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本明治維新後產業革命资本主義工業化実現歷史總觀、我我非常玩味值現象目。固有產業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工業化過程留保、遂发展得。根本的原因、後進国型属日本產業革命先進資本主義国近代產業移植第一行依。日本產業革命小生產、固有產業对分解作用影響比較的小。日本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化過程、一部固有產業单消極的保留、非常有益“伝家宝”、“箱”。生糸、酿酒、伝統的食品工業等見、投資、労働賃金低廉、収益安定、資金回転早故保留发展得。固有產業存在发展、日本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頭近代資本主義成立過程、经濟構造上現際立現象、近代產業固有產業併存、言種“和制洋式”方法。两者经営規模、技術水準生產方式、取柄、鲜对比成。異形社会的分業関係結。重要側面、近代產業固有產業併存結合。異次元生產関係了、经营形態、經营规模異併存結合。構成日本资本主義經濟“二重構造”、戰後存在、戰前比情況複雜過。  相似文献   

2.
西欧中世纪中期(11~14世纪)和日本12~16世纪时期,就封建制类型而言,同属封建领主制。本文就二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 一、在国体方面的异同 国体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二者在国体方面的共同点有三个。 一是封建领主阶级管理国家。11世纪在西欧范围内已完成了封建化,封建领主制最终确立,以国王为总代表的封建领主阶级成为封建国家的领导者。在日本, 11 85年最大的武士集团关东源氏,消灭了平氏,控制了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镇仓设立将军幕府,开始了武士贵族即封建领主阶级专政的新时期。 二…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文学流派島崎藤村自然主義派、革命的挫折誕生。流派形成、充分发展取、一九一○年「大逆事件」前後鎮压、批判的精神失。流派誕生同時自然主義結付。彼自然主義派自称無理。日本文学厳政治情勢下妥協結果思。自然主義派作品複雜。中島崎藤村「破戒」批判的作品、田山花袋「蒲团」私小說。残念日本近代文学二十世紀初步来道「破戒」道、「蒲团」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私小說、風俗小說日本文壇满。 戰後、日本民主改革進、歷史的条件下日本文学早发展来。戰前既成作家広津和郎、野上弥生子、井伏鳟二、石川達三戰後发表作品彼等戰前作品越、戰後文壇出派新人井上靖、司馬遼太郎、有吉佐和子、水上勉、松本清張、山崎豐子作品日本文学伝統的越。喜。彼、日本文学发展途上不充分不徹底補、日本文学新段階向上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蘆溝橋事件发生原因関問题、三部分論。第一部分日本一部歷史著作唱“中国側戰火口火切”蘆溝橋事件发端罪中国被觀点对、真向史実元反駁。本文第二部分正面日本側起蘆溝橋事件原因、其根本的原因長期実施“大陸政策”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对中国、朝鲜侵略拡張既定根本的国策、蘆溝橋事件或類似事件发生遅早避指摘。本文第三部分日本帝国主義蘆溝橋事件、全面的对中国侵略戰争起經濟的原因論述。三十年代初期、深刻經濟危機結果及满州事变後、日本政府元实施經濟軍事化政策、日本全面的对中国侵略戰争起步早。  相似文献   

5.
<正> 西周领主制封建社会开端的主要标志,是殷周之间的斗争,特别是周武王伐纣之战的彻底胜利。殷周间的斗争,不仅是两个王朝(殷王朝和周王朝)谁胜谁败的斗争,而且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封建制和奴隶制)之间“大变革”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农奴制战胜了奴隶制,于是开创了西周封建社会,同时也奠定了尔后长达三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方向。为了更明确理解西周社会的性质,有必要再把它的主要特征简明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表现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西种形态并存。本文将着重說明中国封建社会內国家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內容及其表现形式,并企图論証它并不排斥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关于国家土地所有制,属于馬列主义經典作家所說的古代东方或亚細亚土地所有制的类型。由于我国史学界对經典作家关于亚細亚土地所有制的指示,还存在着解释上的分歧,在此有必要申述我个人对这一問题的认識。馬克思和恩格斯都說沒有土地私有制存在是东方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里說:“百湼正确发现东方——  相似文献   

7.
逃散是中世日本常见的民众抗争形式。早在律令制国家的时代,就已有零星的有关逃散的记录。而在中世社会,百姓逃散有从零星日益走向集体行动的趋势,具有固定的习惯和仪式。在权力"私有化"的中世,百姓逃散的处置办法,可以反映中世国家政治结构的演变。由于百姓逃散直接影响领主利益,地方领主和代官往往会采取残酷而激烈的惩罚措施。但幕府对逃散的态度相对而言具有弹性。在镰仓幕府时期,《御成败式目》一定程度上承认百姓的去留自由,有意限制在地领主权力;室町幕府颁布的"逃散许容禁令"禁止地方领主藏匿其他地方逃散而来的百姓,看似在禁止逃散,实则意在调整领主之间的利害关系。百姓逃散的形式和对策的变迁可以折射出日本中世国家权力结构内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庄园制主要是指寄进地系庄园而言,11世纪后期到12世纪寄进地系庄园制普及并占了统治地位,成为国家的基本土地所有制。日本庄园制与西欧庄园制相比较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日本庄园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层层寄进和自上而下的层层分封而形成。其次,日本庄园虽然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但具有不纳租、国家行政机关不干预庄园事务的“不输不入”特权。但它一进入13世纪就开始动摇,渐次向武士封建领主一元领有的土地所有制转变。经南北朝内乱,除拥有强大僧兵或神人等一部分有实力的寺社庄园外,支持国家统一秩序的庄园体制基本衰落,在应仁文明之乱后,则完全消失。在长期的矛盾斗争中形成的日本封建庄园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尚没有取得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衰落下去了。笔者从分析庄园制度衰落的社会历史条件着手,试图揭示庄园制衰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历史上的一次社会大变革。这次变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自守的、落后的封建社会和频临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迅速转变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正如列宁所说,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已同美国一样,显示出西欧类型的“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和民族上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基本特征”。①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明治政府所制订与推行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无疑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现行干部管理体制模式的历史渊源我国现行干部管理体制,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显著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外化表现形式为党管干部。它的产生、发展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的、经济的和国际的根源。首先,从历史上剖析。一是由于我国曾是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其历史悠久、体制完善,是世界上少见的。封建社会那种等级分明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历史文化传统,对我们的干部管理制度发生了一定影响。几千年封建社会“忠君孝悌”的道德伦理观念、君主集权制传统,已构成一定的社会心理倾向(亦称社会定势),也是我国  相似文献   

11.
新技術革新发展共本世紀末次世紀初社会生產力新技術広泛応用画期的发展、社会生產关係一連大变革可能性考。日本新技術革新勢主原因日本政府「科学技術立国」政策理論的基礎、技術導入政策成功具体的基礎。日本新技術革新特徵一面新技術革新发展応產業先端產業開发行、一面鉄鋼、自動車伝統產業改造、先端產業開发伝統產業改造同時。又政府新技術革新対役割充分果一連法律制定共官、民、学三位一体科学研究体制樹立新技術革新发展保障。新技術革新发展日本社会經濟生活大影響。(1)事務室、家庭伝統的事務方式变更、人間社会活動、生活方式变更。(2)工業配置「臨空」型汇发展、產業構造知識集約化。(3)经营方式经营体制变更。(4)輸出商品大变化、国際市埸競争能力強。(5)日本的終身雇佣制年功序列賃金制度変更。  相似文献   

12.
中日财产继承制度比较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制度是家族制度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特定的制约作用。本文拟通过对中日两国财产继承制度的不同形态及其原因的比较,探讨继承制度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世界各国的家产继承制度各有特色,但基本上有两种:一是诸子均分制,一是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是西欧封建社会较为普遍的继承制度,中国是实行诸子均分制的典型,日本则是由诸子均分制转而实行长子继承制的。在日本历史上,从律令时代开始,由于受中国法律的影响,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二元主义”的继承制度,即断嗣继承和财产继承。所谓断嗣继承是指继承人(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承蒙史学博士、副教授刘秀生同志多方赐教,谨此说明并致谢忱。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经历了16个皇帝,276年。沙皇俄国指的是15世纪后半期,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自称“沙皇”〕兼并罗斯其他公国,所建立的统一的、独立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它灭亡于1917年,先后经历了24个君主(分属国里克与罗曼诺夫两个世系),450余年。明朝与沙皇俄国有着大致相同的国体和政体(都实行封建君主制,甚至是东方式的绝对君主专制),都处在大致相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上(封建制逐…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有计划市场经济”探析──以日美比较为中心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侯庆轩日本作为战后崛起的“赶超型”资本主义国家,将岛国思想、大陆逻辑、西方文明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市场经济结构和日本式经营,并据以实现了经济跃进。目前我国正着手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封建制不平等的秘诀在于它论证并维护了人在自然权利上的不平等性。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 ,将文化批判的矛头直指这一点 ,因而粉碎了封建的不平等制。但它仅仅找回了人在自然权利上的平等性就偃旗息鼓了。马克思平等观的确立实现了平等观的革命变革 ,并将人们对平等的追求变成了从变革社会关系入手的实际的社会运动。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现阶段 ,应该把追求平等的起点确定在先找回人在自然权利的平等上。  相似文献   

16.
钓鱼岛问题不能孤立来看,而应置于东亚地区大国博弈的战略大格局下审视。日本在钓鱼岛“撞船事件”处理上的攻防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外交纠葛,其牵涉面广,谋划深远。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采取了强硬的外交手段,高调宣称中日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不计后果地依照国内法律拘留了中国船长,并乘“撞船事件”之机渲染“中国威胁论”,扩充军备,频频与美、印、韩、澳、印尼等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可见,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中所图谋的是长远战略目标,即意欲通过钓鱼岛问题,强化日美同盟,联合印、韩、澳、印尼等国家,全面牵制中国,构建联手制华的C形包围圈,最终达到在政治、外交甚至军事领域遏制中国在亚洲形成超强地位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创立的政冶经济学证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这就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规律在科学方法上树立了典范。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产生了二千年专制统一的帝国,这是中国人历来自大、自守和自欺的主要资本。然而社会动乱、改朝换代的痼疾始终缠绕着秦汉之制,成为中国难治的病根。中国专制统一和治乱反复的根源何在?对秦汉之制和地主小农经济应该怎样评价?这是大家  相似文献   

18.
邪马台国的性质问题,虽然不象其位置问题那样众说纷纭,但也是关于邪马台国问题论战的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学者之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邪马台国“发展到国家以前的过渡期的小国联合”(井上光贞语′);有的学者认为邪马台国是“以亚细亚共同体为基础的初期专制君主权力”(上田正昭语)。在我国史学界也有多种见解,有的说邪马台国是原始民主制;有的说是奴隶制国家;有的说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等。本文主张邪马台国是带有普遍奴隶制性质的早期国家,以下试从社会、阶级和王权三方面述论之。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早期(5─10世纪)的西欧各国和中 世纪的印度,同属于封建村社制类型。本文仅就 二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在国体方面的异同点 政治制度就是国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国体,二是政体。所谓国体,“就是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①,也即国家政权 由哪个阶级掌握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奴 隶主阶级专政、封建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 和无产阶级专政四种国体。既然中世纪早期的西 欧与中世纪的印度都属于封建村社制类型,那 么,其国体当然是封建性的。而且,二者在封建 国体形成的历史背景上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大问题。“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我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国祚的兴衰,无不与是否敢于和善于任用人才,形成较为一致的因果曲线。是重用人才,还是疏远人才,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封建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总是根据本阶级或最高统治者个人的意志,选拔和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这种完全根据统治阶级利益选拔和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也能同社会的需要一致,给社会带来一点益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同社会的需要相违拗,把人才扭曲成为歪才,成为社会的祸害。“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了不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错误,研究一下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才问题,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