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文辞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形式.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多功能词典>、<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辞书,对它们关于农具这一语义场的收词及释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指出目前辞书在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汉语颜色词的研究为线索,从词义类推机制、语词的多义性、颜色词的文化特性等角度对<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在颜色词收词释义方面存在的释义不当、义项设置不当等问题进行了商讨,以期对相关辞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闽南语是跨越地域和国界的汉语方言。探讨明中叶以来欧洲传教士汉语教育之方言取向,描述西方教会闽南-台湾-南洋之"大闽南语区"闽南语研习过程,可以揭示欧洲人汉语辞书编纂始于闽南语辞书的历史事实。欧洲人研习闽南话始于16世纪后期西班牙天主教会,传教士拉达《华语韵编》编于菲律宾,成书时间是1575年,比罗明坚与利马窦完稿于1584-1586年的《葡汉辞典》早约十年。17世纪,西班牙天主教会在菲律宾共编纂十多部班华、华班闽南语词典。19世纪南洋马来语区涌现数十部闽南话荷汉辞典和闽南话汉英辞典等闽南语辞书,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欧洲传教士才将闽南语辞书的出版地推到中国内地和港台。这是闽南语言文化在南洋地区接触西、荷、英三大欧洲语种的特殊语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移动技术为汉语辞书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汉语国际传播为移动辞书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网络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决定了移动电子辞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要性。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掌上辞书在内容、表达和体验上有其独特的特征。移动电子辞书给汉语学习模式带来了创新,有利于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5.
同义复词是古已有之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对汉语词汇系统和语义系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词的复音化是汉语演变的一条重要轨迹,了解同义复词,对汉语规律的探索、古书训诂和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语文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的同义复词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语文辞书在同义复词的收录原则、释义方法和编排处理等方面都缺乏理论指导,存在同义复词的释义错误、义项遗漏、词条失收、书证滞后和孤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辞书的质量和声誉。《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一书是训诂学与语文辞书研究的新成果,它不仅拓展了同义复词的研究空间,并对语文辞书的修订与编纂提供了新的视角。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框架明晰,体例严谨;二、内容详备,广征博引;三、论证精审,创见迭出;四、学风严谨,著述规范。  相似文献   

6.
果树类词语在汉语辞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汉语辞书在义项的设立和排列上大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类型学视野下,运用对比方法考察了汉语辞书果树类词语义项的设立和排列,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是我国汉语语文辞书古今转型的关键时期,王云五系列语文辞书是现代汉语语文辞书现代化进程中颇具特色的辞书家族.语义标示是现代辞书编纂中逐渐成熟的一种编纂方法,王系辞书采用多种方式对不同词目之间的同义、反义、逆序、辞藻关系;单个词目不同义项之间的引申、比喻、转喻、古今关系;词目某一义项内部的附属义、搭配义、语用义等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词典学的角度出发,从辞书编纂史、辞书批评、辞书类型学及词典的应用等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辞书理论研究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就,同时就语言学和词典学的关系以及语言学对辞书理论研究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宋元语言词典》为主要对象,分析了目前近代汉语辞书编纂中词目设立的混乱现象,并将这种混乱归纳为三种主要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悠久的辞书编纂实践留存了大量的有关辞书编纂的文献。对这些辞书编纂实践和留存文献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考察,可以看到我国辞书编纂中关于辞书社会功能的阐发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较为全面。辞书不仅是历代统治者观照民风民俗制定国策的依据,也是振兴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地域广袤的国家来说,辞书广泛收录字、词并对其释义,更能沟通古今方俚,规范和方便语言教学,这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语言素养和文字表达,乃至国民文化水平都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清俗语辞书的范围可以认定为明清时期(兼及民国)编纂的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或俗语词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收录的"俗语"可以分为"熟语"和"俗语词"两类,俗语词即比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方言俗语中俚俗性质较重的口语词;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俗语词具有口语性与俚俗性、同时代性、丰富性的特点;对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俗语词进行研究可以拓宽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和有益的前期研究成果,对今日权威语文辞书的编纂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辞书向现代辞书的转变高兴关键词辞书,过渡阶段,释义,转变,检索从我国现存著录最早的辞书(史籍篇)的问世到今天,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笔者根据徐祖友、沈益先生编纂的(中国工具书大辞典)粗略作一统计,从先秦到19世纪末,我国约有各种辞书440多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对于汉字简化是实行有限类推还是无限类推,说法不一。有些人认为,汉字类推简化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没有必要在辞书中给予位置,而有些人认为,汉字简化符合现代实情,有利于汉语学习与交流,应当在辞书中恰当处理类推简化后的汉字。但是,类推简化汉字,在辞书中具体如何处理,讨论的还相对薄弱。笔者从无限类推给规范性辞书编纂造成的三方面具体困难进行阐述,从而肯定有限类推在规范性辞书编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辞书与书证     
辞书与书证王光汉关键词:辞书,书证,释义,立目辞书使用书证,主要作用有二:一是用作释义的证明,二是用作立目的依据。从辞书科学化的角度讲,书证的使用对于有的辞书,诸如语词辞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没有它,释义和立目似乎就有了某种随意性,没有东西可以证...  相似文献   

15.
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运用词汇学、辞书学、语义学等语言学理论对历代墓志中的墓石义词汇进行系统的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加强墓石义词汇的研究对大型辞书编纂多有裨益,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补充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例证、增补例证等几个方面,大型辞书修订应该加强对墓志文献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史的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以某一体裁为中心的语言研究则往往被人们忽略.体裁语言研究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使其在收词、立项、释义、举证等诸多方面出现疏漏.在研究中以敦煌书仪为例,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从词目收载、义项设立、词义解释、书证列举等方面来探讨体裁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对解决这一问题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至今,我国汉语辞书排检体例的研究共有三次比较大的高潮,分别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以及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第一次研究高潮主要为了改革旧的排检体例,研制新的排检法,后两次主要为了排检体例的完善和规范。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分为创制新的排检法、规范已有的排检法等八种情况。最后,从辞书排检体例元素层次的繁简角度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辞书评价对于词典学而言非常重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辞书评价的内涵与作用,随后探讨了构建辞书评价体系的意义,然后统计、分析了问卷,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姓是血缘的标记,氏是姓的分支。大型辞书对姓氏的收录、释义、书证,应该体现出对姓氏的最高研究水平。《汉语大字典》等大型辞书对生僻姓氏的处理存在如下问题:漏收某姓;对某姓进行溯源,但未列书证;所列书证为氏的书证,不是姓的书证;书证迟后。汉碑收录姓数量繁多,可补正以上四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学术大师王国维卓越的辞书编纂实践 ,体现出丰富性、科学性、创造性与学术效益性。他的辞书编纂又与其整体治学血脉攸关 ,辞书编纂大抵是治学的逻辑起点 ,且成其建构学术殿堂的一块块奠基之石。这在当今的辞书编纂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