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编者按:本刊上期发表了<老青岛的俄国人>后,很多读者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当年,青岛是哈尔滨和上海之外,俄罗斯人在中国的第三移民城市.青岛的近代城市文化中,除了受德国文化的影响,也浸润了不少俄罗斯的风情.比如青岛的欧式建筑中,俄罗斯风格的不在少数.青岛最早的涉外婚姻中,俄罗斯人是第一位.作者鲁继勇在1996年到2005年留学俄罗斯,获俄罗斯文学博士学位,深谙俄罗斯历史和文化.另外,他从年少时起,颇受热衷研究青岛近代文史的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对岛城的史、事、人物查询资料,考竟源流,较有独自的见地.他将为读者陆续带来<老青岛的俄国人>,也带来一种我们不常见的青岛近代文化和一个别样的经典市南.  相似文献   

3.
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周围作为德国殖民地.德国立即大力开发青岛,欲建为远东"小柏林",美国、英国、日本、俄国人来青岛发展,美、英、俄先后建立了领事馆.  相似文献   

4.
T·尤里甫的另一个侄子,W·尤里甫在俄罗斯大学时学的是建筑工程,在T·尤里甫来青岛后认为青岛适于欧洲人居住,而青岛又正处于一个城市建设发展时期,认为W·尤里甫来青岛发展可以发挥作用,遂召他来到了青岛。W·尤里甫来青岛后,向青岛市政府申报材料,成为了注册建筑设计师,他亲自设计的建筑受到业主的认可,业务应接不暇,于是他成立了尤里甫事务所,以建筑设计为主,也从事营造建筑。  相似文献   

5.
青岛素有琴岛美誉,青岛人最早见到的西洋乐器的演奏,是在德占时期。有记载称:由中国高官参加的一次德国人的家庭聚会中,他见到有一位中年妇女弹奏披雅娜(当时对钢琴的音译),一位少女拉着怀娥玲(当时对小提琴的音译),就问德国人:演奏这么一场,要花多少钱?对方说这是他的妻子和女儿,这使得中国的高官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6.
7.
上世纪初,德国人将西方文化带至青岛,而在传播方面,客寓青岛的俄国侨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老青岛喝牛奶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再加上西方人士不断迁入青岛,牛奶业(当时的习惯叫做牛乳业)成为青岛的一大产业。1940年北京《中华周报》一篇《青岛早晨》的散文写到:朝霞在海面上升起,送奶人的自行车行在起伏的马路上,牛奶瓶碰撞着,叮当作响,这是每天清晨青岛的音乐。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参观过青岛啤酒博物馆,一定知道那里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是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美国偶遇青啤员工时留下的,也是青岛啤酒代表中国同行赢得国际认可的真实见证,对于其中的故事,每一个青啤人都能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0.
11.
12.
于丽 《青岛画报》2005,(6):74-75
如果缺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八大关,青岛就失去了今日的这般风韵;如果没有街头巷里不经意间停驻的古式洋楼别院,青岛的城市之美就要大打折扣.因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青岛的美显得与众不同,让人留恋.那些暗藏在城市褶皱中的幽幽的老建筑,耄耋老人一般安然无争,固守着一分静谧、一分时光的沉淀,兀自静视着今日之现代的熙攘.因为它们的存在,青岛演化成个偌大的建筑博物馆,风光无限;它们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可宝贵的一笔财富,一笔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老青岛的外国侨民中除开办有日本中小学、美国学校、英国学校、德国学校之外,俄国侨民在莱阳路还开办有俄罗斯学校。俄国矿业工程师尼噶拉伊·伊万诺维奇和妻子安娜·珀里斯考夫娜牙医师带领他们的两个女儿从哈尔滨来到青岛,一家人住在当时上流社会聚集的太平角一带,姐妹二人在俄罗斯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14.
作为邮票收藏的一种,明信片以更加灵活、丰富的画面信息成为了历史的写照.这组德占时期的老明信片,展现了老青岛的风情,曾经的太平路、湖 南路的风貌唤起了人们对往日的追忆.  相似文献   

15.
《青岛画报》2011,(7):10
这一月,我流连于老青岛的名士之林。福山支路5号,是当年康有为的居所"天游园"。1917年,一个身穿长袍,面容清瞿的男人来到青岛。第一次履足这个风景秀美的海滨都市,他被青岛的风光震慑了。此行,他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使命,为青岛奉献一句城市广告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个男人,就是康有为。这栋房子,收容了他了沉默的老年身躯,伴随着那些璀璨往事,他在这里渡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16.
17.
18.
俄国以外的俄罗斯人[美]A.海曼与两年前相比,居住在俄罗斯以外的大约2500万俄罗斯人的地位问题现在成了具有重要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大问题。目前俄罗斯军队在俄以外地区的军事行动大多与境外的俄罗斯人命运有关。例如在东摩尔多瓦,俄罗斯第14军的行动并非是要维...  相似文献   

19.
沟通中俄文化的使者──记十九世纪来华的俄国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史上,随俄国传教士团来华的俄国医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拟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期引起国内学术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 早在1711年,清朝理藩院在准许俄国传教士团换班时,便要求俄国派一名外科良医随传教士团一起前来中国①。 1715年俄历12月 2日,彼得一世下令派遣彼得堡医院外科医生英国人托马斯·加文随洛伦茨·朝格一起前往中国②。这是俄国政府派到中国来的第一个医生。在此之后,俄国政府又于1719年6月初,决定派遣英国人医生约翰·贝尔随俄国特命使臣列夫·伊斯梅洛夫(旧译伊兹迈洛夫)前往中国③。…  相似文献   

20.
引子: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乡曲袅袅、暗香浮动、风情依日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隧道,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依然灵动,似乎把劈柴院的百年轻轻略去,而老青岛的风花雪月仍清晰可见,散落在幽深致远的青石板小街,也让青岛人的怀旧情结有一个尽情释放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