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差异,文明的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原因,其中宗教间的差异和冲突又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更为深层和复杂的因素.因此,如何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通过文明之间、宗教之间的交往与对话达到相互的理解,从而正确处理好文明之间、宗教之间的关系,使之实现良性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亨廷顿的冷战后世界政治冲突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断,展现《印度之行》中文明间的冲突,探讨其殖民统治根源,寻求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亨廷顿论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三个部分,即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威胁”论的背后,冲突还是融合,论述了在该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及其冲突,评论了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他的论点经不起理论、现实、历史的检验。本文认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把它归罪于文明的差异是不能成立的;炮制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给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把不同文明圈的国家作为敌手来对待是危险的;文明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文明间的冲突将永世长存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4.
从时间的维度看,自文明起源始,以商业贸易和人员往来为主的和平交往就是不同文明间关系的主流,暴力冲突只占极小比例;冲突是古文明交往的另一种方式,在冲突中,古代诸文明间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扩大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文明的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政治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崭新的世界形势下,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民族组成的国家仍将是世界事务中最强大的因素。但是,主要的全球性政治冲突将发生在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世界进入了国家物质利益主导的多元冲突时代,丈明冲突不是冷战后世界冲突的“范式”。因为当代文化传播已使文明的载体由地域性向社会群体弥散,而文化趋同又成为全球文明演进的基本态势,两者的共轭效应使文明冲突的国际性呈式微趋向;所谓文明的冲突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民族国家利益;冷战后国家利益更主要表现为经济物质形态方面,此即国际冲突可能的主因,同时文化等多元因素也会产生耦合作用,但世界战争则要以物质实力为后盾;所谓儒家─—伊斯兰联盟与西方对抗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时,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的思想家都作出惊人的伟大预言。其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按亨廷顿的预测:冷战后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主要的全球性政治冲突将发生在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和集团之间,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样,在21世纪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化的差异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原因。亨廷顿将文化差异同国际政治冲突联系起来,在人类生存空间几乎塞满的…  相似文献   

8.
亚欧大陆北部广阔的草原孕育了多个强大的游牧文明,从公元前两千多年至公元十三、十四世纪,这一大陆上游牧民族或南下或西进,在扩张过程中给农耕文明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不同类型的两种文明在相互冲突中融合,在冲突中提高。然而,同样有着辽阔草原的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①世界,为什么长期以来只有散落的游牧业和游批民族,②而没有形成强大的游牧帝国,其原因耐人寻味。通过不同维度分析古代世界文明的演化过程时,需要找寻究竟是什么决定着一个古代游牧文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于1993年发表"文明的冲突",声称冷战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从以意识形态冲突为特征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转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时隔近三十年后重新审视亨廷顿的理论,应该说这一理论作为分析性框架仍具有启迪意义,但不同文明的内在变化与力量消长已经超越了他所展示的文明冲突格局.与三十年前相比,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强劲复兴,伊斯兰主义兴起并产生广泛影响;"新欧亚主义"为俄罗斯提供了认同的基础,使其逐渐摆脱了亨廷顿所谓"无所适从国家"的状态,重新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远大抱负的国家;西方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仍居于世界主导地位,但由于认同政治的深刻影响,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对外政策呈现出内敛化态势.中美之间的矛盾比亨廷顿时期更加激化,但冲突的本质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利益或意识形态冲突.文明冲突的框架不可能解释世界政治的所有现象.不同国家或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都会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向,但从长时段来看,文明之间的冲突或融合会对国际秩序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与张承志都是城市文化的闯入者,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他们以独立的价值判断、独特的审美视角,再现都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在人情与道德间的冲突,完成其对民族文化人格虚构的理想。由于对乡土文明的情感和认识方式的差异,自然地形成了他俩作品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伊朗关系是当前世界最复杂的国际双边关系之一。无论从国际政治还是伊朗国内政治发展的视角来分析,霍梅尼主义天然地包含着强烈的反美主义倾向。同时,在美国看来,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导致西方社会的普遍“恐惧”,从而将伊斯兰视为“威胁”则使“文明的冲突”成为一个正在“自我实现的预言”,又强化了美伊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和对抗。作为一种理性、倡导公正与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绝不是导致美伊冲突的主导因素,更不会构成所谓“文明的冲突”。作为当前国际冲突的热点和难题,美国-伊朗关系在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显示了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历史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央。与其他文明相比,西方文明可能更是如此。这也是不同文明间冲突的根源。哲学家福山(FrancisFukuyama)提出的历史终结论,视西方政治体系为绝对真理,无可选择地凌驾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上。这种观点令人质疑,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以“物理”或理智的行动,传教式地殖入所谓“比较高层次的文明”,无助于化解文明的冲突,相反会强化文明间的对立。只有通过“情理”的对话,即以同一层次的对话达到相互的理解,作为解决争端的基础,才能实现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和彼此丰富。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把2001年定为"文明对话年".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冷战结束后,文明间对话这一概念开始出现,由哈佛大学教授SamuelHuntington发起的对潜在的文明冲突的讨论,引导世界各国学者努力探索大学如何在这种文明对话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植根于中国、印度和阿拉伯这三种主要东方文明的知识观和高等教育组织模式,对在全球范围内重塑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文明中的女性在高等教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女性获得了知识将有利于大学积极参与文明间的对话,有利于大学在其知识定位方面达到地区和全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近现代历史进程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文化差异的作用,导致了理论的透支.异质文化的碰撞不一定导致冲突,冲突只是文明接触和交往导致的结果之一,对话与融合则一直绵延不绝.而且不同文明之间没有全面、纯粹而恒久的对立和冲突.世界冲突的根源多是文明背后的政治、经济等诸种利益,而非文明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自杀性恐怖袭击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主流。自杀式恐怖袭击具有破坏性大、威慑性强、难以防范、成功率高的特点。其产生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复杂的现实政治背景。因为,文明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与工具而并非目的,文明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即便说存在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也只是人为制造的。在当今形势下,所谓"文明冲突"的表象背后,是持续数百年的西方列强的扩张政策和大国利益的无节制追求,今天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加之全球化进程造成的剧烈冲击和经济大国对贫穷国家的无情掠夺,结果导致的"马太效应",以及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才是激起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本原因,而非宗教分歧,更非文明冲突。当前恐怖主义的猖獗是强权压迫下的随机产物,而非文明或宗教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1993年《外交事务》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讨论。该文主旨是在论证今后一个阶段,世界的形势将继续以“冲突”为主旋律,而且其根源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起的。在这篇文章开头有如下两段: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文明和拜占廷文明在中世纪呈放光彩,对世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两大文明渊源不同、特色各异,前者是伊斯兰文明而后者是古老的基督教文明,由于拜占廷帝国和新兴的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冲突,使这两大文明一开始就发生碰撞,但军事冲突并没有妨碍相互间的文化交流。阿拉伯文明和拜占廷文明的关系涉及阿拉伯与拜占廷两大帝国数百年间的战与和、直接冲突与直接交往,是两大文明不断接触、反复较量、碰撞而又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东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明与“技术因素”(包括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或制度)相联系,而文化则与“非技术因素”相联系;文明具有可变性和传播的强迫性,而文化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选择性;文明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文化则具备区域性的意义。西方现代的产权制度、法治体系、政治民主与参与等制度上的因素,都是“技术因素”,属于文明的范畴而不是一种文化。东亚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线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以及引进的时间、机遇、范围及深度,而不是自身的或外来的文化因素的作用。从科技与管理两个方面的技术因素考察,不能断定世界文明的中心在21世纪会转移到东亚。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决定于吸收眼下世界文明中心区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的能力和以此为基础的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数千年世界古代文明中 ,中东地区一直处于创造力的中心。如同整个人类文明史一样 ,不同文明间的交往贯穿于全部中东文明史之中。文明交往的作用 ,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于不同文明相互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促进彼此吸收对方经验 ,充实各自的生命力 ;文明交往的原动力 ,是它的开放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文明的本土因素在交往中起关键作用 ,失去本土因素即失去文明主体。泛义上的叙利亚文明交往史还凸现出三个重要性 :1 .商贸交往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文明交往的互动性表现为文明间的影响与反影响 ;3.叙利亚地区文明交往中的分解转化环节 ,延续了叙利亚和希腊文明解体后的断层 ,衍生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20.
和平学,又称和平研究.是近年来有很大发展并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的一门新分支学科。顾名思义。和平学研究的是化解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宏观探讨,又有对典型个案的具体分析,因而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在国际范围内冷战终结、局部冲突加剧、不同文明问碰撞更趋激烈的今天,对和平问题进行研究就更显出其时代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