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人时刊》2020,(2):21-21
据新华社消息: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复信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春节前夕,卡斯卡德小学50名四年级学生用中文写给习近平新年贺卡,介绍他们学习中文的情况和个人爱好,表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表示希望能有机会访问中国,并祝习爷爷新年快乐。  相似文献   

2.
论孔子学院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世界各地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推动下,海外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孔子学院建设的时代背景,详尽阐述了孔子学院的文化沟通意义、文化调控功能和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承意义。孔子学院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是自身文化的一次发展成熟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3.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是中国政府为了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机构。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成立,之后,孔子学院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建立了近500所的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4.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是海外朋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学习借鉴不同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发展而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龙头产品,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发展的势头引人瞩目。本文谨就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作一概括性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孔子学院已成为世界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主要平台,推动海外汉语教学,扩大汉语教学的规模和阵地是孔子学院的重要工作。文章分析了乌克兰汉学研究及汉语教学的现状,回顾了卢甘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教学、宣传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展示舞台。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器物形态、制度形态和国家精神三个逻辑层次,上海世博充分展示了这三个层次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处于国家精神形态层面的美国的文化软实力远远领先于尚处于制度形态和器物形态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构建国家精神。中国在国际上推行的孔子学院,以及重庆的中国红歌会正是构建中国国家精神、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文化活动是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形式。本文以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的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中国结活动为例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过程,并对以往的文化活动进行了反思。孔子学院应更多地展现文化活动的内涵,加强文化融合,从而促进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但是相较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与输出显得比较欠缺。2004年中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任务,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与其他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现以跨文化传播为研究重点,探讨“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林华 《华人时刊》2009,(9):58-60
3月12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说,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远超中方预期。目前海外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汉语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估计2010年全球将有1亿外国人学汉语。顺应全球方兴未艾的汉语学习热潮,从2004年开始,中国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目前有8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旨在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晓帆 《21世纪》2001,(10):36-37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就在中国的家长们热衷于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的时候,外国的家长们也开始积极地把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美国、英国、日本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文热”悄然兴起。我曾去日本某大学教授中文课,亲眼目睹了日本学习中文的热情。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了有关中国的课程。学生们之所以选修中文,是因为好找工作。当然,我所在的那所日本大学里,也有很多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基本上是自费去日本学习的。这些中国留学生报考的专业主要是经济、经营学科。以我工作过的某大学经济学部为例,中文方面开的选修课有“中国概论”(一)…  相似文献   

11.
一位接受纯粹美国式教育、几乎一句中文都不懂的美籍华裔摄影家。却被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深深吸引历时两年多在中国各地取景拍摄,她的作品曾被美国夏威夷州作为赠礼送给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当她终于得以在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示自己对《红楼梦》的诠释时.她说:拍摄红楼梦系列的过程,让我为内心深处的激情找到了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12.
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已成为利比里亚民众学习汉语语言文化,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学院在汉语教学推广以及中国文化宣传方面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只要摸准并满足当地汉语学习者的需要,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孔子学院必将吸引大量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许多高校在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和教育部的直接推动下,逐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明显增强。2004年7月,国家开始实施“汉语桥”工程,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举措,尤其引人瞩目。同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相继成立。可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将形成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又一个新的浪潮。十几年…  相似文献   

14.
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也是外国入学习汉语的最佳场所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作为中亚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载体,中亚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中亚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识,使我们能及时地采取相关策略,促使中亚孔子学院更好发展,进而把中亚地区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中文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典型性。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呈现出纳入考试体系和“由高向低”“部分纳入”等样态特征。推动纳入的驱动因素为:战略互信不断加强、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中文需求持续增长、教育合作逐步深化、孔子学院/课堂助力中文纳入等。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各学段纳入进程不一致、教学资源比较匮乏、中文教育地位偏低、孔子学院/课堂助力不足等。推动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中文教育走深走实,需加强中文教育统筹规划,加快白俄罗斯本土教育资源建设,切实提高中文教育地位,加大孔子学院/课堂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孔子学院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助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成为新时期孔子学院建设的逻辑主线.孔子学院建设的守正,即坚守孔子学院的建院初心与使命,应牢守中文教育之正、文化传播之正、服务全局之正和安全发展之正;创新,即适应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安全、智慧、融合发展,在发展理念、办学模式、服务机制和平台功能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以践行时代新使命.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创新是守正的延展,两者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新时代孔子学院建设应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学院是中国对外传播汉语的非营利机构,它的根本宗旨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以教授语言为切入点。中国和俄罗斯人文合作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发展,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本身引起了俄罗斯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俄罗斯一直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有戒备心理等因素给孔子学院的发展造成障碍。孔子学院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本文拟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分析孔子学院在俄罗斯传播文化的现状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荀春荣 《中华魂》2010,(6):38-39
报载,到2010年2月初。全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仅法国就建了13所孔子学院和两个孔子课堂。去年法国选学中文的学生达25687人.比2004年增长近3倍。今年2月3日第28届巴黎语言博览会上,汉语文化展区特别热闹。法国文化部长.安道尔公国首相.法国教育部的汉语督学都出席了中国展区的开幕式。会上外国人学汉语、说汉语的热烈情景让在场的中国人都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9.
孔子学院创立9年多以来发展迅速,如今已遍布海外,汉语的国际教育初具规模。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形势下,孔子学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是推行对外文化战略的前沿阵地;它能够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它还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全面崛起和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的实施,孔子学院应承担更高层次的文化推介与研究工作;应摆脱语言文化传播的单向思路,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应配合国家的外交总体布局,致力于构筑新时期的中华文化圈;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应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师素养,加强对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的科研力度,使之成为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应借鉴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海外教学经验,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讲好当代中国故事;应将其触角从大城市拓展至乡村与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中国与澳洲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健康经济关系,澳洲人民对中国的认识依然有限。澳洲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重点常常只限于经济趋势,而重要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则极少分析。近日在西澳大学建立的孔子学院将扮演矫正这一局面的重要角色,有助于澳洲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孔子学院由西澳大学与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NOCFL)合办。中方正式命名的合作伙伴是浙江大学。孔子学院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