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新文化指的是经济基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在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都市,人们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经济行为和人际关系的交往准则和规范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范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现象。这种都市新文化已被理论界概括为“经济新伦理”。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是与经济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入世"加速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为背景来探讨中国现代经济伦理的构建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伦理处于一种自然经济伦理、计划经济伦理及市场经济伦理"三元交叉并立"状态,其中存在着"伦理后滞"、"伦理错位"、"伦理失范"等消极现象;"入世"迫切要求经济伦理转向一种以市场经济伦理为基础、自然经济伦理和计划经济伦理中具有现代意义的部分作补充这样一种现代经济伦理体系,这种体系主要由人本伦理、生态伦理、竞合伦理及契约伦理等四类伦理组成;要构建现代经济伦理,从伦理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伦理前导"和"伦理相生"等方式.  相似文献   

3.
关系和谐:儒家伦理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伦理的传统界定有很多,但它们都不全面,只强调儒家伦理的人际关系或身心关系层面。关系和谐是儒家伦理的主要特征。儒家伦理的关系和谐包括四个层次:身心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关系和谐的角度界定儒家伦理不但可以全面的概括其四个方面,而且能很好地表现其生态价值观及其与当代文化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豪 《江淮论坛》2008,20(1):49-53
作为文化存在的经济伦理在实践有效性方面存在"目的一工具"的价值难题、经济伦理规范的有效性难题、经济伦理制度化难题.经济伦理实现其现实可能性必须超越这些难题,为此,经济伦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经济伦理作为规导经济行为的文化手段必须以目的性价值为导向;必须既要反映与维护客观经济伦理又要体现人类的价值追求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必须成为经济活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一种共有信念.因此,经济伦理的可能性是有限度的,这种有限性还表现在经济伦理可能发挥作用的范围也是需要限定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是伦理学研究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就其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完全可以载入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史的辉煌篇章,与春秋战国、两汉、两宋、明清之际和五四时期一样光耀史册。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萌生孕育时期,两汉是传统主流伦理价值观的确立时期,两宋是传统伦理思想的体系化和成熟时期,明清之际是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总结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批判旧伦理、提倡新伦理的启蒙时期,那么改革开放30年则是中华民族伦理文化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重大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得到系统阐发和全面确立的时期,是伦理学学科全面恢复、发展和走向繁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鲁鹏 《东岳论丛》2011,32(10):10-16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有两种言说,以经济活动为对象的言说和以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为对象的言说。经济活动本身没有伦理性,参与者行为才是伦理问题的发生地,前者是价值中立的,后者可做伦理评判。以往的言说多没看到经济与伦理关系中"经济活动"和"参与者行为"的区别,二者的混淆导致对经济和伦理均为不利的结果。在中国,以1978年为界,先后有伦理影响经济、自身也被扭曲,和经济影响伦理、自身也被扭曲的现象发生。给我们的教益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如果被实践证明最有利于创造财富同时也带来许多伦理问题,则应当在维护而不是否定这种经济活动(方式)的前提或基础上,矫正参与者行为,这种做法或许短时不能立竿见影,却既有利于经济,也有利于伦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念也因此剧变而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家庭,这一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及其人际关系、道德规范也必然会作出相应的反映。本文试图对这种反映即主要家庭人际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所谓家庭人际关系,是指组成家庭的分子之间的关系。家庭越大,层次越多,分子越多,则关系的种类和次数也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在宗法型家庭结构逐渐瓦解的基础上,正在由过去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8.
市场秩序有其内在的伦理蕴涵,这是市场有序的伦理基础,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反伦理的趋向,这一趋向更由于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法律的原因而放大,致使市场缺乏伦理秩序的支持而陷入混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求市场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自公司治理这一概念在中国出现以来,理论界与实践界便不断地寻找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而在此过程中识别出推动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核心因素是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制度的关键。本文分别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1984年到1993年转轨经济时期、1993年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以及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过程,总结了每个阶段的治理特征并提炼出了每个阶段所出现的典型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公司治理的演进过程实际上是由中国特有的伦理问题所推动的,公司治理与伦理存在协同演进的过程,如何将伦理维度导入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是未来中国公司治理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防范行政伦理失范的制度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权力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对应的是,原有的行政伦理日渐式微,新的伦理规范尚未建立,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广泛存在。要解决行政伦理失范,必须认识其表现、剖析其原因,从而选择防范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失范的方式。从制度建设方面着手,构建防范行政伦理失范的机制当属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弱点、我国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给腐败提供了生存空间 ,成为引发、诱发腐败的根本性因素。1.利益驱动原因。在利益最大化根本属性的推动下 ,原计划经济体制下 ,依靠意识形态的强大作用约束和维持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奉献型经济伦理体系开始崩溃 ,取而代之的是承认人们追逐利益合理性的经济伦理体系。这种经济伦理体系由于弱化了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约束作用 ,导致一部分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恶意膨胀、人性的泯灭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形…  相似文献   

12.
汤一介在《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一文中认为,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对造就中国现代企业家是否有意义,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乔洪武 《江汉论坛》2014,(3):100-105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中,经济伦理变迁的路径依赖会对经济转型本身以及与经济体制相吻合的经济伦理的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原有的计划经济的经济伦理特质会使转型中的经济伦理陷入以下困境:首先,由于路径依赖,原体制经济伦理的"道德性标准"成为导致当今我国社会商业中的伦理严重非道德化的根本原因。其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谓的"德治"传统遗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的漠视,而且成为建设法治型国家的极大障碍。第三,原体制经济伦理的"官本位特权"意识成为阻碍确立现代市场经济科学、理性的伦理精神以及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最顽固的障碍。而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则在政府。政府一是要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完善经济伦理所植根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利用优良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引领和推进经济伦理的发展与进步;二是要顺应市场经济转型的要求,自觉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执政伦理观念变革的步伐,以良好的政治伦理推进经济伦理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李聪明  李文利 《河北学刊》2006,26(4):220-224
中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人治向法治、身分等级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新旧两种社会体制并存,行政伦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行政伦理的内涵及其特征入手,结合中国现实,并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理价值观其表现蕴含于儒家伦理思想中 ,主要可从儒家重义、好仁、守礼、求中诸方面说明。儒家伦理价值观以伦理原则作为评价社会人事、万物的根本价值尺度 ,其形成原因可从儒家“天人合一”伦理哲学世界观中得以说明 ;其更深层根由 ,还须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中寻找 ,从根本上说 ,儒家伦理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反映 ,是在其基础上产生并服务于这种政治、经济制度的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后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历时十多年。这是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大调整的历史时期,并且这种战略调整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直至完善。这种改革动摇了建国后历时三十年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格局,形成了市场经济色彩愈来愈浓的几大经济区域。这种区域经济在中国空间上的格局构  相似文献   

17.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具有其突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价值。诚信伦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促进经济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生活保持活力和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伴随着传统伦理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伦理观念和社会行为的二元性.面对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政府既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管理经验,也不能盲目搬用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社会的科学管理,而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元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要.有必要探索适合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新型现代管理方式,构建二元结构的政府管理模式,即科学管理模式和伦理管理模式,以有效推动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每个社会都有其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并为其社会经济、政治服务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调控机制。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社会,产生了一整套为小农经济、宗法血缘关系和专制制度服务的政治伦理制度。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纲常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秩序。几千年来,这一政治伦理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今天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使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关系及其伦理关系的整合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强 《兰州学刊》2002,(3):37-39,23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关系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社会关系的状态的良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个人幸福国家强盛的条件.各种社会关系的"好""坏"与"善""恶"的评价和要求是一种伦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