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福利》2010,(2):F0004-F0004
为了整合社会资源.让孩子们享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09年.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向社会推出了“‘六·一’开放日”,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走进福利院,零距离贴近孤残儿童,并通过作品展览.现场义卖.视频资料.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了解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感受孩子们的坚强与乐观.享受孩子们的幸福与快乐.关注孩子们的发展与未来……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7,(2):F0004-F0004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度.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始终坚持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享受童年的幸福,感知社会的温暖.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为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向社会充分展示他们的风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正>数九严寒滴水成冰,辛苦了一学期的学子们大都在家中享受寒假带来的温暖与快乐。而远在内地求学的辽阳市一中西藏班的孩子们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精彩寒假。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4,(3):F0004-F0004
正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福利中心)立足孤残儿童的多元化需求,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力量,在福利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满足孩子们在教育、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求的特色服务,为孩子们有效融人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开辟了绿色通道,使孩子们得到了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六一之际,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组织140余名寄养儿童和其“父母”一起到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感受自然,享受奇境之旅,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行为常常受兴趣的支配,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适合儿童赏析的作品.通过孩子们解读文学作品,感悟到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对社会有一个积极的认知态度,会让孩子有一颗同情弱者的同情心,有一颗善良之心,更能准确使孩子们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感,会有一个积极的社会心态.另一面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在培养儿童文学兴趣方面、语言发展方面,想象力和创造里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孩子们再童话中感受哲理,在童诗中感受其内涵,感受其意境,带给孩子一种美.  相似文献   

8.
莊贤普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放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具有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份、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和礼节的场合,在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渡难关。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今生享受越多,福报所剩越少,终有用毕之日。应当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9.
南朝时期因朝代更换频繁,帝王出身寒门,使整个社会形成注重个人利益、注重生活享受的时代特征,直接影响士人的出仕目的与享乐心态.而齐梁时代既是南朝社会的缩影,也是我国形式主义诗学成型的关键期.在士无特操、自私为利、享受为欲心态的影响下,该时代形成质文分离、弃质重文的独特审美风尚.因而无论是品藻习惯、美文意识还是审美视角、诗文创作,都呈现出超功利、歌咏日常俗世生活常态之美的艺术唯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09,(6):I0002-I0003
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孩子们可以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更好地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然而,孤儿是这部分缺失的人。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冬天,我们来到江村进行毕业实习,着重对这个村庄的基础教育状况进行有计划的调查。虽然在日子不长的实习期间,这江南水村湾湾的湖泊,航行的船儿,无忧的游鸭,泥泞的田埂,新建的楼房,质朴的村民和吴侬软语使我深深眷恋于她的美丽与纯朴,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对水乡中生长起来的孩子们和这片土地未来的忧虑和喟叹也在加深,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为那儿的孩子们记录下这个村庄关于教育的困惑。困惑一:教育经费奇缺,学生们无法享受完善的义务教育江村,即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现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第一次走访那儿的小学,是在一个飘着濛濛细  相似文献   

12.
"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在生成方面存在多元差异性,即同是面临父母因艾滋病去世,不同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应对困境的能力存在差异;在养成中存在向光性扭曲,即在与环境匹配的生长过程中出现自我被动适应的发展扭曲;在实践中存在理想状况剥离,即在国家、政府以及社会机构和个人多个方面支持下,补偿性质的福利包办无偿给孩子们提供必需品、教育资源和工作机会,致使孩子们产生福利依赖心理,不愿意也没有机会真正的走入社会,失去了社会化的良好时机,导致"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进入社会后适应和竞争能力的弱化。揭示其抗逆力特质,剖析其形成机制的内外因素,才能为以后的系统干预提供理论与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社会大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对儿童福利院的硬件改善上面,希望通过对福利院硬件设施的升级和完善,表达对孩子们的人文关怀,通过对他们肢体的治疗和康复,使他们感受到幸福和周围人们对他们的关切。遗憾的是,在这种善良的背景之下,人们发现福利院的孩子们并不象想象得那样对社会心存感恩,而是多数表现出个性的缺乏和社会性失  相似文献   

14.
成亚琴 《社会工作》2010,(11):45-47
目前的“80后”、“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打出生起就注定成为家庭的中心。因此,一方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条件地享受着父母甚至是祖辈辛勤积累的丰厚物质财富,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日益繁荣的社会多元文化成果,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祖辈无微不致的呵护。他们被物质和关爱包裹得严严实实,需要做的好像只剩下享受了。所以,  相似文献   

15.
天使之家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里面居住着11个孩子,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障,虽然从未享受过妈妈的怀抱,但他们背后却有千名“天使妈妈”的爱。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可每位妈妈对孩子们付出的爱都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人们都称这个特殊的家庭为“天使之家”。  相似文献   

16.
社会大家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来自全国各地因社会、家庭、学校和本人的原因而成为流浪乞讨的孩子们,像候鸟一样,他们在这里暂时栖身;像有家的孩子一样,他们在这里倍受关爱和接受再教育。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孩子,都把这里当作温暖的家。这就是多次荣获辽宁省、大连市青少年特殊维权岗的大连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每年收救数以百计的流浪少年儿童,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滋润着这些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7.
孙凯 《社会福利》2009,(2):57-57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多年来本着全心全意为孤残儿童服务的宗旨,坚持养育与教育并行,治疗和康复并举,注重各类儿童早期情感的培养、智能的开发及其他各项能力的促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质量,引导并帮助大量孤残儿童顺利回归了社会.  相似文献   

18.
山西忻州市现有孤残儿童1113人,其中忻州市福利院集中供养43人,社会散居供养1070人。在保障待遇上,福利院供养的孤残儿童月均享受600元生活补助标准,社会散居的孤残儿童月均享受300—8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保障水平的适度性、享受期限的长期性以及保障多层次、制度运行周期长等特点。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夏向东 《社会工作》2009,(24):56-58
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焦虑是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低收入群体心理焦虑突出表现为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受挫感和危机感。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公平和效率在某些领域出现非良性循环;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同社会成员享受改革成果与所承担的代价不协调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是导致低收入群体心理焦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