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抒发真挚情感、传扬美德与理想、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重要音乐形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振兴传统民族声乐,如何让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吸收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精髓与科学元素来发展、完善自身,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共同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声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其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在近代发展历程中,我国社会产生了颠覆性变化,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在继承中进步发展、在借鉴中开拓创新,实现民族与世界的完美结合,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目标。本文沿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对民族声乐的走向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民族声乐作为·种子t会意识形态而存在.其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在近代发展历程中.我国社会产生了颠覆性变化,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在继承中进步发展、在借鉴中开拓创新,实现民族与世界的完美结合,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标本文沿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对民族声乐的走向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美学情境中的现代民族声乐审读——兼议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学情境中审读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特点,以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为勘查中心,结合艺术学、美学、民族音乐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美的价值体现、构成因素进行剖析,尔后提出了实践方法;以期帮助歌唱者深入理解民族声乐作品特征和歌唱表演的独特价值,尽快达到"唱演俱佳"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6.
7.
8.
民族声乐从广义上可包含民歌、新民歌、戏曲、说唱四大类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融合了各地方言、风俗习惯等,形成多种多样的演唱技巧、演唱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再加上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更多西洋美声唱法也流入中国,而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欣赏水平与日俱增。本文结合当前多样化审美状况,对发展民族声乐的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创造更富个性化的民族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声乐的女性意识从音色来说,我国民族声乐不仅吸收了西洋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也沿承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风格。民族唱法追求高位置、统一、通透和甜美音色,在舞台形象塑造上,"美"就是终极目标,无论以何种方式来传达美,只要最后所达效果是"美",就有了意境和审美的品评。民族声乐艺术歌曲的题材、曲目风格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题材所传达的思想和感情多为积极向上的、柔美的、喜庆的感情特征。以上因素从宏观上确定了民族声乐整体的艺术走向。女性的一些独特 相似文献
10.
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媒介使其在传播上实现了超越区域性时空制约的开放态势,以使受众在审美接受上获得了更大空间与更多时间上的自由.由现代媒介建构起来的"人一机"相对的关系,将传播者与接受者隔离开了,使审美接受主要体现为间接参与的媒介体验.现代传媒所具有的直接诉诸视听的"大众化"特性,使得更多受众的艺术审美接受凸现为娱乐消费与消遣性.面对现代媒介,接受主体便失缺了与"在场"受众群体之间应和与确证的可能,而更主要的是在个体愉悦中获得心理上的自我确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演进,始终是围绕着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富强而进行的。“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是它关注的主题,而古今中西关系则是其争论的核心。中国现代各种文化理论都浸透着思想家们的赤子之心与爱国热忱,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加以评判。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中西文化会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造,是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创造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对文化的繁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国家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在国际秩序中面临着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具有超前的优先性,它关涉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随着现代国家的形成,关于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正当性也经历了创造性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与西方的自由理念相比,平等理念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它既与传统文化中的平均思想相契合,也有利于有效的政治与社会动员。而上述两种任务都是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下完成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家建构的正当性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也要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14.
《天津社会科学》2016,(5)
民族—国家及其民族—国家主义是现代世界之中极其复杂而又关系重大的现象,而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现实更是这类现象的盘根错节的典型。但是,当代主流的民族—国家理论不仅以西方的社会和历史为模板,而且也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共同的基础,从而导致它们的内在矛盾,并且只具有区域性的意义。事实上,任何民族—国家都是通过共同的政治核心因素和基本结构的构建并且同时以特定的族类属性得以普遍化而形成的。这种政治核心因素和基本结构为分析和判断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国家的传统民族—国家的性质提供了衡量的标准,而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传统的民族—国家的沉重转型,而非构成。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2):54-60
鲁迅以文学的方式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建构奉献了深刻的精神与文学遗产。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现代转型,他始终致力于现代转型的精神基础,早年正面的"立人"设想,以及后来终其一生从事的国民性批判,是正反两面;他诉诸"文学"的感召作用,早年对"立人"-"诗力"关系的揭示,后来以小说和杂文展开的国民性批判,开启了文学与家国命运结合的新范式,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传统,其以文学方式展开的国民性批判,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之一部分的进化论,在鲁迅这里展现为一种深刻的复杂状态,进化背后,是对文明与种族退化的隐忧,受尼采影响,其进化思想的深刻指向是人的精神进化。早期以"心声"为指向的现代语言观,及其后来通过创作与翻译展开的现代汉语白话文实践,在内涵与形式两个方面为中国现代汉语的生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中国古代零碎片断的悲剧神话与古希腊悲剧神话略加比较,旨在阐明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意识、悲剧性特征,以及这种悲剧精神在华夏民族文化心理与文人志士道德人格中的积淀与渗透,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它对中国后来文学艺术创造和审美幻化思维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各种研究方法之间关系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关系问题、事实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是贯穿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研究中的基本问题。20世纪的中国学者对此三大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并获得了一系列积极性智慧。这些积极性智慧是推动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民族艺术的变化如同其生成一样 ,是多因集合性的 ,过程性的。面对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艺术如何生存与发展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指出并分析了当下在实践中出现的放大民族艺术的旅游文化效应与搞大活动、大制作从而追求轰动效应 ,在理论上出现的“接轨”说、“回归”说、“保护”说等值得商讨的地方的基础上 ,依据民族艺术发展的特性与规律 ,同时结合现实背景的实际 ,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优化”说 ,认为这是当代民族艺术实现可增长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社会变迁标志着总体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各部分联系的增强,它改变了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使中国民族关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发展势头:民族关系的基础摆脱了农牧两大经济体互补的局限性,开始建立在全面的经济依赖和社会分工之上;民族关系格局由少数民族、汉族两大主体之间的双重关系发展为以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三者为主体的多重关系;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从法律上得以否定,民族关系的性质由不平等转向平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