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税收和国债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对长期以来财政政策工具运用中存在的弊端分析,重构了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要控制经济通货膨胀过快增长的势头,实现快速发展这一目标,首先应保证财政政策自身的独立性,同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本文回顾了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给出了若干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同时,通过研究我国通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借鉴国外资本市场成熟的经验,主要从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支付、税收、货币政策等方面,对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揭示了造成经济弱势的财政政策原因,提出在新时期要调整的财政政策以更好地实现中部崛起战略,包括制定针对中部地区的财政援助计划、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因地制宜适当实行自主税收激励、加快区域开放以及支持节能减排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结合有关税收就业效应的理论研究,全面分析和探讨现阶段我国税收的就业效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分别从个人、企业和产业三个层面对税收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纵向税收竞争理论,地方政府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基建投资可以增加地方税基,这是地方政府将财政资金用于基建投资的内在机理。基于全国2000余个县(市)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财政转移支付显著增加了县(市)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不限定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影响大于专项转移支付。实证发现的政策含义为,要解决地方基建投资热的问题,需削弱转移支付对基建投资的收入效应,并减少地方从基建投资中的税收收益,这意味着要增加专项转移支付比例,并且改营业税为央地共享税。  相似文献   

6.
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负向财政税收收入 ,是提高财政政策效应的重要手段 ,对宏观经济调控作用有一定影响。它兼有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正和调节收入结构、改善社会消费与储蓄比例关系的职能。必须重视加强转移支付力建设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其财税行为会造成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到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使用1998-2007年中国县级层面的财政数据,以2001年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确立作为工具变量,估算中国地区层面的财政支出乘数,并研究转移支付不确定性对地区层面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县级地区转移支付不确定性每增加1个标准差会导致县级地区财政支出乘数减少0.57,专项转移支付不确定性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乘数下降的主要因素,而一般性转移支付不确定性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乘数没有显著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转移支付不确定性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使得地方政府提高当地企业的实际税率,减少了当地企业的产出,进而影响到地区层面产出。  相似文献   

8.
区域财政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投资政策对落后地区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实施的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发展已产生了一些效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还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9.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各地区财政收入差异不断缩小。中央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目转移支付等多个项目,各个项目均衡各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也具有差异性,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均衡性最强,返还性收入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均衡性效果较差,对缩小各地方财政收入差距作用很小。为此,需要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尤其是一般转移支付的比重,同时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缩小税收返还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财政政策是主要的制度保障,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难点在于完善省级主体功能区财政体制。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设计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财政政策的框架,并且提出了均衡性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制度进行公式化、标准化运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的话(张志超):政府间关系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与划分,以及由事权划分而产生的财权划分、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和划分问题。众所周知,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离不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和转变以及各级政府间的税收结构包括税制改革和调整都离不开政府间职能的界定,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建立同样要依赖于政府间职能的科学界定。显然,政府间职能界定与划分是财税理论研究和财税管理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政府间财权配置的科学依据,也是科学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条件,更是有效制定财政政策和预算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济背景分析(一)内需不足阻碍经济发展,而国债拉动内需潜力有限自1998年以来,为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抑制通货紧缩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发行国债,以带动投资回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发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开始,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中央政府加大了以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力度,财政政策也是今年及未来几年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财政政策效果得到较好的实现,必须要走出有关财政政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从政府的角度看,制定财政政策首先需要明确财政政策的目标。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目标应主要放在三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应是多管齐下,具体包括:预算结构的调整、税收手段和财政支出手段。另外,在财政政策手段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自凯恩斯理论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财政政策效应的主要指标是财政乘数,因而本综述主要讨论关于财政乘数问题的理论文献,其中主要涉及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对乘数的各种影响,目的在于判断财政扩张对经济产生刺激效应的条件。由于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作用于供给、需求和制度而产生效应,故本综述分别从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和制度约束三方面阐明西方学者的主要研究文献是如何解释财政乘数的决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5.
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对有关税收就业效应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我国的现状,尝试建立一个税收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目的于提高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属于无条件补助,是我国目前最规范最客观的补助项目,也是提高地方财力,增强公共服务水平主要手段.用实证方法论证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与地方政府税收及所接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我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存在"粘蝇纸效应",它在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上具有正负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旅游,既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同产业实行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从低碳旅游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古城修复保护契机下大同低碳旅游发展资本,提出大同发展低碳旅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层面、旅游企业层面、消费者层面共同参与,制定政策目标,合理规划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发展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构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示范点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转移支付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的乡镇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上都给予了农村地区很大的支持,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转移支付还存在诸如支付形式不合理、支付数额的具体计算不科学、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衡的现状,应建立省级及以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并完善专项转移支付,采用“因素法”计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数额,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过10多年的运行,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并从整体上勾画出我国财政体制立法的基本框架。但尚未构成形式完备、内容规范的分税制立法体系,分税制立法的内容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均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应从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支出责任的划分、税收立法权的界定、转移支付法的制定几个方面对分税制立法进行完善。使分税制朝着正确方向走下去。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初我国政府作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宏观经济决策。但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财政政策与税收以及居民收入、储蓄和居民消费3个方面对政策效应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