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铭 《民族论坛》2008,(6):23-23
他是一个被救出的几岁大的孩子,被救后他向抬着自己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礼——媒体送给了他“敬礼娃娃”的爱称;她是一个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小学生,她在那里唱歌,据说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于是许多人被这废墟里传出的歌声感动了;他是在废墟中被埋了三天半的高中生,被救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冰镇的”,无数关注地震灾情的人瞬间惊诧后更加为他的乐观动容,“可乐男孩”名号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2.
雨蔚 《民族论坛》2005,(9):30-31
多年以来,唐朝诗人李商隐“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之《蝶》诗,就像是一只翩跹于时空之中的蝴蝶,引诱着我去寻访美人前世之所属、所爱。曾经的西子遗殿,曾经的昭君故村,曾经娉婷比肩鲜活在历史长河中的两个美人——西施与昭君,在历经了千年的风霜雪雨之后,是否依然能撩拨起沉潜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一份高山流水般的温情与缠绵?西施越溪女清晨的浣江,风轻轻地掠过岸柳的枝头,将一份飘渺的印象点缀在了流水的波纹之中;贴水而来的晨雾就像是一个被黄酒浸润了千年的梦,氤氲在静静流淌的浣江上。一座小巧玲珑的浣纱亭,倒影着的是一份被涟漪无限扩…  相似文献   

3.
她,出生在法国,曾亲身经历了苏联卫国战争;她,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和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地下工作者的见证人……0多年前,一个清秀可爱的中国少女,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莫斯科被人起了个美丽的名字———罗莎。罗莎,是俄语“玫瑰花”的意思。然而,这个被称为“玫瑰...  相似文献   

4.
铁面红心     
这是一个回族女共产党员的故事。她的名字叫杨义花,论年纪,只有三十四岁,算党龄,也不过五年。但是,早在四年以前,也就是在她入党后的第一个月,就被她家乡的群众称为“铁党员”了。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中午,杨义花从地里劳动  相似文献   

5.
高峰 《中国民族》2008,(4):19-20
出生在1980年的雷阿幼朵,是此次全国人大代表中被人称为80后队列中的一员,而在这一队列中她又常常担当起一个大姐姐的角色:“我感觉自己不是典型的80后。”雷阿幼朵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质朴和成熟让人感觉她所言非虚,这位大山哺育出的“苗岭小夜莺”,原来骨子里早已埋藏下了大山的沉静和苗族文化的醇厚。  相似文献   

6.
阿嘉     
“阿嘉”(藏语,大姐),是西藏乃东县结巴公社人们对党支部书记次仁拉姆的亲切称呼。54个春秋的风霜,在她的额头和两腮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是,常年的劳动却使她身体健壮,走起路来,仍像年轻人那样坚实、有力。 19年前,当桑嘎村11户朗生(奴隶)被一些富裕户排除在互助组之外时,次仁拉姆这位桑嘎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坚定地同“朗生”们站在一起,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办组。她说:“只要能拧成一条绳,羊毛也能捆住雄狮。”就凭这不怕困难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领导和“朗生”们的支持下,这个互助组在西藏高原上赢得了“百万农奴翻身的榜样”的荣誉。  相似文献   

7.
<正> 有人说她是“哈宝傻瓜)”,而更多的人却说她是创业者、实干家。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描述了“铁姑娘”的历史;谱写出“店老板”的乐章,编织着“企业家”的花环……她叫向满云,龙山县洛塔乡一位普通的土家族妇女。共和国第一个春天,向满云出生在洛塔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封建遗毒的禁锢和家庭生活的清贫,她没有能够上学。从小就在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里摸爬摔打,放牛、砍柴、打猪草……艰苦的磨炼铸就了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德。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母亲。她的乳汁滋育过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拥有倍感自豪的文化身份。但是在全球化的狂飙下,她正在被撕扯、摧折、吹散。怎么办?是袖手旁观,视而不见,任其消亡;还是义不容辞伸出双手拯救她,也为人类保护住这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中国民族博物馆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为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九年五月一日,云南省泸水县造纸厂新调来一个傈僳族的姑娘,这就是傈僳族第一个造纸女工花伏妞。她来到造纸厂第二天,厂长就对她说:“花伏妞同志,你是傈僳族的第一代、第一个造纸女工,希望你好好工作,做出榜样来。”从此,她被安排在蒸煮小组工作。她干工作脚勤手快,早上天不亮就把柴火从三百米远的地方搬到蒸煮灶旁,等师傅和组  相似文献   

10.
偷渡大姐大     
蛇头之“母” 程翠萍看上去豪不神奇,只是一个粗壮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妇女。她在纽约唐人街上卖了13年的布和小吃。那里的人们常常能看到她在大街上,硬把行人拉进自己的布店里。到了中午时分,她会在一家福建菜馆里切菜、洗菜,等着客人上门。 就这么个平常女子,在很多人眼中却是“恩人”,施舍给他们怜悯和未来。这些追随者们都叫她“萍大姐”,因为在暗地里,她是一个国际性偷渡网络的头目,积敛了4000多万美元的横财。多年来,人们对她望而生畏,叫她“蛇头之母”。偷渡者的偷渡组织 程翠萍曾经也是个充满梦想的偷渡者。她…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24日,一名11岁瑞典女孩被父母活活打死,因为这对愚蠢的父母相信女儿“被邪灵附身”。打死孩子后,孩子的母亲主动打电话给警察局,说:“我这里有一个没有生命的女子,她不能动了。”警察立即出动,将他们拘留。同时,警方还发现这个女孩12岁的兄长被困在斯德哥尔摩郊区一间屋子里,他身体被严重打伤,并且已不省人事。据报道,这些孩子是“因宗教原因遭殴打的”,而这个家庭相信这些孩子被邪灵附身。一个邻居说,他们在这一天半来,听到“恐怖的重击声和喊叫声”以及暴力冲突声“掺杂着哭叫声、歌声和掌声”。但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2.
鲍晓华是辽宁省朝阳市的民委主任,是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蒙古族女干部。多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民族地区,为党的民族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了她很多的荣誉:两次被推选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十五”大;两次被评为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三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民族地区百名杰出青年”。1989年至1994年,鲍晓华在朝阳县乌兰河硕蒙古族乡任乡长、书记期间,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实事。1990年,她主持建立育种基地,将优良种子销往美国,使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从179元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22日,对壮族姑娘杨玉琼来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22岁的她,今天第一次拿起镜子,第一次欢笑。 1.22年前,广西武鸣县东风农场的一个冬日的夜晚,突然从杨家阿婆的陋室传出婴儿尖利的哭叫声。乡亲们都被惊醒了。原来是杨家阿婆顶不住凛冽的寒风,双手打颤将刚刚9个月的小玉琼跌入火塘。漂亮的“小天鹅”一夜间变成了“丑小鸭”。以后,乡亲们不敢多看她一眼;弟妹们不敢和她共寝;亲爹妈也不愿让她同桌。从此,杨玉琼的痛苦与孤独与日俱增。 22年来,杨玉琼与泪水为伴,白天泪洗面,夜里含泪眠。曾有多少次她想结束自己,可又不甘心!才21岁,金色人生,含苞待放的年华。她不相信人的命运只有酸苦辛辣,她要和命运作最后一搏!她从自学中汲取  相似文献   

14.
一个痛失丈夫28年的湘籍女子,含辛茹苦地带着3个子女,仅靠着月薪65元的收入,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德顺乡黑洞村当民办教师21个春秋,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侗乡教育事业,被村民称为“石仙女”;学生们称她“石奶奶”,她留给了侗乡大地母亲般的深情。石磊,贵州省黎...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发现,从2002年8月雪山音乐节开始,到2006年6月16~18日的“如果再来20年”纪念摇滚20年(沈阳)大型系列演唱会,在被称为“中国摇滚乐前沿的摇滚之父”崔健的一系列个人演唱会上,有一个纳西族老妈妈一直都是崔健指定的惟一嘉宾。崔健说:“她才是真正会唱歌的人,跟她相比我还是小孩子。她的原生态音乐太天然了,让我非常震撼,是我们很少有机会欣赏到的音乐。因为那是取自生活的一种纯朴的原生态音乐,是我这辈子学不会的……”这位来自丽江的民间歌手名叫肖汝莲,今年已经77岁了。  相似文献   

16.
黛吉姆汗     
在新疆巩乃斯草原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黛吉姆汗的。她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草原上第一个“三八”绵羊配种站的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尼勒克县红十月公社第三大队的妇女大队长。人们所以都知道她,并不是由于她的这些职务和荣誉,而是因为她在党的支持下,第一个打破了旧势力对妇女的束缚和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广大的  相似文献   

17.
一 1998年初夏的一天,从花垣县雅桥乡朋岩村的一家农户里,传来一阵悲切的哭泣声,该村48岁的妇女隆某不幸去世了。在场的村民们无不为她的死感到婉惜,同时也为一个年富力强的生命被愚昧捉弄而叹息。 人们说隆某是不应该死的,她患的仅仅是常见的病。是迷信害死了她。 从年初以来,一个无形的幽灵随着西伯利亚寒潮一起降落到这块被神巫文化浸润了几千年的土地。一个名叫“门徒会”的邪教组织渗入到这里,隆某近两年来办了几桩事都不太顺心。请了几次苗巫师也不起作用。这时,信教者找上门来,隆某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入了会。她在一…  相似文献   

18.
在花垣县的百里苗乡,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她,就是被当地人誉为“久经考验的女强人”,现任花垣县花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与王兰英结伴插队的城市“知青”,如今,有的从政已高居显位,有的从商已腰缠万贯,可她,却与“农业、农村、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载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壮丽的事业,把毕生精力倾洒在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上,用她执着的追求,平凡的经历,书写出一页又一页无憾无悔人生华章。 无悔的选择 翻阅历史的画卷,60年代初,当党中央“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动…  相似文献   

19.
白族婚俗掐新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是心疼骂是爱”,这话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婚俗掐新娘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掐,乃表示亲善祝福之举,被掐者无不心存感激。 白族婚礼通常要热热闹闹举办三天。第一天叫“踩棚”日,街坊四邻、亲戚朋友要在新郎家演唱“吹吹腔”或“大本曲”,由三弦和唢呐伴奏,气氛热闹红火;第二天为“正喜日”,人们将两位新人迎进新房,一边朝头戴花冠的新娘抛散米花,一边争相亲亲热热地掐她一把,以示祝福,倘若哪位新娘在婚礼上被掐的次数少甚至没人掐,则意味着她人缘欠佳。因此每位白族新娘都是被人越掐越高兴,越  相似文献   

20.
屈指算来,被称为“快手刘一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分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刘玉华,已在妇产科医生的岗位上奋战了30余年。这30多年的历程,是刻在她人生履历上的两个数字:一个大——门诊150000人(次),一个小——事故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