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抑富商大贾力主自由放任《吕氏春秋》的商业观王双《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王政八年,是秦相国吕不韦招集其门客编纂而成的。吕不韦(?-前235)战国末阳翟地区大商人,《战国策》记载为濮阳人,家累千金,当时秦国正是昭襄王当政,吕不韦以非凡的商业眼光,进行政治投...  相似文献   

2.
吕不韦在秦庄襄王、秦王政两朝任宰相,执掌政权。从吕不韦提倡“义兵”改变了尚首功、计首授爵的大屠杀政策;重视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科学化,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招贤纳士为秦收罗人才;以杂家思想代替残暴寡恩的法家思想等四个方面,可见吕不韦在历史上的功绩。但由于吕不韦把无德、无才的嫪毐推上政治舞台的过失,既乱了秦政,也给秦王政剥夺相权,消灭吕不韦集团找到机会和借口,最后迫使吕不韦饮鸩自尽。吕不韦对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国家的统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吕不韦一生,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作《吕不韦列传》时表达了三种叙述倾向,一是选择典型事件从社会运动大势的角度肯定吕不韦在秦国政治中的特殊作用;二是针对吕不韦淫乱秦宫闱一事,表达了道德批判的立场;三是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塑造了吕不韦的形象,在充分肯定《吕氏春秋》的基础上,以价值评判为尺度表达了赞赏吕不韦的态度。吕不韦及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在秦国政治史中有特殊的意义。《吕氏春秋》通过介绍齐人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为秦统一关东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找到了理论依据。司马迁的历史"通变"观是以五德终始说为基础的,站在这一立场上,司马迁肯定了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在秦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在本传中,司马迁采用"互见法"重点叙述了吕不韦一生中的两件事。一是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农业、奖励耕战;二是选拔和重用贤才,同时也对吕不韦的投机行为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4.
吕不韦是历史上以富商身份参与政治并影响政治的第一人 ,其桃色污点虽然说对他的形象有影响 ,但对其评价应注重其政治实践和文化倾向的历史效应。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 ,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吕不韦出身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工商业发达地区 ,他为秦灭东周的举措震动天下。吕不韦显赫时曾经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失势后亦于洛阳结束了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5.
关于吕不韦其人其事,历来史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吕不韦是一个大投机家,是大搞复辟的反动集团的代表头子;有人则认为吕氏是一个非常不起的人物,说他对秦统一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有论者从《吕氏春秋》中寻找出所谓吕不韦反君主专制的思想来。那么,历史上的吕不韦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本文试作论述以引玉见。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认定秦始皇赢政生父为吕不韦而非庄襄王异人,由此形成一桩历史悬案争论至今.对于司马迁的说法,近代史学界有存疑、肯定和否定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无论从史料还是从情理推断,赢政生父只能是庄襄王吕不韦说是战国"好事者"编造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综观古今史家对秦代重要历史人物吕不韦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二种:一即“不韦钓奇”说(即现在所说吕不韦政治投机的观点),是论最早发自古人司马迁的《史记》,至今仍为史界一主要观点;另一种即郭沫若先生提出的“吕不韦应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地主阶级改治家”的观点。可以说,这是两个针锋相对的提法,前者认为吕不韦之入秦,严重地干扰了统一的局面,徒害无利;后者则据史论证,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充分地肯定了吕不韦在秦国大统一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成就。笔者认为,后说是基本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一“在吕不韦当政期间,秦国在对外的发展方面取得很重要的成就……东方诸国被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再也联合不起来,只有在那里等待着被秦一个个地消灭。”吕不韦有大功于秦,在即将取得“并六国”、“一海内”的巨大胜利面前,他并未被冲昏头脑,正在进行着深层次的思考。《吕氏春秋》一书正是他集众多学者的智慧,进行这种思考的见证。吕不韦及其智囊们总结历史的教训,高瞻远瞩,认为最困难的将是如何去保持既得的胜利。他们指出:“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  相似文献   

9.
吕氏游秦时间和洛阳封地证据说明《策》之可信不及于《史》 ;满十月为“大期” ,不满十月为“小期” ,特书大期而生含有遮人耳目的小期之义 ;“豪家女”出身黑道豪家 ,与邯郸姬并不相乖。《史记》记载无误 ,秦始皇的确出自吕不韦  相似文献   

10.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南郡卒史盖庐、挚田、叚(假)卒史目鸟复攸广隼等狱簿>载录的秦代案例文书,具体反映了秦灭楚国的战争进程与秦时苍梧设郡的历史事实.秦令中称秦"所取荆新地",应指秦攻取楚之"陈以南至平舆"、"淮南"、"荆江南地"等地,是相对于公元前278年秦"越宛有郢"置南郡的楚地而言的;"苍梧"之地由楚入秦为郡,成为秦所取荆(楚)之"新地",不应超过秦始皇二十六年,抑或即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时设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吕不韦之《吕氏春秋》与秦代社会的关系,认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秦统一后制订的治国大纲,但因同秦始皇的思想格格不入而未被采用。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秦始皇生父问题,各抒己见,而王立群先生认为秦始皇生父不是吕不韦而是异人。但作者经过分析研究吕不韦的从政经历,认为吕不韦是秦始皇之生父,而异人为秦始皇之养父,其理由有五:一是从吕不韦向华阳夫人进献异人,向太后进献嫪毐来看,吕不韦向异人进献赵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二是从吕不韦与异人当时所处的处境分析,作为弱者异人不可能夺强者吕不韦的爱妾;三是"大期"而生,未必都是智障儿,不能用现在的医学水平来分析研究历史事件;四是因为异人不知道赵姬有身孕,而赵姬又隐瞒不说,所以异人误认为秦始皇为自己亲生儿子,出生于赵地,取名赵正,理所当然;五是吕不韦"饮酖而死",并非"恐诛",而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吕不韦因亲生儿子秦始皇对他不恭而断绝父子关系,所以羞耻而"饮酖"自尽。  相似文献   

13.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秦国的丞相,在秦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他主编的《吕氏春秋》一书,是准备用作创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的.人们对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从来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四人帮"把吕不韦同秦始皇之间的矛盾歪曲成"路线斗争",把吕不韦及《吕氏春秋》视为复辟路线的代表和鼓吹复辟理论的著作,则纯属别有用心的捏造.因此,对吕不韦和《吕氏春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论吕不韦     
吕不韦在历史上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形象,直到现代才有所改观。但由于积垢太深,一时难以清除。因而有必要来一次彻底的洗刷,还他以本来面目。吕不韦对庄襄王和秦王政都是忠诚的,竭尽股肱之力,把秦国的统一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和秦王政的矛盾,是由《吕氏春秋》引起的。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深层实质是地主阶级左翼与右翼之间的矛盾。秦王政和韩非是右翼的代表,吕不韦及其门客是左翼代表。不幸的是,两翼斗争的结果,却以左翼失败而告终。这是吕不韦的不幸,也是中国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野心家。他为了复辟没落的奴隶制,一度窃取了秦国的大权,推行了一条尊儒反法的反动路线,干尽了坏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前夕,同吕不韦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以法家的改革路线战胜了吕不韦的反动路线,镇压了吕不韦、嫪毒挑起的反动叛乱,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秦、吕之争,秦始皇是进步势力的代表,他的胜利是  相似文献   

16.
楚汉之际,在江东出现有鄣郡、吴郡、会稽郡,但是《汉书·地理志》不载吴郡,所记会稽郡的地理范围包括了吴郡。清代考据学家对吴郡、会稽郡建置沿革进行了考证,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据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有四种说法:一、《元和志》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楚以其地并吴立为会稽郡;二、《史记·始皇本纪》: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寰宇记》秦灭楚以越并吴立会稽郡;三、《汉书·高帝纪》:六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一县立刘贾为王。……《汉书地理志稽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二三七年,秦始皇以新兴地主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发起了一场反复辟、反倒退的政治斗争,铲除了埋藏在秦国政权机构内部的“隐患”——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丞相吕不韦阴谋集团,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专政,加速了封建制的确立和秦统一全国的步伐。但是长期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为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辑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神核质,同时也基本反映了主持人吕不韦本人思想中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特质.从农学的角度看,《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几乎贯穿其始终,主要表现在独特浓厚的重农意识、"时宜"地宜"思想、精耕细作之法、生态农业观、农业灾害与荒政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闽中疆域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三十六郡后,继续用兵匈奴、百越地区,又设置了桂林、象、南海、闽中等郡。闽中郡的设置。《史记·东越传》的记载是这样的,“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勾践之后也。……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书·高祖本纪》也提到,“无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今以为闽粤(同越)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史、汉二书都肯定闽中郡的存在,因此,后人对于秦置闽中郡问题,向无异说。可是,对于闽中郡的辖属问题,却历有争议,莫衷一是。本文就是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略论英布     
<正> 英布姓英名布,又名黥布,居于六。秦未群雄并起时代,英布开初自己领兵伐秦,后在项羽麾下,攻秦屡立战功,被立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时,英布归顺刘邦,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击秦救赵,驰援钜鹿,大破秦军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夏,楚怀王立,七月,项梁领兵击破章邯军于东阿(济州阿县),秦军西逃,楚军追至定陶,再败秦军。章邯遂以为楚地已定,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