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正东 《东岳论丛》2008,29(3):142-147
随着反本质主义思潮在西方学界的兴起,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也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在这种背景下,曼德尔、艾伦·伍德等人试图通过引进"中间环节"范畴来发展马克思的上述方法论。但由于无法摆脱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在艾伦.伍德那里作为"中间环节"而存在的"经历"范畴,成了她抛开"抽象"而全面转向"具体"的工具;而曼德尔的"自主变量"范畴实际上也只是他把经验主义地解释现实与教条式地批判现实简单嫁接在一起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张高荣 《理论界》2007,(9):174-176
科学哲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密切,科学哲学的发展推动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反之,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对科学哲学有启发和推进作用。本文从逻辑主义、历史主义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视角。考察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旨在说明科学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成为分析经济学理论的有效的方法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革命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 19和 2 0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对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五点启示 :实在弱化 ,主体凸现 ;理性主导 ,经验趋淡 ;理论暂定 ,真理相对 ;科学价值 ,难以分开 ;科学自律 ,平权对外。论文最后强调 ,科学人必须警惕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 ,人文人必须戒除井蛙主义和夜郎主义。只有如此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才有可能走向新的综合———科学的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 )和人文的科学主义 (新科学主义 )。  相似文献   

4.
从戈德曼的知识理论看,知识学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知识确证路径,具有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双重倾向.怀特海对内省的理解是通过"表达"、"意义"、"注意"三个概念来实现的,同时强调不能忽视哲学进步中的经验功能.因此,出现了以"经验"为特征的内省的认识方法,以及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性与认知科学,乃至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经验、证实进路.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的价值论转向--科学进步模式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进步及其标准问题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哲学研究的重点及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综观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从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真理"模式到劳丹的"科学→解决问题"模式,尽管反映了对于科学进步问题的认识发展,但均未超出认识论领域,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难;由于它们忽视科学的社会性与实践性,因而无法根本解决科学进步的合理性问题.科学哲学研究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转向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扩展劳丹"真理与价值相通"思想和发掘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为目标的"科学→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6.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分析"范式",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而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则刚刚起步.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方法论特征,并反思其深层次本体论、认识论基础,最后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论评析的视角思考其在我国政治学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逻辑实证主义从元层次的概念和推理规则出发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的辩护和进步的合理性。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了近代以来关于科学性的标准及科学合理性的思想,其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及还原主义、假设——演绎、描述主义和工具主义、经济学与伦理学分离等研究方法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方法论基础的科学哲学思想对于正确认识逻辑实证主义及其影响,完善经济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西方科学方法论,经历了一个从预设主义逻辑模型到相对主义历史模型,又从相对主义的历史模型到逻辑与历史结合模型的基本进程。这一基本进程是通过各个不同的方法论流派的彼此竞争来实现的。逻辑实证主义与伪证主义,坚持预设主义的逻辑模型;历史主义则提出了相对主义的历史模型。鉴于这两种方法论模型在实际上都已陷入了困境,拉  相似文献   

9.
高洋  洪眉 《理论界》2012,(8):67-70
从1969年蒯因提出的自然化认识论思想至今,自然化认识论受到了来自哲学家和认识论家的广泛关注,形成了褒贬不一的看法。与传统的以辩护为中心的认识论不同,自然化认识论要解决的是贫乏的感官刺激如何能够产生出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一问题,主张仔细地考察这一过程发现人是怎样习得知识的。这个过程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化认识论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章。在这点上,自然化认识论的这种主张被其反对者说成是消除主义的、纯然描述而无规范可言的,也有支持者为其做有规范的辩护。加之蒯因对此问题表现出的含蓄,自然化认识论和规范性之间因此存在着一种备受争议却又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学术界看来,西方科学的方法论精神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比如尊重客观、有效、逻辑、理性等等。这些信念的合理性经常在系统认识论的框架内受到审查。但是,系统认识论的立场往往是科学精神的界限内的理论反思,因此,对科学精神自身的内在本质的揭示是无能为力的。本文从科学的方法论精神的根源处来回答它的实质和限度这一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探讨,打破源于西方文化的知识概念的统治,以促动对知识概念的多文化的考察,这对理解和发扬我们自己民族的知识传统也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一、从精神活动出发我们用“根源”这个语…  相似文献   

11.
科学历史的说明无法回避"认知问题".伴随着对认知问题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科学历史的深入考量,一种侧重于科学认知主体、着力说明科学概念形成和科学理论发展的心智本质和心理结构的认知路径逐渐形成.该路径为科学历史的说明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视域.探寻认知的具体进路,明了其"自然化的认识论"基础,辨析其方法论的局限性.对于构建说明的认知框架.重建科学历史的本来面貌.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对象理论,那么研究这种对象理论的理论就是元理论。本文试图对科学方法论的元理论问题作出一种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解释。 “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科学方法论所关心的是关于科学方法的理论问题,它并不具体研究各种科学方法,它是研究各种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比如,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关系、科学理论中的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科学理论发展的渐进与革命的关系,逻辑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关系;以及从整体上讲,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静态的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还是研究动态的科学理沦发展过程的模式与合理性规范呢?诸如此类,都属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3.
典型的"不充分决定命题"以经验等值问题为理论基础,强调经验证据对理论的不充分决定作用.经验等值命题又是以传统的"假说演绎"模型为依据的,它的论证表现为一种"直接确证假设",其根据在于假说演绎理论的"后承主义".劳丹和利普林针对亨普尔式的逆后承条件,从反驳直接确证入手,提出了"间接确证"论证,试图直接截断从经验等值到不充分决定命题的逻辑关联.但劳丹等人的间接确证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违背了确证理论中"逆后承条件"和"确证的充分性条件"的不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实证科学和唯物辩证法是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关于二者关系的争论几乎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但理论争鸣反而强化了实证科学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语汇中的实证科学与唯物辩证法,根本上是理解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革命和方法论内核.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合理成分,通过方法论革命创立唯物史观.现实的社会历史是唯物史观的立足地,实证科学和唯物辩证法构成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内核:一方面,唯物史观以经验事实为基础,通过科学抽象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另一方面,唯物史观从方法论层面“倒置”黑格尔辩证法,以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为依据揭示自然、历史和认识的辩证性质.方法 论革命使唯物史观摆脱思辨而获得彻底的革命性,在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基础上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新哲学.唯物史观既不是实证主义,也不是追求某种至高存在的思辨哲学,更不是对二者的调和.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主义者著称的伽达默尔实际上反叛着两种传统:其一是对方法论诠释学崇尚的"作者中心论"传统的反叛,由此走向了"读者中心论";其二是对近现代科学的知识论传统的反叛,拒斥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无限扩张的普遍性要求.但伽达默尔并没有简单否定上述两种传统对方法论的追求,而是在倡导本体论诠释学的同时,潜含着一种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的努力,其特点是从本体论的基点上来建构诠释学的方法论.在理解问题上,从科学认识论模式转换到实践哲学模式,是伽达默尔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当中,有一种看不见的规范在制约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得特定时期的人们对科学有大体上相一致的看法。表现在两个领域就特别突出,第一是科学家共同体对科学有共同的规范信念,第二是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认识论的学者也有共同的规范信念,而且这两个共同体都拥有大体上相适合的观念。这表明科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认识论的学者们都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反思活动。因此方法论的目的首要地就是要解决这种共识的文化基础,及其该文化基础对科学的方法论性质、对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和反思的前提意义。这种研究将导致一种真正客观和公允的方法论基础的研究,即多文化、理性的研究。这对走出理论上完全西方化的道路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7.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是否完全否认了经验"证实"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把经验证伪原则推向极端的片面性,理论界对此问题基本上作出的是肯定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可证伪性"分界标准和"试错法"的分析,认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虽然突出的是批判和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但与此同时,波普尔通过"可证伪度"、"确认"、"确认度"等概念对"可证伪性"分界标准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把"试错法"同"逼真性"真理观结合起来,使他的科学方法论也十分重视科学理论的稳定性,从而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把否定和肯定、证伪和"证实"统一起来,避免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8.
现有关于新时期史学方法和史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考察,缺乏史学方法论自身在场的理论自觉,没有能够揭示出史学方法论发展自身的思想联系和逻辑进程。新时期史学方法论发展内在的逻辑必然性,首先在于当代世界历史哲学的实际发展,即从历史认识论哲学转向史学方法论哲学;其次是改革开放之前盛行的"知性的形而上学"唯物史观。新时期史学方法论是在历史本质理性解释与历史显象感性描述的矛盾中发展的,并且在逻辑上经历了从前者向后者转变的过程。具体来说,这种转变在讲求旧的"加工工具"和设计、生产新的"加工工具"两个层面上,沿着"回到乾嘉去"、从"回到马克思"到"超越唯物史观"以及跨学科史学方法论三条路径展开。忽视历史本质理性解释,满足于历史显象感性描述,不能使中国历史学真正地获得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识论的研究,离不开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概括。如何概括科学成果,即概括科学成果的方法论问题,在概括科学成果的工作中,乃至在整个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中,占着重要地位。这里,从哲学概括作为一个过程的角度,我们试图提出三个方面的方法论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操作定义与普通定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摒弃了通过揭示概念内涵来明确概念这一传统方法,而着眼于科学概念的“方法论性质”,强调科学术语的“可操作性”,把确定的经验内容通过操作灌输到被定义术语之中,使这些术语能运用于经验科学的论题之中,以确保所有科学陈述的客观可检验性。操作定义所体现的鲜明的经验主义观点和还原主义倾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