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方亮 《阴山学刊》2009,22(3):89-92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采取了“均势”战略,以遏制和抗衡的手段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扶植日本充当亚太均势格局下的马前卒,实际上是冷战后期全球“均势”战略的回炉,目的就是要防止美国所谓与之利益相关的地缘带出现一个强国。形成绝对优势进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同时,美国炮制安全困境理论,挑唆亚太地区国家之间以及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疑惧,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均势”,稳保美国的霸权。  相似文献   

2.
张华 《天府新论》2006,(Z1):38-39
后冷战时代,美国为了保持和巩固其对整个世界的霸权,利用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均势"战略.在欧亚大陆制造并保持均势,以达到控制中国和俄罗斯以及西欧的目的,从而维持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3.
郭锐 《阴山学刊》2007,20(5):82-85
随着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均势原则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政治现象日益凸显出来,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颇具影响力的外交战略。从本质上均势自然或不自然地遵循着两项命题假设,并大致形成了三种概念解释或理论假说,状态机能说、政策动机说与权力关系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作为传统均势的典型模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均势理论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即所谓"制衡难题"。尽管如此,均势原则仍不失为国际政治的一般原理和现代国家体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赵畅 《学术探索》2011,(4):33-38
18世纪初,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的一项原则正式载入了国际条约。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了王朝,具有悠久历史的尼泊尔是南亚地区一个小国,在国际关系体系中常常被大国所忽视。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西藏问题的复杂化,印度谋求南亚的霸权地位,美国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加强,小国尼泊尔开始受到关注。尼泊尔一个弱小国家是如何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发展的,作为其邻国的中国来说,有必要分析它的均势外交政策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正确处理与尼泊尔的关系,营造南亚地区周边稳定的国际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传利 《理论界》2010,(7):121-123
均势与霸权理论虽然形成于近代,但这一理论早在公元前5~4世纪就已经由波斯帝国运用于对希腊城邦的政策实践之中。在力量对比中占据优势的波斯帝国,先是希冀武力争夺地区霸权,后演变为维持地区均势以获益。这一政策的演变充分显示了波斯帝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均势与联盟,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均势的形成需要有联盟体的存在,弱国的联盟往往与国家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联盟出现危机后,弱国对自身安全会选择符合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行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面临安全困境--联盟的崩溃、合法性的消解--时,对魏发起战争,旨在削弱对方的实力,消除自身的安全隐患,想求得新的均势.由于自身实力和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战争行动本身表现了弱国对自身安全考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1815年维也纳均势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首次以国际会议的方式明确了“均势”的定义:第二,维也纳会议及《最后议定书》等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国际条约所确定的正统主义、均势、补偿与安全诸原则是维也纳均势体系建立的基础;第三,维持均势的方法只能是靠有关国家间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建立“欧洲协调”式的国际组织,而不是靠《圣经》和教皇及其他个人,更不是靠一两个国家的武力。  相似文献   

8.
均势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主张 ,但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均势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分状态、体系、政策三个层面。就体系层面而言 ,历史上经历了古典均势和现代均势两个基本阶段 ,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冷战结束后 ,均势更趋复杂 ,但总的趋势是两极均势向多极均势转移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已形成多极均势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基辛格通过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均势战略。与传统均势理论不同,基辛格均势战略不仅包含现实主义政治观,也包含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一点被很多学者忽视了。本文认为其对战略目标、社会主义以及结盟手段的分析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实现持久和平抱有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陈梅 《兰州学刊》2002,(1):78-79,37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国外和国内学者都从不同的层面研究并发展了这一理论 ,大多数注重对均势理论的历史性的探讨和归纳性的研究。本文在对传统均势和现实均势理论的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均势理论的几组概念进行划分 ,进行一定的理论性的分析 ,探索均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东亚地区作为美元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自然成为推动其未来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一方面,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短期内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呈现走强的态势,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具有相当长时期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处于美元霸权影响下的东亚地区在储备货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贸易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使其短期内难以放弃对美元体制的依附和支持.因此,现阶段东亚地区尚不具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未来突破困境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加强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渐进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削弱美元霸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略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势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又贤 《东南学术》2005,2(6):11-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健全利益均势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均势协调机制的前提,是必须切实输通各阶层、各群体、各方面利益的诉求渠道.其基本任务,一是完善物质利益均势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策、部门或单位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在协调物质利益中的调适作用;二是建立政治利益均势协调机制,从宏观上努力形成各种群体性主体政治利益的均势,从微观上努力形成各种个体性主体政治利益的均势;三是健全文化利益均势协调机制,努力协调和解决文化教育权利、文化生活条件、文化交往关系、文化知识价值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逐渐形成一种均势状态.从鸦片战争到清朝结束,列强之间的均势状态经历了从竞争型均势到对抗型均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集体安全与权力均势——兼析国际政治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经验表明 ,每当国际政治体系发生变化时 ,尤其是在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 ,集体安全思想就会兴起 ,权力均势的影响就会削弱。在新的体系建立和稳定以后 ,权力均势思想和政策又主导了国际政治舞台。冷战结束以后 ,人们一度重新对联合国解决国际争端的能力寄予厚望 ,但随后权力均势对其作用的限制力也在加强。 2 0世纪的国际政治发展史是集体安全和权力均势两种体系并存、相互较量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了解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认识当今国际政治体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摩根索均势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实践。摩根索均势理论主要包括均势的基本含义、发展模式、实现方式等内容。本文通过对摩根索均势理论基本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评估,探析摩根索均势理论在新时代对国家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东亚作为大国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发展和稳定备受瞩目。而在地区大国的互动过程中,未来的东亚国际体系将向哪个方向转型,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从体系结构、体系制度、体系文化等国际体系转型的要素出发,探讨东亚国际体系的转型方向表明,若以均势体系为转型方向,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以及东亚地区的稳定;协调体系在理论上要优于均势体系,在东亚地区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作为未来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中国所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安全观、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符合东亚地区的长远利益,因此中国可以引领东亚国际体系向协调、稳定、共生的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17.
杨紫翔 《理论界》2013,(11):10-12
“均势”既指代国际关系中的客观态势,也指代行为体的行为策略.三国时期的均势体系是有代表性的均势模型,其存在形式表现为吴蜀的结盟行为和蜀魏的南北对抗,并由此产生了对当代具有参考意义的均势战略行为与思想.文章基于对以陈寿《三国志》为代表的官修史书解读,认为三国时期的均势理论与战略行为可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即国家实力、地缘政治、身份认知与结盟压力.三国时期在均势理论视角下衍生的战略思想及战略行为,值得在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东亚地区合作的思想由来已久,并有着深厚的内在基础。但东亚地区真正起步还是在冷战以后。这个过程与美国东亚霸权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东亚地区合作只是美国东亚霸权的附属产品。但美国东亚霸权目标和手段的内在矛盾决定了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两面性。东亚地区正是充分利用这个两面性,促进了本地区的合作与整合,形成了一股具有内生变量的,不以美国东亚霸权志趣为转移的力量或态势。但随着东亚地区实力的上升和进一步整合,美国这种内在矛盾性将进一步凸现。未来如何化解美国东亚霸权和东亚地区发展这种矛盾成为目前非常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均势最早源自于欧洲的历史实践,随着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均势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阐释.然而,从汉斯·摩根索到肯尼斯·华尔兹,均势理论关注的只是大国的实力分配,小国只是均势的被塑造者.最近,朝鲜半岛形势危机四伏,扑朔迷离,各种势力都在较力.笔者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朝鲜半岛的均势态势得以继续维持,但是其中积极运用均势策略的却是朝鲜这个小国.这表明均势并非大国的专享工具.本文试图从均势理论的角度对半岛形势进行梳理,重点分析朝鲜如何维持均势态势,以求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欧洲均势和世界稳定的关系作了规律性的探讨:欧洲局势演变之主线是,某种均势的建立→均势的破坏→某种新均势的建立,如此循环不已。一旦均势遭破坏,局势就随之而动荡起来,直至某种新均势的建立。作者通过对欧洲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对这一规律作了深刻而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