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8月1日,中国首部推进"扩权强县"的省级政府规章———《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正式实施,443项审批权限被一次性下放给县级政府。此前的6月2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为财政"省管县"改革提出了具体时间表:2012年底前,力争在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财政"省管县"。上溯到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曾感叹:"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在今后5年,我们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中国的财政体制甚至行政体制改革正在各省市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市管县体制自1982年实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了众多弊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迫切需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申出现的阻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梳理了“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列举了浙江省和安徽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有益做法,指出“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的进度还需要根据实际群情况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五级政权体制在实践运行当中出现了行政效率低、行政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市管县"体制尤其饱受诟病,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地纷纷实行了"省管县"的试点。到底哪种试点是最最有效的呢?本文对浙江、江苏等省份试点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以期为行政体制改革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4,(15):25-25
2014年1月1日起,邓州、汝州、长垣、固始等10个省管试点县(市)正式由省接管。这场发轫于2004年5月份的"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探索,自此迈出重要一步。半年多过去,"省管县"新婆媳关系如何?按照中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的要求,又探索了什么新路?聚焦"省管县",探访他们"升格"后的发展故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省管县体制改革是现阶段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导向功能的一项行政改革。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第一,祛除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第二,制度创新的内部需求;第三,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等理论动因的推动;第四,现实成功经验的激励作用等。通过对省管县体制改革动力机制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借以思考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对我国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现实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决策与信息》2008,(12):55-55
为了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从2004年起,省对县实行“信息直达、项目直达、资金直达、财政直管”的“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透视运作以来的情况,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解读浙江“省管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道刚 《决策》2004,(1):7-10
如果说“市管县”体制有弊端的话,那么浙江通过“管人、管财、管事”由省直接到县以后,其弊端已被大大地消除。  相似文献   

9.
夏仕应  汪名旵 《决策》2004,(7):6-10
安徽“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于省级来说,承担的是更多的事务和责任;对于市级来说,在失去部分财权的同时,也有些许轻松,可以投人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城市自身改革和发展;对于县级来说,无疑是解决诸多现实难题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0,(34):20-21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 8月13日~14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凋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1.
朱靖琰 《科学咨询》2010,(16):122-122
本文从行政管理的视角,叙述当前省管县体制改革这一主流思路产生的背景,列举在实际试行过程中遇到的来自各方的阻碍并分析其原因,尝试总结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启示,为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省管县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明确要求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省管县体制改革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且此前的研究已较为丰富和全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是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领导干部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二是市县行政级别分等的标准问题。三是市县分等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4-14
温家宝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就政府改革回答记者问时指出,今后5年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让每一分钱都为人民谋  相似文献   

14.
市管县体制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起过相当大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我们应当积极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尽管改革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许多阻力和困难,但新体制的优势显而易见,推行省管县体制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5.
地质勘探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优点 1.多元化发展可以为体制改革做好先期准备。在国家长期战略中,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开拓市场,转变计划经济产业方式,顺利的完成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目标,现有勘探行业内单位实行多元化发展可以提前做好面向市场的准备。通过多元化发展可以积累市场化企业管理经验,以减少突然改制的冲击,更好、更稳定地完成体制改革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问题。两个文件充满了亮点,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确立了"省管县(市)"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海南“省管县”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逊 《决策》2004,(1):11-11
海南可以这样做。不等于其他兄弟省份也可以这样做。因为海南毕竟是一个只有3.4万平方公里、820万人口的小省。即便是省级致府直接管理20个县市。也不存在什么管理幅度过宽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问题。两个文件充满了亮点,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确立了"省管县(市)"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风青杨 《领导文萃》2013,(16):104-107
人这一生所为何来?稻盛和夫对于此问题有一句精彩的解答: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人生的整个过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付出、脚踏实地地行动、兢兢业业地求道,以提升心性,修养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董立仁 《领导决策信息》2009,(11):F0004-F000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这表明,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步伐的加快,党和国家正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改革行政区划、减少行政层次的角度着手“三农”问题的解决。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