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一直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外贸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资源环境的代价也相当明显,如今低碳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的弊端更加突出,发展低碳绿色贸易迫在眉睫。分析低碳经济下中国发展绿色贸易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探讨将来可行的措施,这对促进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贸易,应该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法律体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加快国内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建立“碳标签”制度,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实施低碳经济下的适度贸易保护。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碳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碳关税"的概念。本文结合碳关税的提出背景,总结了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特点,分析碳关税的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进而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潮又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气候环境有可能成为新型贸易壁垒工具。协调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化压力为动力,追求外向型经济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以保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选择。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在低碳经济下我国保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险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SO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WTO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希田 《东方论坛》2002,(3):123-126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也是人类发展观的一大进步。本文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 WTO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种种表现 ,论述了“入世”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在入世后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以低碳经济为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文章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之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低碳经济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以西安市为例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产学研金"相结合、加快新兴产业研发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力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低碳转型、培育全民低碳意识等建议,从而促进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也是政府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因势利导的结果。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能源挑战、国家博弈以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低碳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基于此,我国政府应该扮演好低碳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主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通过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直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通过创新制度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和利益关系,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各地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表现形式各异,具体表现在利用能源结构等发展低碳经济的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行新一轮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以科学确定发展方向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当今和未来世界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笔者分析了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其必要性,阐述了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正能量,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出了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零售企业低碳营销势在必行,低碳营销是我国零售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我国零售企业要想顺利实施低碳营销,首先,应该理解低碳营销的内涵和特征;其次,要分析零售企业实施低碳营销的必要性;最后,要采取科学的低碳营销策略,包括低碳产品策略、低碳价格策略、低碳渠道策略和低碳促销策略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锁定与替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背景 当前,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大问题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广泛使用的时髦话语.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发展低碳经济,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财税政策的作用尤为重要。目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财税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通过借鉴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支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是对传统高碳经济的扬弃和超越,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自觉,它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观与之呼应.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观在对以往的价值观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更注重公平与和谐,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诉求相契合,这无疑是低碳经济在环境伦理学视阈下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低碳经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一些学者只关注自然(物质层面)低碳经济.需要提出"全面低碳经济"概念,探讨人的低碳经济活动系统的要素构件在横向和纵向上与其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全面培育低碳经济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和全面低碳经济的主导多维整合思维方式,以实现我国全面低碳经济既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低碳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大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农村人口比例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加强建设低碳农村。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未来将会成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低碳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低碳社会建设的全局。建设低碳社会与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低碳经济下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对指导农村能源消费和制定能源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下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剖析了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其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其低碳经济发展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钢铁企业的相关产业特征,从能源消耗及利用、环境污染及碳排放、经济效益、综合协调发展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潜力五个方面构建钢铁企业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钢铁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下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并将其应用到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中,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对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要求以及绩效评价的目标.最后从技术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绩效五个方面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提供了低碳经济下的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大体框架.为进一步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对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具体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报告中单篇阐述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生态文明为低碳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动力来源,低碳经济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第三个生态示范省,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是其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目前,黑龙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三高"产业多、低碳技术落后、区域低碳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可以通过转型资源型城市、推广生态示范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措施解决发展困境,以期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绿色金融政策的支撑。本文就国外绿色金融政策进行概述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优势,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环境逐步恶化及碳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将低碳经济融入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理念,从低碳视角构建了全新的、富于时代色彩的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对企业权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