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勇 《社区》2013,(35):15-15
写下这样的题目似乎对先生不恭。其实,任何人与钱的关系都是千姿百态、千丝万缕,更何况是像启先生这样“一字千金”的书画大家。第一次去先生家的时候,我就认定他很有钱。那是1983年的一个傍晚,中文系学生办刊物,我去先生家求刊名题字。到他家时,他正在和他的侄子吃晚饭。  相似文献   

2.
画扇 《老友》2013,(12):43-43
我们家有三位“收藏家”:父亲、小侄女和我。 父亲成为石头收藏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时父亲刚刚退休.正被“退休综合征”所困扰,成天像个破旧的摆钟似的从这屋晃到那屋.无所事事。有一天.父亲实在闲得慌,便跑去爬山。在半路上.坐在一个石头上休息时.他被脚下的一块石头吸引了。没有艺术细胞的父亲.不知道怎么就把这块石头看成了惟妙惟肖的“老寿星”。于是.父亲不顾路途遥远,费力地把这个“老寿星”请回了家。  相似文献   

3.
诗读懂了没     
<正>曾经有这样一则冷笑话:当前,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作品最不值钱,所以诗人成不了家,不能像小说家、散文家或戏剧家那样称为诗歌家,而只能称为诗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曾在《诗人》这篇文章中写道:有人说:“在历史里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这话不错……诗不能卖钱,一首新诗,  相似文献   

4.
和丈夫林军仪结婚十三年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让我已经觉得婚姻生活变成了我身体器官的一部分,像眼睛,像嘴巴.我和着它呼吸,和着它生存,和着它快乐.和着它悲哀。也许,这也是很多主妇的感觉吧。自从有了家,有了孩子,女人的爱情就和日常生活一起.混成了水泥,交织着所有的感情和希望,构筑着家庭的大厦。十多年过去,有过疲惫.有过单调,甚至也有过恍惚,但家总是家,是每天下班后。万家灯火中最明亮也最吸引你回去的那一盏。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退货     
胡桂花 《社区》2009,(17):50-50
儿子出差到圣地亚哥.我和先生只好步行去Ukrop’s超市购物。进门就看到一个大木桶里堆满了新鲜的嫩玉米.牌子上写着“……8/$2……”我们只认识两美元买8根.其他写的什么,不知道。这么好的玉米,有营养又便宜,我俩挑了8根。我对先生说,对了,我有Ukrop’s的会员卡.还是6年前来美时儿子在另一家连锁店给办的.不知是否能用.先生估计过期了.不让我出示。  相似文献   

6.
08年初夏,与广告没有半毛钱关系、新闻学专业的我.机缘巧合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全国性广告业行业组织。原因只有一个——单位离家近,这对于家在北京郊区又渴望在市区工作的我,是一个两全选择。于是,开始像经人介绍对象一样,开始与广告“结缘”。  相似文献   

7.
徐晶 《北京纪事》2011,(10):26-29
“爷爷”其实是我的姥爷,之所以叫爷爷,是因为我从小就一直这么叫,惯了、久了,也觉得顺嘴亲切些,就这么叫了20年。打我记事儿起,一年四季爷爷的左胸口外衣上就别着一枚红色的、圆圆的东西,上面还有一个人头侧面像。摸上去硬硬的、  相似文献   

8.
买房与买书     
李开周 《社区》2013,(2):11-11
那时候.北京已经不是首都了,所以不再叫北京,改叫北平。北平有个财政所,财政所里有个小科员,姓李,大伙都喊他老李。老李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租了几间房子,刚搬家,他的同事去帮着收拾屋子,发现有书房,却没有书架.于是就有人去帮他张罗书架.这时候另一个同事说话了:“还买什么书架啊!干脆就别让老李买书,每月把书费省下来,有几年的工夫就能买一处小房,信不信?”  相似文献   

9.
郑小泉  吴建锋  黄彩云 《老友》2013,(11):30-31
许享群今年84岁.是江西省金溪县左坊镇下许村人,抚州市供电公司退休职工,一个志愿军老战士,一个少了一只手掌的残疾老人。有人说他是“傻子”,有人称他是“善人”,有人赞他是“雷锋”,有人当他是“救星”。就是这么一个备受“争议”的老人.在2013年6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丰子恺先生无疑构成了独特的景语。在他多彩的人生风景中,不仅涉足的文学、艺术门类让后人叹为观止,而且他那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的风骨、气品,也殊为不可思议。在人生座年,丰子恺又追随弘一大师,吸依佛门,于是在他的说不尽的故事中,更增添了一道难以捉摸的谜。我们面对的传主,便是这么一位具有丰富履历和灵魂的现代作家、漫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和佛门居土。多少年来.丰子恺先生的人、漫画、随笔,散发着永恒的真纳与温厚,静静如一泓碧翠,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  相似文献   

11.
“乙”字给人的印象.总是柔顺、谦卑,无意去争什么天下第一的,就像水中浮动的一只鸭子一样普通。可是后来却悄悄攀上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亿”字.成了亿万富翁,身价万倍了,于是就飘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以平常心作平实之研究──读张铁荣《周作人平议》钱理群张铁荣先生是中国有数的名副其实的周作人研究的“专家”──像我辈似的,虽也写过有关周作人的著作与文章,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能算是“打游击”的;而张铁荣先生却是把整个的学术生命投入到“这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健安 《社区》2011,(2):59-60
敢说“不”的湖南人 湖南人喜欢逆向思维。湖南土话形容某人想法奇特时,往往这么说:“这个人另外一条筋。”比如有这么一句俗话,一般人都是这么讲:“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而湖南人却会这么讲:“皇帝当然轮流做。为什么明年不到我家?!”  相似文献   

14.
《女人世界》2005,(5):31-34
聪明的女人知道,男人的身上.的确有着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他们不像我们这么八卦.这么爱抱怨.他们不会感情用事,他们沉默的时间比说话的时间多…… 一个女人.达到“男人”的境界.并不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我们可以既有男人优秀的职业风范.又保持着女人的独立自我。 固守着小女人的频率.保持着小女人的风格,你也许永远看不到,女人的道路上,其实有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处理完工作,正准备离开办公室时,一个电话打进来,号码很熟悉——对方是一位与我们建川博物馆长期合作的文物商人,这次传来的信息是:天津的一位王姓先生,藏有一套日军的日记。“一套是什么意思?”我问他。“有七八本吧!”对方说。“会有这么多?真是当年侵华日军的日记吗?”  相似文献   

16.
做客不好玩     
我喜欢做客,因为做客可以尽情地玩,还有好吃的东西。这不,机会来了,妈妈要带我去参加杨阿姨家的宴会!在去杨阿姨家的路上,妈妈不停地唠叨,什么这规矩、那礼貌的,都到杨阿姨家楼下了她才停止。唉,真像电影里说的,“整个世界清净了”。我兴奋极了,一步跨两三级台阶地向楼上跑,谁知又让妈妈逮着了唠叨的机会:“女孩子脚步这么重,人家会怎么看你?我可不想别人叫我女儿疯丫头!”哎,这楼梯怎么这么长呀?我真恨不得飞身上楼,躲开妈妈的唠叨。到了杨阿姨家,大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麻将,我一个小孩,没有伙伴多无聊呀!干脆看电视吧。刚要拿起遥控器…  相似文献   

17.
阮红松 《社区》2011,(11):18-18
翻开当今的一些热门报刊.经常看到一个栏目叫“悦读”.瞧着有些不顺眼。以为又是“网络造词”惹的祸。阅读了文章,就明白了,放在这类栏目里的东西,的确让人眼睛好受,脑子轻松,阅读的确成了“悦读”了。后来。我又把这个栏目移到自己主持的文学刊物.很负责的老校对以为我出现笔误.将“悦”改成“阅”,我笑着对他说,再这么落伍,  相似文献   

18.
叶兆言 《社区》2012,(26):8-9
我的房间一直都有书,自小到大。书始终是家庭的一部分。无所谓书房,反正能搁书的位置,不该搁书的地方,都是书。我的家就是书房,当年新家装修,客厅两面墙是书架,还有一间房间也都是书橱。有人便问,你们家怎么到处是书,卧房里也有,甚至女儿的闺房还有。在乡间租了一个房子,同样打了很高的书橱.居然有十一层高,看上去有些壮观,很能吓唬人。  相似文献   

19.
书香校园     
为了给孩子们创建一个“有书读、方便读、自觉读”的良好氛围,抚顺市东洲区实验小学分校从2002年起,在每个班级门前设置了“开放式书架”。学生们在下课、午休时间,随时都能随手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来阅读。自从有了这个“开放”的书架,大大提高了同学们读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雨夜惊魂     
雨不停地下着,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有节奏地响着,我的心也怦怦地跳着。都快7点了,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有点慌。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夜晚一个人在家,心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