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老年外阴瘙痒症,是指老年妇女在外阴局部有明显或顽固的瘙痒感觉。有的是全身性瘙痒症的一个局部表现,有的是仅限于外阴部位的瘙痒。发生外阴瘙痒症的病因,一般有下列几种,患者应对症用药。1.炎症病引起。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均可累及外阴。如真菌感染和接触性皮炎。其他如直肠炎、子宫颈炎、阴道炎也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肛门瘙痒也是引起外阴瘙痒的原因。外阴、阴道的念珠菌感染或滴虫感染更是瘙痒的常见原因。2.内科疾病的反应。不少内科疾病如肝病、胆道疾病、肾脏病、肿瘤、糖尿病等都可以反应到外阴瘙痒。老年妇女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内分秘功能失常引起的子宫不正常出血。对本病要高度重视,作全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血液病,以及生殖器官肿瘤、炎症等。 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抵抗力减弱,各种细菌容易侵入繁殖,引起炎症。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黄色或是水样,感染严重时呈脓性或有臭味)。偶而有微量出血,并伴有外阴瘙痒,影响尿道口周围粘膜,出现尿频、尿痛。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阴道创伤、子宫内膜炎或者盆腔炎更易诱发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极其痛苦,现将我院自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冰 《山西老年》2011,(11):57-57
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表现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状。慢性胃炎患者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很高,有以下几个原因。:随年龄增加身体免疫力下降,胃黏膜退化萎缩,胃分泌功能减少;牙列缺损,食物咀嚼不充分或者未咀嚼就吞下入胃;患有多种慢性病,服多种药物而产生药物性胃炎,甚至引起胃糜烂及胃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西地泮、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分别对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术前宫颈准备的临床对比。方法收集绝经后妇女取器216例相关资料,分为3组。 A组:术前1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术时静脉推注西地泮0.05mg/kg。 B组: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μg;C组:术前1小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片200mg,服药后36~48小时(第3天上午)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比较3组取器术效果。结果 A组宫颈软化程度最好,均顺利取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C组次之,部分取器困难,两组宫口扩张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成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用于绝经后用药,能更好的软化宫颈,减轻术中疼痛,优化取器效果,提高取器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久坐伤背     
研究者发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表明,背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久坐,其危害远比举重物更厉害。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背部疼痛或由背部疼痛引起这儿那儿的疼痛。造成背部疼痛的原因是多种的,包括生理、心理、行为方式,乃至于职业的伤害。如何杜绝不当的压力引起的背部伤害,是繁忙的现代人所共同的必修课。 当然最好的背痛处理方式应着重在预防阶段。关键是如何正确、安全地利用人体科学来从事日常生活或工作。如设计适合自己身体高度的工作台;需要弯腰的工作,尽量以屈膝方式运用大腿肌肉来代替,记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之法律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之后,第76条有关司机责任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借助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进行剖析,从社会成本、交通效率、道德风险等几个方面加以利弊权衡,可以看出:在这种责任分配体制下,将预防或注意的成本过多地分配给司机会产生道路交通的低效率;过高的赔偿风险将极大地增加整个社会保险(含商业保险)的成本;举证的困难大大增加诉讼成本并引起对法律的失望;不合理的责任分配会引发道德风险及由此引来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8.
说说腰腿痛     
章征源 《老友》2015,(3):56
腰腿痛,是指下腰部、腰骶部、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以前人们常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可见其病情复杂,治疗棘手。一、腰腿痛的病因腰腿痛的病因繁多,损伤、炎症、退行性变、发育及姿势异常、肿瘤等均可引起腰腿痛。具体来说就是:1.损伤:因各种外力和慢性损伤致腰椎骨折和(或)脱位,腰扭伤,椎弓根崩裂,脊椎滑脱,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腰背筋膜脂肪疝,腰三横  相似文献   

9.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即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老年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因此,积极防治十分必要。引起慢支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1.受凉、感冒,这是继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因受凉感染后病毒、细菌可乘虚进入呼吸道,如不及时治疗任其自然发展,可以引起慢  相似文献   

10.
咳嗽是临床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每个人一生中难免无咳嗽。就咳嗽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射,藉此将气管内炎症分泌物、病原体、异物等排出体外。因此,除非严重干咳(无痰或少痰咳嗽)影响睡眠和工作外,原则上不要止咳。引起咳嗽的原因繁多,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1)气管——支气管——肺疾病,炎症、异物肿瘤均可  相似文献   

11.
(-)、三个基本概念 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经济生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其中某些要素的分析上,不能孤立地研究它的某些方面。而应该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上去把握它。这样就不断发展了描述社会经济整体的概念。马克思把作为整体的社会经济描述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机构或经济机构(《资本论》第1卷第649页、679—680页、687页),列宁将其视为象钟表一样工作的机构(《列宁全集》第27卷第193页),还有的学者,把社会经济整体或者看成一架机器,或者作为一个系统,或者比喻为一个有机体。本文采用“经济机体”这个概念来描述和代表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和富裕农村中的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引起"三高"、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肠癌和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因而健康减肥是防治慢性病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解决呢?改善膳食结构,增加纤维摄入量是重要方法。而江苏元麦(即无糠型滑性大麦,请参阅本期关于王为箴的报道)含纤维量最高。"第七大营养素"横空出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成长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人体需要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但过多的脂肪堆积,  相似文献   

13.
120羽35日龄迪卡商品代蛋用雏鸡随机分为高钙组,高蛋白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饲喂高钙(含钙3.9%)、高蛋白(含粗蛋白44.0%)和拿价(含钙0.8%,粗蛋白8.2%)饲料。至试验第25d时,各组剖检5只鸡,并作肾脏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饲料能引发尿酸盐沉积。但高蛋白组眼观病变不明显,肾脏的光镜、电镜病变与高钙组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怍者认为,高钙、高蛋白引起肾脏损害是鸡尿酸盐沉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柱仁 《老友》2015,(3):59
《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75岁,近1个月来常感头昏、头晕,到医院做颅脑MRI平扫显示: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灶;脑萎缩。我的血压一般都在130/85mm Hg左右,胆固醇、血脂、血黏度均在正常范围。请问: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灶和脑萎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何危害,应怎样治疗?分宜县袁××袁××同志:你近1个月来常感头昏、头晕,经医院做头部磁共振(MRI)检查,被诊断为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几年船舶火灾事故较多,损失率较大,所以研究船舶的火灾预防措施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要改善船舶安全工作,减少船舶火灾事故,降低火灾损失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做好船舶防火与灭火工作:(一)火灾案例的概况、原因。船舶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居碰撞、搁浅触礁事故之后,但全损率占世界船队全损船舶数和吨位数的第二位,危害极大。火灾事故主要由明火、烟火、电气火、摩擦火、自然火、静电释放、化学作用等引起。常见的火灾类型有:静电类、明火类、自燃类、爆炸类、热表面。(二)火灾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采取本质化安全措施,消除和控制火…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一直将会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消灭了产生民族矛盾的阶级根源,但是由于民族间各种差别而引起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毛泽东说:“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2页)。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字的不同、生活条件的不同、文化形式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心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彭泽润按语:2006年3到4月之间,在北京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一个是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座谈会”,一个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以及7个语言类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我应邀出席了这次座谈会和研讨会,并且报告了论文《普通话词典词意识的发展和词典的规范》。会议结束以后,我应邀到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文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做学术报告———“从词和字看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和“论词的声调模式化”。我的发言和演讲基本上围绕中国语言规划的热点问题进行,引起了在场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邀请我的俞士汶、黄国营、赵丽明、李锦芳、李泉等教授和其他老师的积极提问和热烈讨论。讨论中有人认为我的观点前卫。其实,思想前卫的不止我一个,《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就具有这种“前卫”的编辑思想,我应邀在这里主持这个栏目,也就是要引发大家科学理性地讨论一些中国语言发展的前卫或者前沿问题。为了促进当前的中国语言工作,又跟前面已经讨论的话题衔接,这一期我们组织了3篇相关论文来纪念“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50周年。西北师范大学李敬国的论文从普通文字学角度讨论文字分类,指出科学认识汉字的理论问题,有利于促进对汉字改革的理论认识。山东师范大学王开扬的论文从汉语信息处理需要出发,提出把字式书写的汉字和词式书写的拼音夹杂使用的汉语文本的改革构想,有利于促进发挥汉语拼音的威力,进一步改革汉字。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吴碧辉的论文从文字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苗语的文字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完善。另外,组织了1篇介绍这次学术研讨会主要观点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个人发展要求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充电”的积极性越来越强。据对82个公司140位管理人员作了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市场潜力很大。谁最想充电?——在被调查者中,年龄在30—50岁的占65%,大专以上学历占78.15%,部门经理职位者占50.1%,三资企业的工作人员占据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充电”欲望最强烈,而异军突起的则是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反映了民营企业已经步入正规的发展轨道,急需提高企业素质和人员素质。充电为什么——与前几年“文凭热”相比,当前广大企管人员充电的目的有了明显变化(见表一),充电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充实提高”,他们希望自己一直保持知识的更新、充实状态,以应付工作及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充电的功利性已经不再强烈。理财最热门——表二反映了业余学习首选项目的基本顺序,“财务知识”为首选,且占据明显地位,“管理知识”、“营销知识”分列第一,说明企业迫切需要通晓财务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员。与80年代“中文”热门的情况相比,现在的企业管理人员业余学习更务实,更切合经济生活。每月5小时——调查显示,企业管理人员每月用在业余充电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77%的人基本没时间学习,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家务时间过多;22.9%的人业余时间专门抽时间学习,平均每月为22.9小时;其中,5%的人参加有关机构的培训或在学校读学位。从调查可看出,现今上海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时间普遍过少。国外专家指出,部门以上管理人员每天学习应为1小时,这样,每月学习的时间为25—30小时。所以,上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尽快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专业机构少——很想去专业培训机构充电,但苦于不知道何处有此类机构,这是许多人的感受。表三显示,自学充电的人最多,这一方面说明现今企管人员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适合的学习渠道太少。对于现有培训机构,人们普遍反映收费过高,他们认为一个培训项目一天收费在60—120元比较能够接受。更值得关注的是,现有培训机构“课程老化”和“脱离实际”让人难以满意。这说明,建立以培养实际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机构已迫在眉睫(见表四)。良师也难求——企业培训与正规学历教学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相异之处,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就不同。调查显示,目前上海缺乏专业为企业管理人员实施培训的教师。其中,无企业工作经验是最关键的原因,企业管理培训师不能简单地从高校中移植,而是要经过再塑造。企业内培训少——企业培训分企业内培训、企业外培训两种。其中,企业内培训也就是企业组织的内部培训是主要的。而现在,内训偶尔为之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见表五),经常组织内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这一现象需引起企业高级管理的重视,企业对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重视度有待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气候都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人们质疑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何在?!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和行动? 一、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 荷兰气象机构报告说,2007年很多欧洲国家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温暖的1月。2007年1月份是1706年荷兰首次开始气象观测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平均温度达到7.1℃,比正常高出2.8℃,荷兰的水仙花提前开花了。莫斯科比以往冬季气温高10℃。俄罗斯气象专家称, 莫斯科2006年冬天气温反常,不仅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在莫斯科有气温记录以来的120年中还是第一次。2007年3月22日莫斯科气温达12℃,打破了1902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圣彼得堡2006年12月出现了107℃的高温,也创下了该市12月的最高温度。美国纽约入冬温度为10℃,2007年1月6日达20℃以上,是百年以来第一次。美国新泽西州是11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街上几乎看不到穿厚冬衣的人们。 意大利刚刚度过了200年来最温暖的一个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高4~5℃。法国气象台报导,进入2007年以来,法国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高8℃左右。瑞士气象局发布消息,该国2006—2007年冬季3个月平均气温比140多年来有正式记录的冬季月均气温高出3℃,创 下历史记录。日本气象厅观测数据显示,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日本平均气温比往年高152℃,与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持平。德国2006年的冬天是自19世纪中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天,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出大约45℃。澳大利亚则同时饱受旱涝打击,东北部多个城市陷入洪水中,南部新南威尔士却是数十年不遇的干 旱。美国和加拿大被雷雨和暴风雪所袭击,随后形成龙卷风,不少建筑被毁。2007年年初发生席卷北美洲、欧洲的强风暴,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暴雨洪水,以及袭击美国中南部、日本的暴风雪,成为全球重大灾害事件。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说,2007年沈阳下了50年不遇的大雪。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零下2.4℃,为中国自 1951年以来的第2个暖冬。北京2007年2月5日气温达16℃,远远高于0℃以下的历史平均气温,因为气温如4月,玉兰花已盛开。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相隔几千公里的东部江苏和西部新疆都经历了56年来的最高温。正常年份天寒地冻的黑龙江,也经历了40年来的高温。陕西省有30万人现正饱受干旱折磨,因为2007年1月降雨量比平均水平少90%。2006年中国遭遇了数十年来最强的台风和严重干旱。我国长江流域的川东盆地出现干旱、高温,降水也少。2006年,我国年平均气温9.9℃,比常年偏高1.1℃,是50多年最暖的一年。由于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多种气象灾害频发。受干旱及高温影响,全国48%的陆地生态质量不如常年水平,较2005年低31%。川渝发生严重干旱,林区火灾频发, 损失严重。草地、荒漠、城市生态质量明显低于常年水平,草地载畜量下降,沙尘天气频发,生态系统支持功能大幅下滑。中国2006年的气象灾害造成500万亩农作物受灾,影响4亿人口,造成GDP损失1%~2%。近年来各国出现的暖冬、气候变暖和异常现象,根据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所的数据,在过去30年其出现频率大大超过以前, 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后果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将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并出版。参加编写这个报告的有113个国家的官员及数千名专家。他们对大量数据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具有很高可信度的结论,即气候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总体上呈增暖趋势。 近5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有90%~95%的可能性是人为温室气体的增加所造成的。他们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升高幅度(相对于工业化前)为1.9~4.5℃,有的地方可能达6℃,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59 cm,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上升7 m。据IPCC评估报告初稿称,地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更为频繁的洪灾、热浪、两极冰盖部分融化、海平面上升;澳大利亚将出现严重干旱,全国缺水,而著名的大堡礁将在数十年内被毁;部分太平洋岛国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在2080年将有2亿~6亿人受到饥荒影响,11亿~32亿人受水荒影响。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对某些国家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不是一个可怕的预言,而是迫在眼前实实在在的威胁。印尼全国1.8万个岛屿中的2 000个将因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法国巴黎气候与环境中心完成了模拟海平面升高的实验,结果显示,非洲热带地区将因干旱而受到严重打击,暴风雨将在南亚肆虐,北极的冰层将融化,亚马逊热带雨林将逐渐变成草原。英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显示,英国21世纪将经常发生大规模洪水;2003年袭击欧洲导致数千人死亡的热浪将成为常规现象。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生态学院科学家罗兰·普森纳经过研究后说:如果阿尔卑斯山冰川按目前的速度融化,大部分冰川在2037年就会消失。南北两极冰层厚度己降至100年来的最低点。两极冰层一旦融化引发洪水,对低洼地区的国家与居民来说,将是一场重大灾难。印度英迪拉·甘地发展研究所的最新报告说,全球变暖首先可能直接导致洪水频发,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印度农业的发展。报告预测,如果平均气温上升2%,降水量减少7%,印度稻米产量可能减少15%~42%,小麦产量将减少34%;如果海平面上升1 m,印度将有5 764 km2土地被淹没,大约710万居民失去家园。有的科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1/4的物种灭绝,也就是100万个物种消失。北极冰层在过去50年中已变薄40%,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北极熊将在未来30年内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及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结果。日本环境研究所研究结果表示, 如果不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日本农业、渔业、环境等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受气温上升影响,日本著名的“越光”稻米50年后将减产10%,柑桔生长北移,番茄等农作物糖分下降。海水升温2℃会使日本秋刀鱼、沙丁鱼的渔场北移。海平面上升1 m,日本90%的沙滩将消失,占全国1/2的日本沿海人口都会受到影响。 中国科技部、气象局、科学院等6部门最近发表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气候变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近100年我国气温年平均明显增高,升幅达0.5~0.8℃,比同期全球平均值06℃略高。在未来50年到80年间,全国平均气温将升高2~3℃。未来气候变暖将给我国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等其他领域带来重大影响。农业产量如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下降37%,草原承载力及载畜量都会改变。水的供需矛盾加大,蒸发量将增加15%,旱涝灾害频繁,中国西部缺水严重,缺口约在200亿m3以上。沿海受灾可能加大,风暴潮等极端事件频发,长江、黄河、珠江三角洲最为脆弱。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将上升1~16 cm,风暴潮将使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群落遭破坏,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森林和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森林组成和结构在东北地区变化较大,阔叶树将逐渐代替针叶树成为优势树种。估计2050年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冰川融水总量增加,年 增20%~30%。青藏高原冻土带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高原湖泊依冰川融水而变化。疾病发生面积增加,电力供应遇到更大压力。气候变暖使热浪频率增加,心血管、虐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强度和范围扩大。雪山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使山区、海岸、海岛风景地变迁,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旅游者安全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暖会加剧空调电力制冷消费增长,给电力供应带来压力。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有的科学家归纳为以下7点:1)水供应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2)天灾威胁加重:地球发“烧”,热带风暴和飓风(台风)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3)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会存在;沿海滩涂及城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4)夏天热浪频仍: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北美受热浪侵袭次数将增加3~8倍,各地热浪也会有不同程度增多。)生物链被打乱:由于气候变化,不少动物开始向南或北迁移,生物物种活动范围变化将导致迁入地或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到时植物因气候变化不适应,也会有大量物种消亡。6)传染疾病肆虐:由于全球变暖,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病传播范围扩大。7)经济发展蒙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重大气象灾害造成年均经济损失从20世纪60年代的40亿美元,升至290亿美元。与上述看法相反,俄罗斯、巴西、中国等不少学者认为:现在气候变暖确实不假,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紧张,在整个地球气候变化史上,有过远比现在还温暖的气候。比如在白垩纪,温室气体高达现在的5倍,它造就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并不坏,水草繁茂,巨大恐龙横行。中国科学院几位专家指出,气候变暖有坏处也存在好处,对内陆国家来说好处多于坏处,这些好处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气候变暖将使大气中水汽增多,给内陆带来更多雨水。非洲北部、亚洲中部,以及我国中西部将变得湿润起来。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将由暖干性变为暖湿性。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将会缩小,中国戈壁将逐渐披上绿装,这些地方变得更适宜人居住。其次,气候变暖将使全球的植被更加繁茂。森林扩大,草原更绿,树木生长更快。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近年来也增长很快,这里有人的因素,老天帮忙是更重要原因。第三,气候变暖使作物更加高产。随着暖冬现象持续发生,地面积温上升,越冬作物普遍北移,作物分蘖良好,产量增加。近十几年,美国、印度、中国等世界重要产粮区五谷丰登,牧草丰产,各种牲畜数量增加。 最后,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人类减少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暖冬使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取暖用油用气大量减少,使国际油价下降。“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都有多样性,要全面看待气候变暖。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里说的人类活动主要是指人类通过工业包括各种工厂及汽车等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不断排放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聚集,温室效应增强,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IPCC的专家们认为气候变暖90%以上是温室效应造成的。使地球变暖的真凶是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这就是地球气候变暖说的主要理论依据。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说简称为温室效应说,也可称为变暖说。除上述人们最常见的“温室效应说"外,对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几种说法。1)太阳辐射说。英国电视台4台在2007年3月份播出了“伟大的全球变暖丑闻”记录片,认为“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是一个谎言”, “再过5年,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的说法将彻底变为一句废话。”此记录片得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麦国家航天中心和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9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学教授的支持。他们认为全球变暖可能是太阳活动加剧造成的,从南极取得的冰核样本显示,地球变暖在CO2排放量增加前800年就开始了。世界范围的经济繁荣发生在二战后,产生了大量CO2,按照其他科学家的观点,这应该导致气温上升,但大部分全球变暖都发生在1940年以前,1940年后,全球气温不升反降了40年。俄罗斯“观点报”引用英国学术杂志文章说,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 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 对英国电视台的观点,许多科学家认为不代表主流,他们的观点都被反驳了。我国科学家、北京大学气象学教授王绍武,也曾分析过太阳辐射对温室效应的直接影响,认为这并不构成主要的原因。大量的以科学论证为基础的论文都认为:人类行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科学界2007年用了“非常可能”,概率增到了90%来肯定全球变暖是人类 活动的结果,应该说是更可信了。2)宇宙射线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2007年2月的一篇文章认为“宇宙射线可能在云层形成中扮演主要角色”。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 能比许多科学家以前所认为的小得多。3)动物废气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说,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的屁等排泄物会产生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3,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牛屁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CO2快20倍。4)冰河期说,也称变冷说。以日本科学家为代表,预言21世纪“第4小冰期”将于未来20~30年后到来,地球气温将降低到18世纪80年代的水平。5)冷暖交替说。世界气候变化尽管有冷有热、有湿有干,但基本上都遵循一定时空规律,并以冷暖交替出现为重要特征。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冰期情况看,从震旦纪到侏罗纪这段6亿多年的时期内,发生过3次大的冰期,第1次距今约6亿~7亿年,第2次距今约2亿~3亿年,第3次距今约200万年前。3次大冰期时间间隔大体上都是3亿年。 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气候也有过多次冷暖变迁,冰期寒冷,间冰期温暖。我国2 000多年气候变迁过程正是一个例子。冷暖交替说认为:全球现在变暖是因为正处于间冰期,并未超出历史上的变动尺度和界限。在突变中切勿惊慌失措,也不能根据偶然变异,判断今后气候更将“恶化”。 尽管“冷暖交替说”有一定历史根据,但完完全全一样冷暖的冰期和间冰期重复交替出现是不存在的。气候是螺旋式循环交替变化的,不可能从原点又回到原点。科学家们用90%的概率肯定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增强而形成的,但仍还有10%是其他原因使地球变暖。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受人类活动影响外,自然界还有诸多因素,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地磁场变化、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宇宙的变化及海洋变化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可能引起气候变暖,有的因素则会有相反的作用,所以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仍然有一些不确定性,不能简单认为温室气体增多是地球气候变暖的唯一原因。所以IPCC用90%的概率表达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原因,是比较科学的。 四、行动起来,给地球降温 由于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活动引起的,因而气候变暖只有靠我们自己行动来阻止和控制。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行动起来,积极做好温室气体的减排,直至零排放。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工作中,要坚持走绿色道路,做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双赢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欧推行的生态现代化,现已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更加广泛的推行。发展生态现代化,建立起既有利于环境发展,又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模式,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出,做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减排或零排放温室气体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绿色工程如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绿色家园工程、绿色服务工程、绿色消费工程等,做到高效低耗、高标低排、无毒无害、清洁健康、提高碳汇量,加快吸收大气中温室气体,使地球“退烧”。 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和正在采取措施,开展工作。我国从1980年到2005年,通过造林植树种草活动累计净得的碳吸收大约为30.6亿t CO2。从1991年至2005年,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8亿t标准煤,相当于减少CO2排放185亿t。中国正在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如加强了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煤成气或油的开发利用等。发展清洁能源,控制和减少CO2排放对改善中国及全球气候、遏制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总之,走生态现代化之路,全球都来减排或治排,用绿色发展碳汇,双管齐下,地球是会慢慢“退烧”的,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贺庆棠.气候变化与中国荒漠化防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5):62. [2]秦大河.气候变暖90%以上是人为温室气体导致[N].光明日报,2007-02-07. [3]中国科学院、中央气象局等六部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N].新华社,2007-01 -17. [4]张聪聪.地球变暖谁是真凶[N].环球时报,2007-03-08. [5]王绍武.全球气候变暖的检测及成因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3(2):227-233. [6]现代化研究所.要现代化也要生态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7-02-26. (责任编辑 何晓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