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区域人类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并引进了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订的人类发展指数比较发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较之传统的方法更适合测算与度量我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类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各地人类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UNDP创建的HDI三个维度基础上,根据中国人类发展的特点,增加脱贫和公平维度,构建中国人类发展指数(CHDI),并运用中国各省区市2003、2005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指数(CHDI)值,揭示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水平现状,对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水平、趋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各省区市人类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划分,为科学分析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影响因子,揭示中国各省区市人类发展规律,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词     
人类发展指数(HDI) 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总体衡量尺度。是测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1)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2)知识,用成人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毛入学率表示。(3)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表示。如果某国或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高于0.80,则是高人类发展水平;指数在0.50~0.79之间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50则是低人类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知识长廊     
人类发展指数(H D I)人类发展指数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总体衡量尺度。是测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1)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2)知识,用成人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毛入学率表示。(3)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 D P表示。如果某国或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高于0.80,则是高人类发展水平;指数在0.50~0.79之间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50则是低人类发展水平。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从1990年起,每年选择一个主题予以发布。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在一些方面经历了历史上人类发展最快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任媛  谢学仁 《西北人口》2011,32(4):63-66,70
人类发展指数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类发展的健康长寿、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属于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与通用的指标之一。本文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法,将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评价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首次对山西省各地市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和比较,弥补了山西各地市人类发展量化研究的历史空白。经过比较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山西各地市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山西省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将人类发展指数纳入全面考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增加公共健康和医疗卫生的投入,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城镇化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1982、1990、2000、2010年4次中国人口普查计算数据和学者调整数据,考察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文简称各省(区、市))TFR和相应年份HDI之间的关系,发现各省(区、市)HDI迅速提高、地区差异不断缩小,TFR不断下降、地区差异也不断缩小,HDI与TFR呈现负向关系,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对生育水平的抑制作用在逐渐降低。进一步将各省(区、市)按生育政策类型划分后,各类地区两变量依然呈负相关,并未出现尾部上翘或呈"反J型",尽管上海、北京、天津市在2010年的HDI已经达到0.788以上的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中国目前尚未达到类似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动回升的阶段。如果政策不调整,全国各省(区、市)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还会继续下降,尚未触底,及时放开政策能有效抑制TFR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7.
扩展的人口素质指数:一种对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PQLI)测度人口素质的缺陷。人口素质指数就是描述和评价人口素质状况的重要工具 ,但目前国际上尚缺乏一种通用的人口素质指数 ,特别是整体人口素质指数。目前经常被作为人口素质指数使用的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即PQLI。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The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是由美国华盛顿海外发展委员会莫里斯等人 1975年提出来的 ,它是由 1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 15岁以上成年人识字率 3个指标组成 ,本意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福利水平和…  相似文献   

8.
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表明某区域内城市(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秦皇岛市的人口城市(镇)化水平为26.15%,略低于全国26.23%的平均水平,而明显高于河北省19.08%的水平。1994年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生态人口容量研究——以2002年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模型叫做生态足迹模型,这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纷纷开始将其应用于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而一个区域生态人口容量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的协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年与2010年"五普"与"六普"的汇总数据,本文借鉴区位商及人口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从教育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跨省流动人口比重4个维度计算19个城市(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人口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其发展状况的变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副省级以上城市人口可持续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且质量的中心性也相对下降.对此,本文从培养和吸引更多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平均期望寿命是一个重要的人口统计指标。这个指标的计算,由于收集人口统计数据的限制和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往只计算近似数值,但这并不意味该项指标没有精确计算公式。宋健同志从人口发展数学模型出发,利用广义函数,推导出精确算计公式,其婴儿及r岁平均期望寿命分别表示为:用于实际计算时,(1.1)式、(1.2)式需要以岁为单位,把上两式离散化变为离散公式:后来,一些文章,又从不同角度提出计算平均期望寿命的公式及其离散式,基本是以上公式的不同形式。精确公式及其离散式与寿命表有什么关系?在计算平均期望寿命中,离散式与寿命表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很有实际意义,以下试加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即生态足迹的大小,并与给定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盈亏平衡分析,来衡量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方法从人类需求占用角度为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提供了较好的测量方法。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生态安全受到胁迫;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此时认为该地区生态系统是安全的,人类的发展处于可持续状态。可见生态盈亏平衡分析可以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要将此重要理念付诸实施,贯彻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建立科学的人类发展评价体系和正确的政府工作引导机制至关重要。本课题试图以苏州为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现有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其相关指标的应用评估,提出新的基于科学发展的人类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实际资料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来评估新世纪以来苏州在人类发展中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新的人类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为妇女生育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资料。由于普查登记,育龄妇女的年龄、人数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刻;而妇女生育状况和出生人口则是1981年的情况,时间上不一致。这就要作一定的调整换算,以求妇女生育率。对此,我们进行初步探讨,感到有的同志提出的算法和人口普查资料汇编所使用的计算方法都有不够完善之处。可以改进计算方法,以得出比较合理和准确的数据。现将几种计算方法(算式)分列对比,提出商榷,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孟加拉国各省、区的人口分布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人口密度指数、胡佛指数和非均质性指数(index of concentration,Hoover’s index and in-homogeneity index)指标来分析孟加拉国人口分布现有的不平等程度和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孟加拉国各省、区的人口集中都存在增加的趋势。同时,通过对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计算,分析孟加拉国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首要任务.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采用biprobit模型对农业转移人口留城意愿和住房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联立分析,并计算不同代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及其抑制程度.研究发现:个人因素(稳定的职业、 受教育程度、 高收入)、 社会融合因素(社保、 人际关系)、 区域因素(跨省流动、 流入地)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计算,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为6.4%,以"80后"最高,"90后"最低;其市民化抑制程度为89.9%,以"90后"最高,"80后"最低.最后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正因为如此,政府决策行为容易只关心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发展问题,其后果不仅社会发展迟滞,也同时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堵塞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正是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原因.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生活质量,或者说,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并构成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问题的提出定量人口学研究中,要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发展水平,仅根据某一单个指标很难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可采用多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在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和人口学领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已得到较多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评价方法。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各指标权重系数(也即各指标在评价时的重要程度)的确定。有学者采用主观打分或定量排序的方法确定权重,但对同一被评价资料,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往往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②由于被评价的各指标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学者将各指标的数值直接相加求综合指数用于评价,也有不妥之处。因为,它不但没有规定权重系数(权重系数等于1,即认为各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完全等价),而且,由于指标间的直接相加,使信息重复。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文试图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选用有关指标,对世界125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陈颢  任志远 《西北人口》2010,31(5):44-48
人类发展指数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类发展水平所取得成就的整体评估,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程度。本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市域和县域的角度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市域尺度下,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为0.7,整体处于全国中下水平。②县域尺度下,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态势且区域差异明显。③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的主要是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0.
长期护理问题是社会老年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人是否需要长期护理取决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丧失生活能力(olisability)是衡量老年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学者在测量生活能力丧失程度时使用了四种测量方法:(1)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测量方法,其测量内容一般由七个项目构成:洗澡、梳洗、穿衣、吃饭、步行、上厕所和从床上到椅子上;(2)日常生活的工具性活动(Instrumental Ac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