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会计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国际协调道路,为国际经济往来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能为各国所理解的信息势在必行。国际会计委员会的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在许多国家取得理解和共识,并成为这些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参照标准,都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这一客观需求。但由于各国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又给这一协调带来很大困难,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对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会计在国际化过程中,特别是从1993年7月1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矛盾。如何看待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怎样去理解和认识会计国际化,这是中国会计改革定位,加速中国会计发展及其国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比较长的历史,其中南斯拉夫搞改革最早,是从1950年开始的,其他国家大体上在六十年代中期左右进入全面改革的阶段。在它们改革的整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我们可资借鉴的经验,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值得吸取的教训。这里,本文仅从大的方面谈几点从中得到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几个引人注目的发展特点:一是世界经济国际化大大加强,各国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是以大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正改变着二战以来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刑法都在融入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国际化也是我国经济刑法发展完善的进路。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对经济刑法国际化进行界定后,评述了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的动态发展历程,并初步探讨了我国经济刑法国际化进路差异性与趋同性并存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校外国经济管理研究所就当前国外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问题,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就近年来西方国家宏观特别是微观经济管理的新趋势、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向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一、西方企业管理的发展和转变:战略管理受到重视,出现企业文化热,非理性主义和务实研究呈现活跃动向,等等,反映了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的变化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参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既经历了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遭受到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同步性增强,各国的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进程加快,该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进展。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经济圈与辽宁经济孙丽娟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各国经济正在不断地向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和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摆脱这一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北约轰炸南联盟,对世界尤其我国经济尤如雪上加霜。说雪上加霜有些过头,未免有些骇人听闻,但无可否认有影响。就世界经济来看,科索沃危机的影响是双重的。自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后蔓延至整个亚洲、部分欧洲及非洲地区、美洲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金四危机严重破坏或影响了世界经济,减缓了世界经济(Weltwirtschaft)增长速度。各国都忙于采取措施,寻找对策,解决或者防范金融危机。进入lop年,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下,一些国家经济有望从金融危机中解脱出来,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并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快地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居为欧洲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国。1956年苏联国民收入比1913年大约增加13倍,按人口计算约增加12倍。从1918年到1957年40年间,苏联工业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同期美国只有3.2%,法国3%,英国1.9%。可见,苏联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类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西学东渐"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它经历过20世纪初对日本、美国等国家经济类教育的介绍和模仿;1950年代对苏联经济类教育的照搬;1980年代以来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类教育的学习与借鉴.中国经济类教育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些探索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这对于当今迅速发展的经济类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力争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是,发展却由于时代的进步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方式,即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现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这一崭新的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的发展必须与精神文明发展同步。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及内涵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确立的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现,乐观地看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积工业化引起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战后重建国家的强烈愿望,世界各国相互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于是出现了一股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加快了经济国际化进程.经济国际化的过程因国家不同而不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动因.我国加入WTO,将全方位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进而为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以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为基础的。经济国际化由来已久,从有市场经济开始即逐渐发展,到二战後发展加快,但直到80年代中期以後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经济全球化时期。 2、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其终极是世界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届时,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金融、科技等经济领域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完整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相对合理配置。而随着全球性的金融、贸易等经济组织的设立与权限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国家的法律发展都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现象.世界各国的经济刑法,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吸收,甚至趋同的国际化现象.我国经济刑法也不例外,这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受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工业化建设,发展制造业。有些国家还实施外向性发展战略,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力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究竟产生什么影响,这是近年来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和企业界人士、经济学家和工会领袖深为关切的一个问题,他们对此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和对策。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六十年代起建立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在科技、经济,乃至政治、军事态势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越来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呈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世界发展战略的研究专家们指出:一个国际化时代即将到来。有鉴于此,当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迅速制定新的战略,调整政策,采取措施,进行激烈竞争,以适应未来。其中,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被许多国家视为本国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这一战略的重大支柱而由国家最高当局直接组织领导,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例如: 在美国:联邦教育部和卡内基基金会通过长达数年的全国规模的调查,分别于1983年、1984年和1986年公布了有关提高美国教育质量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以《国家处在危险之  相似文献   

17.
东盟——东南亚各国联盟成立于1967年,当时包括5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些国家经济基础差、落后,属于发展迟缓的国家。由于这种困难和成员国之间种族、语言、宗教、政治体制的不同及潜在的一些冲突,谁也没有料到25年后,东盟已成了世界上诸如欧盟、美国、日本这些经济强国的对手。东盟的经济潜力和发展速度日益加大,成员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年底以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直线下降,到四月一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进每桶10美元大关,石油跌价幅度近70%,创十三年来最低纪录。油价如此暴跌是史无前例的,世界各国都为此而深感震惊。苏联是世界上年产石油量最多的国家,1983年产油量达6.18亿吨,①1984年产油量为6.13亿吨,出现了战后以来年产量首次下降的局面,1985年又进一步下降为5.955亿吨。②石油产量近年来如此之下降,再加当前石油的“逆危机”,必然使苏联的经济遭受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经济国际化成了我国各省市域的必然的战略选择。 南京按照国际大都市的一般规律及其要求,实现经济国际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要加速实现南京经济的 国际化发展,必须结合南京自身的优势和南京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制定和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加快南 京经济同国际化经济的接轨,将南京建设成经济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  相似文献   

20.
1990年柏林墙的倒塌,以及随后的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自二战结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结果。但是,事实上,冷战之后的世界并非天下太平。在美苏争霸时期,欧美为争取同盟者,对控制世界能源命脉的伊斯兰世界分化瓦解,优客有加;对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亦大力扶持。进入70年代后,欧美更是积极争取中国以便抗衡苏联。然而,一旦苏联这个主要敌人一倒,所有与这些同盟者的矛盾立即浮上台面。西方人突然发现,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二战之后竟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先后跨入世界经济先进国家,而支持这一“东亚奇迹”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