村落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模式,使皖南古村落保护能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