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一个争论较多的话题,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学术界、司法界,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结合该司法解释及新的法律规定以及在司法实践试图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精神损害的诉讼主体、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以及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加以阐述,以证明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我国民法学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其赔偿范围、数额的确定亦是我国民法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但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精神损害强度的划分和精神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应扩大我国民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明确划分精神损害强度 ,并以精神损害持续时间和损害造成的病理表现为基础计算精神损害赔偿额。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赔偿是目前现实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有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应该重新界定精神损害的概念,在立法上扩大其适用范围和权利主体,制定出量化的标准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问题,关系到当事人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可以请求精神赔偿.从立法上确立国家赔偿案件的精神损害陪偿制度,有利于阻却侵权行为,保护人格权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学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必须要解决的课题之一。确立并完善精神损害制度,是出自维护权利的需要,也是权利人维护自身精神利益的必然前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但是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显得不够具体和完善。笔者将就该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个极有争议的话题。由于目前立法的不完备,其适用范围、赔 偿金额的确定等方面的规定都急需完善。本文对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及数 额的确定等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民法通则 12 0条对精神损害赔偿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根据世界各国立法现状 ,应适当扩大精神赔偿的范围 ,以使精神损害赔偿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所致损害具有侵权民事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双重属性,属责任竞合.当病人以侵犯生命权或健康权为由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可以要求医疗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由于医疗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行为,故应采取限额赔偿的方法.在司法实践中,应严格掌握罚责相当、区别对待、过错相抵、不妨碍医学科学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立法对受害人近亲属精神损害的规定比较笼统,在司法实践中尚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受害人近亲属的主体范围、近亲属的精神损害的界定以及赔偿数额的算定等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文中论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有关规定,并分析了司法解释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精神损害赔偿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法律概念。文章简要论述了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产生以及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并就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赔偿法中确立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国家赔偿法中,建立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直接关系到受害人受损精神利益的补救和抚慰。通过对麻旦旦一案的分析,指出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财力和法律支撑层面论证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可行性;从具体制度构建和立法体例选择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3.
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标准和数额是当前审判实践中的一个最为棘手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正确地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遵循适当经济补偿、公平合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社会应急事件中政府侵权行为有着明显的法律特征,精神损害赔偿也有其相应的功能和构成要件,行政赔偿把他们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国外精神赔偿制度的实践和我国目前相关法律的规定,应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逐步提高我国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减少损害赔偿,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及它的赔偿范围,但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在立法上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该法欠缺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赔偿义务机关和审判人员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缺乏现实的指引。以浙江叔侄强奸致死案为例,虽然最终精神损害赔偿以高达45万人民币的数额开创了历史先河,但对于这个结果,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主要集中在其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上。据此,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当在借鉴西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上,遵循不低于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数额适当限制原则和法官自由裁量原则,以国家侵权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来判断精神损害的严重程度,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落实责任追偿机制,在我国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家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切实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第三人精神损害是指第三人因耳闻或目睹直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而引起的心神不定、精神萎靡、绝望等种种精神损伤的总称。我国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确立的时间较短,现行法中存在许多不足:立法简单、零散,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第三人范围过于狭窄;赔偿范围过于狭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缺乏明确定位。因此,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须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完善立法体例;扩大赔偿的范围;明确第三人的范围;规定赔偿金额的幅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无一成立。而且拒绝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也与比较法上在不同程度地接受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做法大相径庭。事实上,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完全符合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鼓励交易。  相似文献   

19.
从本质上看精神损害赔偿是主张采取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方式来达到减轻其精神痛苦并对其予以精神抚慰的目的。新《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国家赔偿制度之中,并对"精神损害抚慰金"作了明确规定,是尊重人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法制统一的需要、顺应世界人权保护发展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