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花魂》以梅花为引,讲了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并借梅花点明了外祖父拳拳的爱国之心。如何抓住文中的线,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文本体验、情感体验和想象体验,真正触摸到人物的思想深处、感情深处,跨越时空与其进行心灵的交流呢?在“同课异构”教学中,我尝试抓住文中外公三次哭这条“明线”切入,直抒胸臆;而王老师尝试抓住文中爷爷的梅花情结这条“暗线”切入,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2.
我的外祖父已经去世20多年,我至今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在给外祖父出殡的时候,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给外祖父送别。从家门口到坟地三公  相似文献   

3.
李建平  龚茂明 《老友》2013,(4):31-31
为方便照顾外祖父,她摒弃世俗偏见,在老人的房间搭个床睡在旁边;为方便外祖父进食,她每次都把饭菜搅得很碎,每顿饭她都是先喂完外祖父自己再吃;为让外祖父舒舒服服睡觉,她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给老人更换尿布。有一次,老人大便失禁了,她没想太多,只把老人当成老小孩,一点一点给他擦洗干净……  相似文献   

4.
重塑美国     
几个关键时刻往往能决定人的一生。我的外祖父曾跟随巴顿将军驰骋沙场。外祖父在前线作战时,外祖母在一条轰炸机装配线上工作。  相似文献   

5.
法律顾问     
编辑同志: 我的外祖父今年已90高龄,我舅舅、舅母早逝又没有子女。我父母没有能力赡养外祖父。今年初我结婚后,丈夫认为我是外孙女,隔了代又是外姓人,不应赡养外祖父,我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出道理,请问外孙女有赡养外祖父的义务吗? 读者:郭某郭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  相似文献   

6.
正陈慧瑛,著名归侨女作家,1946年12月出生于新加坡。她的外祖父是新加坡爱国华侨富商,1959年外祖父含泪将最心爱的外孙女送回中国。那一年,她13岁。离开新加坡前,外祖父将珍藏多年的晚清画作《墨梅》交给她,并嘱咐她要学有所成,报效国家。陈慧瑛坚持写作40年。她将这理解为一种传承。她说,自己一家三代都侨居国外。不过,她从小是读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长起来的。1967年,她不负外祖父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正当人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     
这个人的童年几乎总跟不幸连在一起。5岁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高尔基投奔了开染坊的外祖父,但外祖父家的人口众多,而且染坊的生意也不十分景气,一大家子生活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8.
暑假中读了一些文学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粗暴的、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  相似文献   

9.
蓝薇薇 《金陵瞭望》2011,(26):48-49
2010年11月.武昌“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派人来宁,自家中迎走曾外祖父蓝天蔚将军的一只皮箱。此箱是“文革”后将军唯一能给家人留下的遗物。在“红楼”人的引导下.为真实再现将军生平,我开始走上为曾外祖父编辑年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琦君 《阅读与作文》2007,(12):24-25
我没有看见过我家的财神爷,但是我总是把外祖父与财神爷联想在一起。因为外祖父有三绺雪白雪白的长胡须,连眉毛都是雪白的。手里老捏着旱烟筒,脚上无论夏天与冬天,总是拖一双草拖鞋,冬天多套一双白布袜。长工阿根说财神爷就是这个样儿,  相似文献   

11.
你出身于什么家庭?我于1958年生于莫斯科,并在那里长大。我只有一个母亲,她是一位药剂师。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和母亲同外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是立陶宛人,外祖母是犹太人。我母亲是他们的独生女儿,就象我是我母亲的独生女儿一样,我们是两代独生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享受的时刻。这个人的童年几乎总跟不幸连在一起。5岁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高尔基投奔了开染坊的外祖父,但外祖父家的人口众多,而且染坊的生意也不十分景气,一大家子生活非常艰难。在高尔基10岁的那一年,不幸的事情又发  相似文献   

13.
从沈从文先生写作《边城》时候“即为人夫将为人父”的生活状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发现作家在行文中对主人公“翠翠”的父系血亲做了模糊处理,翠翠与其外祖父相依为命,与其母亲同病相怜。作家在减少翠翠父母对她影响的同时,选择其外祖父作为作家思想的传达者,这基本上都表现出一种父的观念和意识。作家并不刻意强调挑战传统伦理道德,他只是展现人性的健康状态、常态美好。  相似文献   

14.
学诗漫笔     
我对诗是接触得比较早的。小时候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外祖母常给我讲白族民间故事,爱读一点古文古诗、也偶尔画一点国画的外祖父,则不但培养了我对绘画的兴趣,也使我从小就得到一点古诗的熏陶。每天晚饭后,我和我的一个表兄,就一左一右牵着外祖父的手,到喜洲郊外散步。外祖父是边走边用白族腔调哼着陶渊明、王维等人的诗。他反复地哼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哼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  相似文献   

15.
"哭、泣、啼、号"是一组常见的同义词,但并非浑然无别,而是同中有异,古往今来都有人对他们进行过辨析,但众说纷纭,讫无确说。通过考察,可以认为"哭"是哭泣的通称,古今皆然;"泣"是多泪之哭,多指小声或无声流泪之哭;"啼"是大声之哭;"号"是声言交杂之哭。  相似文献   

16.
那天,我哭了     
记得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发起进攻的那天,我哭了!为什么哭呢?告诉你们吧,我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和平而哭。嗯?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世界不和平有什么可哭的?又不是中国跟别的国家动武了,哭什么?不,我不是为了自己哭,而是为了那些由于各国政府之间出现矛盾,到头来受苦最多的百姓们而哭!我  相似文献   

17.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个歌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方法的生动而又得体的概括。作者确实抓住“哭”这一细节,写活了刘备。在《三国演义》前85回里,作者描写刘备的哭就有近20处之多,里面有真情的哭.有虚曲的哭,也有狡诈的哭。作品通过刘备一次又一次的哭.逐渐地丰满了这个形象。可以说.刘备的哭,哭出了性格,哭活了人物。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外祖父: 您好!自从我回到祖国后,就无时不刻地思念您老人家。这不就提手写了一封信,让它来向您表达我对您深深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护理日渐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点。羽田圭介的《颓败与重生》就是以老人护理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内部纠葛为题材的小说。小说标题中的"颓败"体现在以主人公的外祖父为代表的老年人身体的衰老、病痛的侵袭以及所面临的尴尬的社会与家庭处境。而"重生"则表现在主人公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肉体的改造、帮助外祖父实现"尊严死"等方面。这部作品表征了日本社会所面临的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0.
为书而哭     
读书人大都有过为书而哭的经历。为书而哭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书中的描述或故事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倾注同情、抛洒热泪的精彩之处。由于书的格调不一,读书者的品位悬殊,为书而哭的情态和程度也必然各异。一般而言,为书而哭大致有三种:一是眼哭。这种哭大多是由书中一些比较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