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关注社会公平,重心在于注重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维护和发展弱势群体的各种正当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本文从社会转型、和谐社会、农民工状况等多维视角,考察了我国当前社会突出存在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公平观与高等教育分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公平观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认为,"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高等教育公平观应该是承认差异,尊重意愿,区别对待,分流施教。由此要求高等教育构建合理的分流结构体系,以确保更多的人能自由选择符合个人意愿和条件的、不断增多而又有着区别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3.
束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85-186
女性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等教育中,女性性别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明显存在,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结果中。通过建立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和改善高等教育内部系统才能促进男女生性别教育公平,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社会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等教育收费这一实际问题出发,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的观点分析了学费增加对教育需求结构和社会公平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了学费定价模型,作为解决收费与社会公平这一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王可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615-616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倍受瞩目。从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寻求解决途径,使教育公平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空话。 相似文献
7.
郭清秀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110-11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完全依靠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费用已不再可能。我国于1997年全面实行高等教育收费以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越来越无法承担日益上涨的高校学费。高校收费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如何?收费的上涨会不会引发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探讨完善高校收费的各种配套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慧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5):126-130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我国女性在教育权利与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得到了较多的保障,但仍存在些许不平等,尤其表现在教育过程与结果方面:社会性别分工意识影响学科选择和偏移,性别刻板印象影响教育过程不公平,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影响教育结果不公平。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招生、收费、起点不同等不公平的现象,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在观念、基础教育、高考、高校制度4个方面作出改变,有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着重分析了和谐、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关系,指出根据和谐社会的整体协调观,高等教育公平应建立弱势群体补偿制度、调整和完善收费政策、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保证公平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民主化是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政策的优秀体现,其先决条件是高等教育要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由于高等教育发展与GDP增长不协调,引发了教育系统结构性错位,并由此导致大学生贬值、读书无用论重新泛起、农村双基教育受到重大冲击等连锁反应。这一切警示我们,教育事业亟须进行顺应国情、统筹教育架构、协调发展的系统化改革,以遏止诸多问题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秀清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3):108-109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分析,认为二者具有矛盾性和统一性,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与处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高考入学选拔制度不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结果认定不足等问题,应通过不断完善高考制度,由市场竞争形成重点大学,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制度以及加强对教育产品的监控力度等措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高等教育运营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公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建设质量和发展前景。在社会分层的客观现实下,社会各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经历了多、少、优、劣的曲折变化。基于河南、湖北两省近10年2 200名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显示:在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家庭收入较高、父母学历较高、父母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属地在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父母职务和职称较高的子女具有明显的高等教育机会优势;家庭收入较低、父母学历较低、父母为职员和农民、家庭属地在农村和小城镇、父母职务和职称较低的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由此提出,社会分层视阈下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必须改革高考制度,转变传统的升学方式;建设法治社会,规范人们的进取行为;缩小贫富差距,保障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新社会观念,不惟学历地用人任人;鼓励奋斗成才,倡导不拘一格读大学。 相似文献
15.
王建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39-42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农民工等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弱势群体的主体构成部分。新疆弱势群体的子女在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均存在着教育机会均等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贫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李远贵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3):94-96
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内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戴铁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22-12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其中的公平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反而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平等"、"机会平等"、"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等一系列概念,其核心含义是:前程为人才开放。改善我国高校入学机会不公平状况,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公平观,提防"相对公平论"。 相似文献
18.
沈红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159-161,166
弱势群体与我们国家、民族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他们人口多、就业少、收入低、流动性大,需要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关怀和公平对待。针对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应在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上加大力度、完善制度,以促进这个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这是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要求社会中各群体都能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指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实质公平,法律援助是专门为弱势群体设计的弥补自身不足的工具,通过它弱势群体得以用较少的投入换取与“强势群体”公平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并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完善法律援助体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高等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成绩斐然。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仍然存在,局部还存在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正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采取措施,从制度与政策上为所有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的高等教育环境,通过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