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抗战全面爆发前,西康省康属地区先后有五批青年前往内地求学。以往人们的关注焦点多集中在格桑泽仁和刘家驹等康人身上,对康东青年关注较少。《康藏前锋》上所刊载的康东旅外青年的文章,反映了康东旅外青年以中国之青年、中国康藏之青年自居,并为桑梓身临险境而焦虑的思想状态。文章也涉及到了民国以降康东青年如何认识康藏问题、康藏民族问题,如何理解康藏与中国之关系、康藏建设与民族国家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等内容。这些文章显示出在英人干涉并插手藏事和日本步步紧逼带来民族存亡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康藏内部、外来军事力量、中央政府诸多力量如何认识和看待康藏地区,同时呈现了近代康藏地区民族国家化过程的复杂动因。  相似文献   

2.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不仅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普遍增强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这个现代民族身份的认同,一种休戚与共的民族意识在中华民族危机最深重的时刻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在战前普遍缺乏国家与中华民族认同意识,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来自国内、外的现实原因。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民族复兴基地,动员各民族共同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对于中国能否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至关重要。因此国民政府和知识界相继采取了若干措施来努力构建民族与国家认同,由此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觉醒,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成为抗战救国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超越传统王朝断代史与族别史的写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维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演变的“民族实体”属性。晚清时期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近代民族主义席卷全球的潮流中,相较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中华民族内部多元民族以中华民族整体姿态走向共和,外附民族国家之表,内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核。这得益于彼时建构的中华民族概念具有统摄国内各民族为统一的国民共同体的意涵。同时,也得益于晚清政府应对大变局的一系列政治变革,全面推进了中华民族内部多元民族治理的大一统。观念层面与实体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步推进,既避免了国家解体,也巩固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团结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4.
语言接触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文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其接触类型、接触内容与发展方向,考察民族交流的发展情况.通过调查得出,语言接触涉及到的领域有语音、语义、语法层面,具有渐变性、系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语言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使语言文化生态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声传播运用语言的音色旋律、恰当节奏、适度强弱、精准感悟展现出声音的音韵美、节奏美、分寸美、人文美等艺术价值。广播剧是有声戏剧形式,通过声音表达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戏剧情节,表现主题思想,展现文化内涵。广播剧《家风》表达的“家”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缩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营造了健康、浓郁的社会氛围,其中声音传播的艺术价值是广播剧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加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对于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局面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讲,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也是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即使是在全球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民族一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主权政治单位,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正是近代以来中国宪政发展进程的一个核心主题和神圣使命,所以,更需在当代中国的宪政言说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党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建构是推进抗日救国工作取得进展的关键力量之一。《新中华报》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承担了抗日救国宣传的重任。《新中华报》通过凝聚社会共识,构筑中华民族认知共同体;通过号召共赴国难,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通过坚持守土有责,构筑中华民族责任共同体;通过维系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新中华报》以其系统全面的宣传报道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构,在推进抗日救国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和公共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创立中华学 ,倡导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掌握的萧君和教授 ,最近和彭年教授、徐亦亭编审等人一起推出了《中华民族史》(90万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 ,给人们提供了中华民族自我认识的历史视角。分析、揭示《中华民族史》所具有的求实、创新、视野开阔的特点 ,可以帮助读者对这一历史视角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一、求实所谓“求实”,就是讲究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中华民族史》确实具有这种特点。例如 ,写到台湾的少数民族、土著民族时 ,从“台湾的土著民族 ,是由居住地区、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特征各不相同的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抗战大后方歌谣作为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区域性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文学版图中可视作是全国抗战歌谣的主体.战时,大后方的各大报刊不约而同地登载了大量的歌谣.歌谣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在继“五四”歌谣研究会征集活动后又迎来了一次活跃的历史时期.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登载了大量的歌谣,这些歌谣适时地反映了战争的时代性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性、鼓动性、节奏性等语言特征.可以说,作为民间文艺一脉的战时歌谣在抗战时代语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是关于地方组织制度的基本法律和法治保障,2022年作出第六次修改。此次修法意义重大,亮点之一在于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在法理层面,此次修法整体上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地位,使其从对地方组织的政策要求转变成了法定职责;框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容,将少数民族的抽象权利细化到了合法权益;转变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思维,使其从尊重习惯具体到了保障自由;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方式,使其从应当采取发展到了可以依法采取。《地方组织法》的修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地方组织法律制度建设上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作的转折点,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强大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从抗日战争的特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抗战特点主要有长期性、民族性、特殊性和国际性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战场与苏联战场、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持格局的形成,从而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直接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有力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灵活运用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创造性发挥和阐释党的“三三制”政权建设,正确把握和驾驭党建战略思想,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中国的民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和中间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民主宪政运动,冲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影响,并发展到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抗战时期徐悲鸿在重庆以画笔为武器创作的大量美术作品、致力于建构中西融合的现实主义美术以及为美术教育所作的贡献等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6.
17.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开展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激起文化领域民族文化复兴思潮的高涨,避难西南一隅的现代新儒家藉此而揭橥"文化抗战"之帜,复兴儒家道统思想,致力于儒家道统之接续与重构。钱穆、冯友兰、贺麟、张东荪、张君劢、牟宗三上承周孔、外取西学,分立学统、政统,融构现代道统论体系。分立是指改变传统道统论体系之道、学、政三位一体的架构,分立学统、政统,并使之相对于道统而独立、并行。融构是指融汇西学之优长,而重构现代儒家道统体系。融汇中西是重建现代儒家道统论的重要理论环节。抗战时期儒家道统思想之复兴具有内圣弱而外王强之理论特色,有着深层的理论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以浙江、江西、福建为中心的东南地区,汇集了一批从事儿童文学活动的作家与文化人.他们兴办各种儿童文学刊物,投身于各种文体的儿童文学创作,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创了儿童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化可分为几大体系,任何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能只靠创造这种文化的民族本身来完成.国家及国家意识的产生远远晚于文化.日本作为汉文化圈中的一员,其文化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但日本民族并没有视其为外国文化,而是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即使在两国关系极端恶化的时期也不例外.今天,人类文化在相互碰撞中重新组合,作为文化工作者和传播者,应以继承和发展人类共有的文化为己任,不为国家关系的亲疏所左右,携手创建新的文化使人类文明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六朝文艺批评中的遒,不能一概解释为劲健.遒概念在文艺批评中的流行,是受到当时士族品评人物的影响.士族以遒品评人物,乃其本义急迫的引申,但这种引申因为门阀士族的好尚趣味,其重点不在生命力强度的刚健雄劲,而在其精神向度的高蹈远扬.这种用法进入到文学批评,遒在劲健义之外,又有卓拔义,后者应用尤为广泛,因其最能代表魏晋名士风度,故又引申出美好之义.三义可单独使用,有时不能兼容,但因其都根于急迫之本义,表征艺术家生命力在作品中的流动贯通,故又经常纠缠结合在一起使用.除此之外,由遒本有的终义又引申出一种特别的用法,即表示作家风格之大成,不与前三义相混.六朝以后名士风流渐次沦歇,遒之四义在隋唐虽然还有沿用,但最终只有劲健义保留下来,如以此一义反观六朝文艺批评,则扞格难通处自不在少.理清六朝时期遒的这四种含义,有助于我们对当时文艺批评中遒的真实理论内涵、其实际批评的具体作家作品风格、与遒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如风骨等,作出更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