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出过这样一个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这就是时间。 世界上最公正的莫过于时间了。不管是对住在白宫里不愁吃喝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还是对露宿街头饿得精瘦的非洲索马里灾民,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对在花前月下相依相偎的恋人它不延长一分,对苦守铁窗恨天怨地的囚徒它不缩短一秒。一视同仁,铁面无私,时间从不趋炎附势。 尽管时间是如此公正,然而,处于相同学习环境或相同工作条件下的人们,成绩和成就却参差不齐、大小各异:列宁、毛泽东也有同班同学,叶圣陶、陈景润也并不各自一人在学校里教书,但为什么列宁、毛泽东的同学没有成为他们那样的革命家?叶圣陶、陈景润的同事也和作家、数学家相去甚远?当然。那些“饱食终日、无  相似文献   

2.
烧香拜佛竟演化为腐败的一种手段,不仅是对宗教的亵读,也是对国家的亵渎。时光走入21世纪以后,"烧香腐败"之风日盛,其背后产生的腐败链条也已经枝繁叶茂。当佛祖也能被拿来当腐败的幌子时,人们不禁要问:对于贪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制约他们?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郝兰后,我才明白自己是个多么紧张的入。我托她去帮我家亲戚的小孩联系一个设计单位的工作,我在电话里飞快地说好见面地点,然后飞奔而去。郝兰穿着平底鞋,踩着脚踏车缓缓而来,长丝巾飘在风中像春天里的一道景致。我有些愣住了:她倒真是悠闲。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93年10月1日正式全面施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便称为国家公务员。他们在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都执掌着一定的权力,因而老百姓又称之为“政府官员”。他们在实践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之时,其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与社会风气的好坏,而且关系到改革的进程与成败。为了强化国家公务员的职业修养,在公务员队伍中讲求做好人、当清官、干实事是十分必要的。堂堂正正做人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自古以来,人们皆认为“…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被机关牵着鼻子走,是当前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威信不高,领导工作章法乱、效率低,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笔者观察和调查,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有稿就念。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管在多么重要的会议上发表讲话,不管讲多么重要的内容,自己既不出思想,又不出路子,一概委托于秘书班子准备。工作人员准备好了稿子,甚至连看都不看就拿到大会上讲,人们经常叽讽的那种“未完,接下页”的领导干部,在一些单位确实存在。群众评价这些领导干部的讲话是首长的名义,机关的意图,秘书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眼下有个新论断,说是“越穷越腐败”。这话是冲着广西说的,因为这些年来,“广西贪官手拉手,被告席上排队走。” 众所周知,广西尚穷。但查出来的贪官人人“油水过剩”,肚皮都是撑得圆鼓鼓的。像梁用浩、徐炳松、锗之田、李乘龙、成克杰……他们的“贪绩”都比其人其名大得多,少的贪了数百万,多的一口吃了上千万,甚至数千万。正因为不太富裕的广西出了这么多“膘肥体壮”的贪官,故让人觉得反常了,于是人们又从“广西现象”得出了“越穷越腐败”这么一个论断来。 “越穷越腐败”按理不合逻辑。地方穷,财政赤,老百姓袋里叮当响,咋…  相似文献   

7.
上篇:不该享受的“风光” 应当说,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在中国共产党这支大军中,绝大多数公仆未能忘记历史教训,未能丢掉自己的本色,他们勤政廉洁、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随着和平年代的歌舞升平,随着一些共产党人的自身退化,昔日被共产党人扫除的贪婪、私有的欲望又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滋长起来。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玩起了公费娱乐的“风光”游戏。而这种公费娱乐正是中国老百姓所不希望看到的,同时它也成为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振兴党在群众中威望的突破口。前不久,笔者走访了一些省市的纪检、检察部门,从他们设立的举报电话及处理的案件中,了解到了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费满足娱乐欲望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少数巨贪者罪恶累累,却能稳坐钓鱼船,有的甚至青云直上.这种现象有人戏称为“腐而不败”。 民间有句俚语:“大腐败做报告,中腐败吓一跳,小腐败戴手铐”。这一俚语里大中小不光指贪婪的程度,更是指权势的高下。确实,许多巨贪分子都权高位重,这是他们成为巨贪的资本。他们依权仗势谋私敛财,在他们自己管辖的那个地方、那个单位、那块三亩六分地上,大搞一言堂,家天下,打击报复仗义执言者,压制民主,称王称霸,使那块“小领地”万马齐喑。盐城的李树春、靖江的王新民、泰安的胡建学,都是在他们被调离显赫的位置,丧失极重的权势后,才被“掀起他们的盖头来”,正是这一俚语的最好注脚。 纵观暴发查处的若干经济大案要案,可以说没有一起后面是没有一定的政治后台的。这些后台有的一手操纵,亲自策划、参与犯罪,有的因收受了巨贪分子的贿赂而成为巨贪的帮凶、保护伞。正因为他们与巨贪分子是一根线上的蚂蚱,所以在查处巨贪分子的时候,他们总会动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处处设障碍,使绊子,  相似文献   

9.
看过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人都会被杨过和小龙女的坚贞爱情所打动,即使被周围人误解、即使有情敌的威胁、即使身中情花之毒、甚至以为对方已不在人世,他们仍然在心底爱着彼此,最终双双武功有成、救国救民,并从此相守一生。堪称“神仙眷侣”。在当今体坛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神雕侠侣,虽然他们的经历也许没有小说中那么坎坷、那么玄妙,但是在他们之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对老百姓而言,张平的作品至少替他们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但在这吼声背后,我们日常看到、听到的,更多是对腐败的痛恨和无能为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结。这种愤怒却无力的感觉弥散在人群中,最后变成了见怪不怪,最后变成了麻木不仁,最后有些人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11.
羊年洋心愿     
羊年来临,辞旧迎新。在过去的马年里,奋斗在中国各个领域的外国专家都是"蛮拼的",值得我们"点赞"。那么问题来了,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对自己如何总结?新的一年,他们有什么样的心愿?羊年里他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本期特别策划,我们请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敞开心扉,"理性"地回顾自己的马年收获,"任性"地展望自己的羊年心愿。  相似文献   

12.
报载:解放军某团卫生员杨志,生于医学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他从小爱上了医学行当,尤其对祖传针灸治病造诣颇深,入伍后专门在卫生队从事针灸治病工作.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服务非常热情周到,深受群众的爱戴。然而,在树不树他为“爱民标兵”问题上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他思想保守。贴身珍藏的秘方从不给人看,怎么能够树标兵的条件?为此,团领导几次找小杨谈心,他终于吐出了真言:“我家从爷爷辈开始在自己身上试针。在亲人身上试针,寻找出至今在《针灸大全》上未载有的30多个穴位。爷爷要求爸爸不能将穴位传给外人,爸爸也是这样要求我,并立下家规,传子不传女.更不能传外人.我不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16,(10):56-59
马克·吕布:“摄影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近乎痴迷的爱好!”
  “1957年,中国是被‘禁止’进入的。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工作,碰不到其他摄影师,实在太棒了。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的法国人,加起来大概只有一打。就像在印度做的那样,我每天一个人出去,看看市面上有什么东西可拍。我试图记住玛格南给我的提醒,我应该拍一些图片故事,可实际上我还是只拍了那些打动我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培训中,老师问在场的学员:“你们认为自己很会说话的,请举手。”35个培训学员中只有2-3个人举了手,还是犹犹豫豫的。是呀,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说话容易,但是要把话说到位,非常困难。有的管理者讲:我招聘人的时候,看他能力的高低,就看他说话的水平的高低。说话多么重要!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好话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和大家分享。 不同事情,不同说法 好事情,用播新闻的方式。前一段时间,培训部外请了公司的一位兼职讲师。我旁听了他的课程,想学习一点东西。课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国人关注的头疼事。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人才流失的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出国。在中国高等教育最顶峰的几所名牌大学里,最优秀的毕业生,特别是在尖端专业热门领域里有较高造诣的学生,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把自己所学的本领回报给自己的故土、自己的祖国,因为他们选择了出国。数以十万计的高材生出国,意味  相似文献   

16.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许多干部注重知识更新和理论素质的提高,繁忙工作之余不忘给自己“充电”,这是很可喜的现象。可是一些官员的文凭获取过程已经变味,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腐败——“权学交易”。 何谓“权学交易”?在市场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17.
无耻的人,无所不用其极。眼中不容理,舌下不含真,耳里不听劝,心底不纳情。你跟无耻的人讲理,就好像你跟卑鄙动感情,都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可以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为马,胡搅蛮缠,他们否定自我之外的一切,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无耻的人,只有搞乱了别人,方觉得安妥了自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少数青年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中,越接近40岁,各种违法违纪案件越相对集中。据某市检察机关统计,今年该地查处的县乡领导干部中,40岁以下的竞占到22%,人们称之为“39岁现象”。30多岁就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可谓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但他们为何壮志未酬就马失前蹄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在特定的年龄段走向腐败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错误心理。  相似文献   

19.
占卜者     
占卜者坐在市场里收钱算卦,忽然有人赶来告诉他,他家的门被撬,家里的所有东西都被偷走了.占卜者大吃一惊,气得跳了起来,唉声叹气地赶回家中,察看所发生的事.一位旁观者见此便说:“喂,朋友,你不是宣称你能预知别人的祸福吗,怎么连自己的事情都没预测到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机构改革先行一步的地区和单位,顺利地完成了机关干部向公务员的过渡,许多同志跨进了国家公务员行列。面对个人身份的新称谓、公务关系的新“角色”、人事管理的新制度,他们在想什么?最近,笔者通过对部分人员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振奋 谈到自己成了国家公务员,许多同志笑逐颜开,神采飞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认为,自己在政府机关里,代表着国家行使行政权,从事的是光荣而又崇高的事业。既有稳定的职业,又有固定的收入,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好,再说,公务员制度还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志士仁人锥处囊中,有条件、有机会脱颖而出。公务员是社会上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他们庆幸自己赶上了好年头,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心中油然升起飞鸟投林的归宿感,士为知己者用的知遇感,来日方长显身手的振奋感,愉快地走向新生活。 懈怠 有的同志想,前一阵子好不容易熬过了分流关,闯过了考核关,方圆了公务员之梦。苦尽甘来,也该喘口气,歇歇脚了。有的同志认为,虽说公务员队伍是动态的,能上能下,能进能退,但我们毕竟刚当上公务员,哪能朝令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