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筱凡 《东岳论丛》2005,26(3):200-2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传媒市场已经形成。对于报业来说,读者市场是报纸生存的基础;广告市场是报纸赢利的主要方式;新闻资源市场是报业竞争的关键所在;投资者市场是报纸融资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张东 《兰州学刊》2003,(5):202-202
我国地方报业主要有省、市、县级党报和机关报构成 ,还有一些行业报纸作补充。这种报纸同质、传播渠道类同、资源重叠浪费的现象 ,也算社会主义的特色 ,留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 ,媒介集团的实力形成领域垄断 ,“一城一报”或数城一报 ,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我国省会城市是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早报、都市报、日报、晚报等等都各自为阵 ,争夺同一受众群 ,所提供的新闻产品大同小异 ,争夺的广告商也是同源同流的。这就是造成报业习惯于既定的模式运作 ,在人所共知的市场抢饭吃 ,表现形式也大量克隆 ,缺乏创新机制 ,无…  相似文献   

3.
现代报业组织在发展战略上,不断创新专版业务,其报纸版面结构规模化扩张,形成当代新型"大副刊专版",赋予报纸新的生命力,保持现代报业组织信息竞争的战略优势.多版组"大副刊专版"与受众市场对接,关注客户需求,深层次调整业务品种,持续为受众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创新品种,有效实施"客户获得"策略.报业组织的新型区域化专版,选择服务于特定区域目标受众市场,有利于报业组织区域市场的竞争角逐.报业组织持续创新,调整报纸结构,"大副刊专版"的新模式,还包括电子网络版的发展创新,使报业组织具备战略的灵活性,开拓和获取新的受众市场份额.报业组织制定"客户忠实于你"的计划,设置相关专版,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影响客户的情感因素,加强客户忠诚度.报业组织客户获得的多种新战略运用,使其不断保持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激烈的生存压力下,主流化转型成为都市类报纸突围发展的一种重要走向,一批发展态势较好的都市类报纸纷纷竖起“主流媒体”的大旗。本文试图从报业市场对主流媒体的期待、都市报自身的生存危机和责任感两方面解析传统的“市民生活报”转向“主流媒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市场有一个惟一不变的定律 ,即一切皆变。社会信息需求在不断地变换内容 ,报纸的“卖点”在不断地转移方向 ,广告客户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更重要的是读者群在不断地分化组合。一般来说 ,构成报业市场的要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报纸生产者 ,另一方面当然是报纸的消费方———读者 ,正因为读者有了了解社会各方面新近变化的情况 ,以及获得娱乐和精神享受的需求 ,才有了报纸 ,从这个意义上讲 ,报纸是为读者而生产的。鉴于读者对办报人而言意义重大 ,近年来出现“读者市场”的提法。从主观意义来看 ,“读者市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读…  相似文献   

6.
一、党报正面临十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党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一向具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享有高度的权威性 ,长期占据着中国报业的核心地位。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新闻媒介的结构以报业为主 ,而报业又主要由党报所组成 ,党报几乎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代名词。党报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但随着我国不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党报作为信息产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因此 ,近些年来 ,党报遇到了来自市场的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 ,一些新生的市场化报纸和市民生活类报纸以其时尚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报先后应运而生,近年来为更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许多经济报都在创造条件改为政府的机关报。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新事物,是中国新闻事业繁荣的重要标志。政府机关报如何办,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总结。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以期有更深入的讨论。政府机关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一动上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把经济搞上去,是一项十分翼杂、艰巨的任务。人fi’1既渴望通过报纸了解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湖南省会报业市场风生云起 ,激战方炽。《潇湘晨报》出手不凡 ,《三湘都市报》后劲正足 ,两家报纸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备天然的舆论监督“强势”地位。其原因 ,一是两家报纸作为省级报纸 ,地位“高” ,舆论监督难度相对较小 ;二是其作为纯市民报 ,具有更强的读者意识 ,报道风格一般倾向于以普通读者的视角为读者“说话”。这种“强势”地位 ,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的一大利器 ,《长沙晚报》为保持其传统领先优势 ,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迎接挑战。那么 ,省会城市的晚报如何扬长避短 ,在舆论监督领域与省级都市报 (或市民报 )展开竞争呢 ?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培养报纸核心竞争力入手,提出了以壮大报纸实力为目标的经营策略,强调目标营销、新闻活动等在报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报业竞争实质上是报纸质量的竞争,报纸质量乃是报业经营的基础,只有保证质量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梦凡 《兰州学刊》2006,(12):197-198
近年来,报业集团的不断成立标志着报业朝着科学管理、有序经营的企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有国家级报业集团39家,彻底改变了我国报纸的市场格局,报社逐步从政府附属机构转变为商品的生产者,报业市场竞争主体逐步成长起来。本文尝试从报业集团的角度研究其市场力量,及规模化发展对其有效获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认识到报业是一种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界在认识上的一大突破。把报业当作一种产业,大力发展报业经济,并通过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报纸事业的发展,是报界的同志思考最多的问题。这里,就报业经济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一、事业与产业的关系问题中国的报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不存在议事日程的事业与产业的关系问题。总体上讲,报纸,特别是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舆论工具,报社的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亦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办法进行。报社的日常经费大多由财政拨款,或全额或差额…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党报要想更好地吸引读者,就必须把报纸办得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怎样才能增强贴近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为党委机关报,它不同于群体报、行业报、晚报、文摘报和生活类报纸。它应该立足于自身优势,保证党报性质,发挥耳目、喉舌作用,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而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发行量而弱化主功  相似文献   

13.
马学清  胡正代 《天府新论》2004,(Z2):276-277
地市党报是我国党报的主体.地市党报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适应报业市场的竞争,地方党报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内容和形式同时入手,对报纸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肖朝利 《兰州学刊》2003,(4):198-198,201
曾经壁垒森严的国内传媒产业在一夜春风过后 ,有一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 ,尤其纸媒体 ,就象是雨后春笋 ,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 ,兰州也不例外。从 1997年开始 ,兰州报业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容期 ,逐利而来的投资商以及不甘寂寞的老牌机关报、党报迅速催生的数家纸媒新贵 ,争相切割兰州报业这块蛋糕 ,原本相对平静的金城报业市场一时烽烟四起。 1997年 ,《兰州晨报》正式亮相金城 ,1999年《西部商报》问世 ,2 0 0 0年《都市天地报》诞生 ,2 0 0 2年《科技鑫报》又异军突起 ,再加上此前半死不活的《甘肃青年报》、《甘肃经济日报》等 ,目前至…  相似文献   

15.
经济工作是全党工作的中心,发展经济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主题。《兰州日报》是兰州市委机关报兼政府经济报,所以,我们从办报以来就不断地从体裁、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拓展经济报道的领域。一、拓宽经济报道的空间内涵《兰州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毫无疑问要充当党的喉舌,做党的参谋,这是党报不可动摇的原则。报业不管如何繁荣,在我国报纸宣传中起核心作用的依然是党报。但这种地位和作用还必须靠党报工作人员创造性地为党的各项工作服务,才能得到保证和体现,尤其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工作呜锣开道。作为经济报道,首先要…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中,机关报晚报的定位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从面向普通市民和城乡干部到面向城市主流人群,从依托“三大支柱”到主流新闻立报,从城乡发行并重、政企公告工商广告兼顾到密集覆盖城市和重要城镇、主要争取工商广告客户,《长沙晚报》的实践是机关报晚报定位选择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张梅 《兰州学刊》2000,(4):78-78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晚报复兴,扩版狂潮之后,迎来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并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以都市报纸异军突起为首要特点的报业发展新阶段。有人说,我国的都市报是在全国2000多种报纸激烈竞争和市场分割基本完毕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这种说法不无依据:十几年前,如要问谁是报业老人,人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指出《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当属中国报业之冠。而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报摊已没有固定的“老大”的位置,倒是“新人”辈出,其中一些都市报渐渐稳占“龙头”地位。这一点也不奇怪,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必然需要大众传媒快捷地、…  相似文献   

18.
现代报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的竞争,这已成为报界同仁的共识。可是,在报纸的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报纸面临新的读者困境、报纸的读者关注出现误区、报纸读者处于角色尴尬境地这一系列问题,又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报纸的读者意识。我认为,我们的报纸必须实现从报纸本位向读者本位的根本性转变,重构报纸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报业告别事业型管理和补贴输血过日子的历史,依靠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使报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现在我国已成立的六个报业集团适应国际报业发展的趋势中,可以肯定地说,我国报业正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大发展时期。报业产业化是指报纸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主要通过自身规范的市场运作,而得到补偿和价值增值。如采访、编辑、发行等各个环节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要通过它的市场运作而得到补偿和增值。那么,实施产业化实质是要求我们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台湾报业及副刊发展特色将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划分为四个时期:台湾报纸副刊的起源与融合,台湾报纸副刊的重建与稳定,台湾报纸副刊的转型与发展,台湾报纸副刊的困境与突破。副刊在其发展历程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报屁股发展成值得一看的版面,继而又发展成报业竞争之决胜地,而今则沦为困难坚守的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