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45年前,雷锋来到一所小学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把他的精神和爱洒进校园……从此,这所小学的学生们从入学的那一天起,便把“学雷锋,做雷锋”当成自己学习中、行为上不变的准则。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雷锋的孩子”。这所小学就是全国闻名的抚顺市雷锋小学。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雷锋     
彭勃 《老友》2012,(8):1-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牺牲,未满22岁。雷锋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6年的工作、生活时光里,他的言语、行为中闪烁出的共产主义精神平凡而伟大,让亿万中国人民感动至今。“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3次题词;励志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重温他短暂生命的点点滴滴,仿佛能看到他亲切热情的面庞和充满活力的身躯,体会温玉和真金的美好。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15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40周年的日子。40年前的这一天,雷锋在指挥本班战士乔安山调车拐弯时,不幸被车辆碰断的柞木方子击中太阳穴而牺牲。 多少年来,雷锋这两个字,成为高尚情操的代名词,它所承载 的精神内涵,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所尊崇,所追寻。但雷锋这个名字,却让他的战友乔安山对其有着太复杂的情感:敬仰、想念、心痛、自责、懊悔、激励……从1962年8月15日那一天起,“雷锋”这两个字就和乔安山21岁以从仅的人生连在了一起。 8月的一天,我们在辽宁抚顺东部山区一个叫门虎屯的小镇采访了61的岁安山老人。  相似文献   

4.
史鉴 《老友》2012,(8):9-9
雷锋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1962年8月15日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牺牲。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第四十九个年头。中国雷锋纪念馆馆长何朝海说,党中央曾三次号召学习雷锋:第一次是1963年。由毛泽东提出,1965年掀起高潮:第二次是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1990年到1993年间出现高潮:第三次则是在2011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相似文献   

5.
陈书斌 《中华魂》2011,(12):23-25
1963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曾发出号召,全军向何志远同志学习。当时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热潮,总政治部号召全体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向何志远学习。济南军区政治部、山东省军区政治部相继发出通报,号召学习何志远将军。当时全国有19家报刊、电台宣扬了他的事迹,通过学习何志远也把学习雷锋群众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40多年来,他被誉为“永不褪色的老红军”、“艰苦奋斗的模范”、“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6.
京城活雷锋孙茂芳的名片上印着雷锋头像,他总是这样“推销”自己:“我叫孙茂芳,遇到麻烦事儿找我……”本是含饴弄孙之年,不打麻将、不出国度假,他还在照顾孤寡老人、帮扶贫困家庭,他的足迹伴随着“雷锋精神”传遍大半个中国,古稀老首长孙茂芳感动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谁都熟悉的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铁岭市银州区第七小学“雷锋中队”(四年三中队)的队员们,人人都努力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用实际行动学雷锋。自2001年6月18日被省关工委授予“雷锋中队”称号那天起,两年多来,他们做的好事谁也数不清。  相似文献   

8.
“雷锋现象”是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法治时代学习雷锋应该遵循从“身份归类”到“个性识别”,从“行为模仿”到“自主彰显”,从“形式主义”到“实质理性”,从“单一推崇”到“多元存在”,从“蜡烛精神”到“火把原则”,从“道德宣扬”到“制度规范”,从“自我满足”到“人生彰显”,从“暴力示范”到“宽容互助”。  相似文献   

9.
我是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的常客了。因为,雷锋生前曾担任过该校的校外辅导员;因为,几十年来,该校一直持之以恒地弘扬着雷锋精神;因为,这里是雷锋的"家"…… 今天,再到雷锋小学,我就是要看看,在新的岁月里,这里的孩子是怎样学雷锋,走雷锋之路的…… 说给叔叔的悄悄话 打开信箱,啊!里边的卡片  相似文献   

10.
远去的是钟声,留下的是足迹。模糊的是背影,清晰的是精神。--题记曾几何时,他的名字唱响在长城内外,他的故事流传在大江南北,他的精神远播在美洲沃土。因为雷锋,戈壁滩上多了串串脚印;因为雷锋,火车站里留下了缕缕温馨;因为雷锋,哈佛大学中写满了深深感动。雷锋,感动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雷锋,影响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们。雷锋,是他们的楷模;雷锋,是他们的航标;雷锋,是他们的骄傲。他的精神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息,他的人格如黄山之松永葆苍翠。当一个世纪用掌声与鲜花告别了另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用网络与生物科技拥抱了另一个世纪时…  相似文献   

11.
现在,每当我们走进雷锋纪念馆,或阅读介绍雷锋生平事迹资料的时候,都会看到许多雷锋生前的照片。这是许多的英雄人物所没有的。有的英雄人物留下的照片很少,有的根本就没有。那么,雷锋怎么生前会有那么多的照片呢?人们自然要想到一个人,就是现在已经73岁的老人张峻。是他在雷锋生前,拍下了200多张雷锋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刻苦读书、施工训练等方面的照片。(一)说起张峻为雷锋拍照片的事,那是在雷锋入伍9个月以后。当时张峻在雷锋所在部队上级机关任宣传  相似文献   

12.
赞身边雷锋     
朱海山 《中华魂》2012,(11):67-67
(一) 东风襄雨带微寒, 雨地匆匆半湿衫。 亲切招呼同一伞, “雷锋”忽现笑容甜。 (二) 老弱乘车多不便, 年青让座喜心房。 雷锋榜样人人学, 华夏文明代代扬。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48周年纪念日。近半个世纪过去,“雷锋”这个名字仍然如同灿烂朝阳,  相似文献   

14.
陈吴慧 《社区》2013,(15):44-44
在“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同志当年应征八伍的辽宁省辽阳市,从去年开始出现了一个“雷锋文化研究会”,这个研究会在一年时间里举办了两次雷锋文化研讨会,组织了多次宣扬雷锋精神活动,活跃在社区。  相似文献   

15.
《山西老年》2015,(3):17-18
"雷锋"的名字一直温暖着人心,但近年来也出现这样一些声音:雷锋是艰苦朴素的典型,为什么拥有当时的"奢侈品"皮夹克?雷锋说"做好事不留名",为什么却留下那么多照片?雷锋过年不休息去捡粪,一天能捡300来斤粪?雷锋为何会有皮夹克?——"这件皮夹克是他淘买的旧货"在辽宁抚顺,记者见到了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1959年时,乔安山与雷锋同在鞍钢工作,雷锋时年19岁。"那时候,工人礼拜天流行去跳交际舞,雷锋是个很积极的人,  相似文献   

16.
雷锋那些事     
刘成 《新天地》2016,(3):26-27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50多年前的1962年8月15日,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因为雷锋乐于助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雷锋”几乎成了“做好事”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17.
“维和士兵,雷锋的伙伴;维和士兵,中国的尊严……”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工程兵大队队歌——《维和士兵之歌》威武雄壮。伴着这节奏,官兵们于2004年4月7日到了利比里亚;踏着这节拍,官兵们于2005年1月5日回到祖国。维和工程兵大队的官兵大多来自雷锋生前所在团。他们圆满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剪纸忆雷锋     
《社区》2017,(9):8-9
2017年3月2日,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展示自己创作的雷锋剪纸作品。当日,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学雷锋”主题剪纸活动,让特教学生亲手制作一幅雷锋剪纸作品,了解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19.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亲自颂扬过一些英雄人物,大部分的颂词都有具体的内容.如对白求恩的颂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张思德的颂词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对刘  相似文献   

20.
伙伴们,你当过小雷锋吗?我可当过!如果你想当而又没有机会的话,那你就来听听我的经历吧!姚凯夫在上学期期末的时候,王老师让我看着姚凯夫学英语,刚开始我先给他听写,哪个错了,就让他一个写十遍。就这样下去,一天、一周……,他似乎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