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贻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0(2):5-10
海德格尔十分重视历史现实,但他未从现实实存的人生纠结的角度看问题,只有从纠结的角度才能更真实地说明存在的构成性,只有通过现实的纠结,虚无化才是可能的,通向存在的道路才能开启。各种纠结所达到的虚无化,所生成的存在真理,都不可能是终极性的,要提防把某种构成视为实体而形而上学化。纠结是绝对的,永恒的、永无完结的。理解现象学的艺术本体论,必须有一种整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朱贻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海德格尔十分重视历史现实,但他未从现实实存的人生纠结的角度看问题;只有从纠结的角度才能更真实地说明存在的构成性,只有通过现实的纠结,虚无化才是可能的,通向存在的道路才能开启。各种纠结所达到的虚无化,所生成的存在真理,都不可能是终极性的,要提防把某种构成视为实体而形而上学化。纠结是绝对的、永恒的、永无完结的。理解现象学的艺术本体论,必须有一种整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庄振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26-38
“绝对知识”章极为简短,由对全书各章的回顾、对近代哲学背景下关键概念的再宣示和对科学体系的预示三部分组成。这一章相较于其他各章与日后的科学体系而言,在内容上似乎 无所增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章没有特别的任务和价值。就外延而言,绝对知识并不包含什么新内容,前几章已经探讨了现象学的全部对象;但就内涵而言,绝对知识并非仅仅要与宗教(表象思维)一争短长,而是要使既有的内容呈现新的意义(概念思维)。本章论述了意识凭借其在绝对知 识层面终于达到的一种独特运行方式,即在外化为自然与精神的各种形态的同时深入事情的核心, 才具备了进入科学体系的条件,因而在《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之间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枢纽。 相似文献
4.
刘敬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本文研究了“绝对理念”的本质规定和概念性内容,并分别考察了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概念的具体用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绝对理念”和客观事物和人的思维的关系,并从总体上评价了“绝对理念”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代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宣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黑格尔在法国遭遇了特殊的历史命运。只有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当科杰夫和依波利特以创造性的诠释方法,把黑格尔与胡塞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法国哲学家才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中,获得改造哲学本身的创造性力量,并由此而使法国哲学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了辉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朱贻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假定现象学通过“本质的直观”对存在与思维同一性难题的解决是可行的,那么,同一的“此在”何以自明? 同一的存在及其意义何以自明? 在现代现象学的逻辑框架中,解释就成了惟一的出路,解释的循环就成了意义生成的基本原则。艺术作为存在与意义根源性形式,其本体的生成问题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就产生了第三个原则,即在循环中解释与对话的原则。但这一切都基于假定,实际上,它又留下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俊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36-39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内在地结为一体的哲学体系,绝对精神是本体,具有先在性、统一性、自由性和否定性的维度。在这里,头足是倒置的,形式是思辨的。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本体“绝对精神”的批判与否定,确立起以劳动为本体的哲学理论,并恢复了辩证法的现实性,即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现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刘玉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61-65,71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俞吾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5)
众所周知,黑格尔是近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的认识理论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黑格尔在论述自己的认识理论时反复强调的核心观念,即他倡导的认识论乃是精神认识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6):1-7
近些年来人们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各种形式的批判和消解,但是这些都是在认识论意义上展开的,并且没有相应的理论建构。本文从生命本体论出发对艺术精神和艺术本质进行了区别性的阐释,认为艺术本质与生命无缘,只有艺术精神才能成为生命意义的承担者。笔者试图将艺术精神作为本体的承诺,集中阐释"艺术精神应当何为"的问题,试图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1.
刘一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42-49
事情自身的主词化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理性”章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它构成了接下来的“精神”章的基本理论旨趣,并在伦理、教化与道德世界形态中具体表现为关于三种自我的观念.对“第一自我”与“第三自我”,黑格尔均有比较明确的指称——前者为“人格的自我”(das Selbst der Person),后者为“良知的自我”(das Selbst des Gewissens):而对所谓的“第二自我”(das Zweite Selbst)则语焉不详.这与“自身异化的精神”一节在整个精神章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是极不相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三种自我”观念的深刻理解.本文立足于对精神章“自身异化的精神”一节的两个主要论题(教化与启蒙)的阐释,专门探讨了第二自我在其中的形成及对它的恰当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舒远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5-7,21
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黑格尔对什么是精神现象学作出了自己的多重界定。在他看来,精神现象学是对以康德批判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哲学的批判和清算,是对显现着的知识的描述,也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导论的中译文在个别地方对黑格尔原文的理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杨云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22-3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对实践理性的阐释,是要解决古典的群体性伦理规范与现代的个体性原则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黑格尔认为,实践理性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快乐与必然性、本心的规律与自大狂、德行与世界进程,而各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机制在于个体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是产生出真正的个体性,即在自身中自觉到了普遍性环节的个体性,这是黑格尔解决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问题的立足点.如果黑格尔的论证是正确的,那么他对于当代中国思想的启示在于:既然只有建立真正的个体性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回到古代的伦理规范,才是解决现代人安身立命问题的起点,由是,当前最重要和急迫的任务就是透彻地反思与拷问传统伦理. 相似文献
14.
苗彦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97-99
人类思维的活动是推动哲学本身前进的动力之一,黑格尔正是借此认识和达到绝对精神的.尽管绝对精神永恒存在,但人类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颇长的过程.希腊是理性产生的时代,然而此时尚未过渡到理性自我反思;中世纪前后,哲学被宗教所笼罩,人们的自我意识在萌动中发展,但它却是以一种非真理的形式出现的;直到近代,思维与存在在对立中被显明提出,问题才在对立中逐步达到统一,主体中有客观真理的存在,客体中又含有主体精神在其内,两者同一于绝对精神一体之内. 相似文献
15.
高尚荣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
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社会文化根源,在于启蒙运动以后确立的以个体性原则为核心的道德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在启蒙文化的大背景下,对现代性道德的若干核心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批判,从而为解决现代性道德危机提供了解救路向,也为现代性道德重建提供了精神哲学基础与思维启迪及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邓晓芒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3-10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欧洲近代文学中三个最典型的人物形象浮土德、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当作西方近代人性形成的三个必经阶段,并详细分析了他们在提升西方人格层次方面所起的作用,描述了西方人在近代社会生活中所走过的心路历程,这就是“快乐和必然性”、“本心的规律和自大狂”、“德行和世界进程”,它们为现代西方法律精神准备了思想文化前提.这三个阶段中的代表人物形象都由于自身的内在冲突而一个接一个地走向了自身的毁灭,但他们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并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被人遗忘,而是内化为他们人格中的某种结构层次,时时作为他们自我反省的镜子,并照亮了人性中永恒的内在矛盾.黑格尔的这种分析值得中国当代思想者在分析中国人性论的危机和前景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先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6):5-12
新译本《精神现象学》揭示出了在旧译本中被遮蔽的“真相”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其与“真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本文充分引据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分别讨论“真相”和“真理”的原文,通过分析表明,前者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而后者则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范畴。在这个基础上,本文进而阐释了“真相”和“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指出黑格尔的“真相”概念已经预示了海德格尔关于“无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韩骁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4-28
第二代现象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芬克在《第六笛卡尔式沉思》中尝试将思辨哲学的要素引入现象学,同时借助现象学意义上的“绝对者”概念,描绘先验现象学的完整图景。一方面,绝对者作为现象学观察者,通过揭示先验主体性的世界构造进程和自身的先验处境,实现自我展开和自我认识;另一方面,绝对者也在描述现象学分析中不断触及直观被给予性的边界,并尝试通过建构现象学突破描述现象学的方法论限制。尽管芬克引入了思辨要素,但他并非在传统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使用辩证法,而是仅用作展示性方法,同时严格依照发生现象学分析提供的法则和现象的本质必然性进行现象学建构。通过对于绝对者概念的阐释,芬克最终在先验现象学的框架内使描述现象学和建构现象学、先验唯心论与先验宇宙论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王志宏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21-29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已经开始了对于数学的批判,这种批判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黑格尔对于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根本维度.黑格尔对于数学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知识成为真理的前提就是必然性,必然性说的其实是知识的理由、根据和知识的运动.数学知识由于完全外在于事实本身而缺乏真理本身所必需的必然性.其次,数是一种完全不动的、僵死的、漠不相关的规定性,在这里,一切运动和关系都已经消失,它已经拆断了通往情欲的生动表现、具体生活和其他一切感性生活的桥梁.最后,数学思维表现在政治社会领域,就是有用性即真理,真理性也即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是在扬弃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的,在对待《精神现象学》的问题上二者相遇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