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结束了G的课程,终于有了个完整的周末,也许有些东西早就该想想了——我现在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婆婆的盲道     
我以为什么也不让婆婆做就是对她的孝顺,实际上她更渴望像正常人一样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对她的认可才是对她最大的尊重。刚认识梁树时,我就知道他的母亲是个盲人。但既然爱他,就要接受他的一切,我决心做一个贤惠的儿媳。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7日 新人见面会 我心中的义工公式是:时间+精力+爱心+体力劳动=义工。我认为,做义工是一个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爱心,还要做一些体力劳动而又没有酬劳的工作,从未想过做义工能得到什么。可能也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义工是很伟大的。我的虚荣心使我想与一切伟大、神圣、受人尊重的事都沾点儿边,而做义工就能满足我的虚荣心。  相似文献   

4.
恩恩爱爱50年王永来我和我的伴侣李文琴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结婚的,到今年整整50年。那天,新娘到我家时,我还在附近的村子开会。8年抗战,把人们抗穷了,结婚时哪有条件做新衣服,更不用说什么结婚礼品了,所以一切都简简单单。我们的婚姻经历了...  相似文献   

5.
废话的政治     
我新到一个大学去教书,在校园内椰子树下路过时听见两个老年人在路边说话,不知一个说了什么,只听另一个回答说:“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么!”尽管我初来乍到,整个世界顿然陈旧无比。我哀叹:他们之间能交流什么呢!一句权威而完全正确的话,中断了一切交流,终止了对任何具体事态的辨析。它可以用于一切问题的讨论,适应一切场合,而且不管语境与经验如何,这个表达都正确。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面貌     
痕迹 《金色年华》2007,(1):25-25
快要出门的时候,我突然间又不想到很远的外面去了,只想找一块宁静的空地,我并清楚我想做什么,可是有种这样的渴望,我分明感到我要做点什么。于是捡一个长椅坐下来,我才知道我想享受一下阳光与生活。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个朋友,博士毕业几年了还像保存在罐头里一样鲜嫩,待在母亲身旁安逸得像只鸡蛋。前天打来电话让我帮忙找份工作,我问他会做什么,他以一句脏话开头说“什么都不会”。我说什么都不会,那你只有做领导了。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丈夫和我在过夫妻生活时,总能花样百出,喜欢尝试各种姿势,从前戏到后戏,每个过程的步骤都不少。渐渐地,尽管丈夫每次很努力,不断增加步骤,但对这一切我太熟悉了,他要做什么,怎么做,  相似文献   

9.
吴霜 《中外书摘》2000,(1):44-45
葛莱丝是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富有倔强执拗的性格特点,她什么事儿都敢做,什么事儿都要做。当然,她也有她的矜持,一般说那种蹦蹦跳跳的事儿是不屑去做了,如果她想做的话——我怀疑她有没有这种能力——她大概已有八十六岁了。  相似文献   

10.
网友     
圆子 《现代妇女》2009,(1):46-46
我一直想迎合公公婆婆,我尽量在生活中迁就他们.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令他们满意。如果可以不说话,我宁愿不说话.如果可以离开我选择离开,因为我的感觉是我做什么都不对,不做什么也不对。  相似文献   

11.
母爱让女人成长,同时也让她们有了牵挂。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担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担心孩子的一切。在做了母亲以后.很多白领公主竟都成了絮叨的小妇人:不管听者的感受.逢人就谈宝贝如何如何:他(她)穿的什么.用的什么.喝的什么奶粉.上的什么学校.连尿不湿的品牌都成为白领妈妈们相互交流的内容。都是独生子女,凭什么我的孩子吃穿用的就要比别人的差?我以前缺乏的东西全都要在孩子的身上补偿回来,孩子的衣食住行如果不用最好的似乎我缺少能力.比其他蚂妈差似的…… 类似的心态让白领妈妈们陷入了一个攀比的怪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累上加累。也难怪有人说.孩子.是白领妈妈心头永远的痛。那么。白领妈妈都会为孩子攀比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好像什么都记得,又好像什么都忘记了。耳边,只有女歌手林忆莲的《夜太黑》:夜太黑,也遮不住那眼角泪,夜太黑,酒精把一切都烧成灰……(一)去年的5月17日,是我2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生日,我的那些朋友硬拽着我去了那家“忘情酒吧”。中关村的酒吧有很多家,...  相似文献   

13.
照镜子     
格致 《中外书摘》2014,(4):74-74
2000年,我搬了一次家。从城东搬到城西;从旧房子搬进新房子;从军营搬到普通社区。添了一些新家具,新居的一切都令我满意,似乎什么也不缺了。  相似文献   

14.
修女之吻     
张维 《伴侣(A版)》2014,(12):20-20
一位修女上了出租车直接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出租车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扭头看修女。修女觉得很好奇,问司机为什么老是这样盯着自己看。司机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很想问你一个问题,可又怕冒犯你……”这位修女笑着说:“我的孩子,你肯定不会冒犯我的!如果你到了我这个年龄,而且一直做修女的话,你就会阅人无数,处事不惊。因为到这个时候你能够看穿一切,洞察一切,不管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你都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相似文献   

15.
渴望激情     
人就是这样,随着经历的增多,你会慢慢看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会听见心里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五年间,我换了四家公司,换了三座城市。现在我可以清楚而坚定地告诉你,我想要一份给我激情、快乐和挑战的工作,它的薪水可以不优厚。公司换了不少,但我一直做网络编辑,只是服务的公司不同罢了。刚开始,我在一家小网站做编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天天挂在网上乐不思蜀。干了小半  相似文献   

16.
遗憾是人生的一种美丽,我相信这是一个真理.人们在经历了一些遗憾之后才会发现,那些遗憾正是我们生命中美丽的点缀. 人们总是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佳人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遗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既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太多,苛求太多,一切随缘即好.完美只是一种幻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如果一切都遂愿,都尽善尽美,那么全世界就都是完美的了,事实是不可能的.有遗憾才有美,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一切.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王尔德说:"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哲学家休谟也说:"最完美的幸福,必出自最完美的对象的沉思."  相似文献   

17.
葛剑雄 《中外书摘》2009,(9):100-100
我自幼喜欢看书,其实包括一切有字的东西,如用作包装的半张“申报纸”(当时家乡人对所有报纸的通称),我也会看好一会。由于家里穷,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书,所以从来没有目的和选择,有什么看什么。但等列上初中时,我已转学卜海,有了学生汪,可以上图书馆看书,学校的罔书馆也有少量书可以卅借,我开始找自己想看的书。  相似文献   

18.
张大任 《老年人》2008,(8):26-2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该做点什么呢?我想做一名志愿者,无奈已是古稀之年,精力不济;我想做一名火炬手,因种种原因亦未能如愿。这时,我想到了“重在参与”这旬奥运口号。游泳是我的爱好和特长,我要通过再次横渡长江,表达我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喜悦和祝福之情。  相似文献   

19.
做卓越之前,我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工具,之后我才明白,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当你把互联网理解成观念,你就发现什么都可以是互联网了。做手机可以是互联网,做鞋子可以是互联网,甚至做房子也可以是互联网,做任何东西都可以是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论公务交往,还是私事相处,都难免遇上个性鲜明或性格怪僻之人,高傲者便是难以相处的一种.高做着往往目空一切,盛气凌人,请首尖刻,或对人不同一冷落刁难,或强加于人,支配一切,听不得丰,同意见,每每把人好得了不来台.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对高做者采取回避态度,不愿与之交往,也有的则相反,针锋相对,“你治局,我比你更清高”,“你目中无人,我也不照你”,”你给我初一,我还你十五”.其实,这两种态自均非上策.我们说与行做者难处,并非说不能处好.问伤的关键在于你采取什么态度,以哪种方式与之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